今年以来,甘泉县公安局石门派出所以扎实推进派出所提档升级“百千工程”为抓手,夯实“主防”根基,深化“五个坚持”,推进派出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基层派出所治安管控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和护航发展能力。
一、坚持固本强基,全力打造派出所“硬实力”聚焦“派出所主防”职责,锚定标准化规范化实战化建设目标,坚持强基固本、稳中求进,全力推进派出所提档升级。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60余万元对派出所迁址扩建,高标准打造综合指挥室、接报案室、户籍窗口、办案场所及暖心会客角。改造后的派出所四区设置更加合理、日常管理更加规范,特别是“六小工程”极大改善了民辅警的办公生活条件,每名民辅警都配置了标准化宿舍,室内设备齐全,整齐划一,营造了浓厚的拴心留人环境。
二、坚持练好内功,致力增强派出所“内动力牢固树立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的新警务理念,立足严于律警、能力提升,切实强化整体形象,提升管理质效,所容所貌呈现新气象,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统一台账标识。从所容所貌、标识标牌、服务窗口、规章制度等方面细化硬件打造标准,统一印制各类管理台账、簿册,规范派出所和警务室外观标识以及各类工作制度、牌匾、公安文化建设标语、图片,强力推进派出所的正规化建设。二是深化作风养成。建立完善民警学习、生活制度,制定了《每周一政治业务学习》、《每日工作小结》、《每月民警谈心》、《环境卫生管理》等制度,具体明确到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有效督促约束民警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三是打造特色亮点。坚持“一所一策”建设原则,在楼层过道打造“亲民、励警、廉政、悦警”为主题的楼层文化,增强民警的集体荣誉感和职业认同感。将派出所阅览室、休闲室打造成党员民辅警之家,使民警在阅览室读书休闲时感到温馨,进一步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坚持预防警务,竭力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紧扣“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要求,立足基础、源头预防,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丰富共治联动,构建平安治理新格局。以深入开展“百警连万家”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化“12345+N”工作举措,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一是加强矛盾多元排查化解。用好“两个结合”(传统和现代两个警务结合、线上和线下两个警务结合)、“三个机制”(“三级包抓”、“三色管控”、“三级调解”),对摸排出来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多元化解的作用进行调处,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22起,化解22起,化解率100%。二是推动警务前置。全镇9个行政村分布,科学化为4个警务防区,实现辖区警务全覆盖,形成辐射全镇,互相依托的服务格局。三是充实社区警务力量,建立配备“民(辅)警+村干部+网格员+群众”队伍,以警务室为纽带,将入户访查、矛盾处理、服务群众、安全防范等工作下沉到各村,实现了警务前沿,形成了“村中有警、警中有民、各负其责”的治理模式,切实做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四、坚持规范执法,着力推进监督、质效“双提升”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始终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贯穿于执法办案全过程。强化执法办案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所领担任法制员制度,至少配备1名案管员,负责案件把关审核、案件执法质量考核、每周接处警评查及期限提醒等,形成了由办案民警、案管员、所领导层层把关的案件审核制度。升级改造办案区,高标准配备电脑、刻录机、打印机等设备;依托综合指挥室常态化对办案场所及执法记录仪使用情况开展实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提示。严格执行办案场所“四个一律”,将嫌疑人带入带出办案场所前必须报告值班所领导,值班所领导负责执法安全巡查和执法装备日常管理。
五、坚持优化服务,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积极回应群众期盼,拓宽便民渠道,落实便民措施,用心、用情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一是强化便民措施。充分利用入户走访契机,宣传户籍业务办理方式,积极开展上门办证及送证上门等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建立“指尖警务”,将利民惠民服务从“面对面”延伸到“键到键”,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今年以来,开展上门办证、送证服务30余次,解答业务咨询280余次,受理户籍业务380笔。二是推行“双园警务”(校园警务、田园警务)。将警力下沉到群众中,将警务工作送到田间地头、辖区学校,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村组、进校园活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零距离为群众排忧解困,使辖区群众真切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平安就在身边。三是建强便民阵地。延伸便民服务触角,实施“警务四个一”(一句暖心话、一把暖心椅、一杯暖心茶、一件暖心事)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具有石门派出所特色的暖心警务会客角。会客角配备了雨伞、饮水机、一次性水杯等便民设施,提供咨询、交流、服务、帮助等功能。建立专门的台账,详细登记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确保群众反映的事有人应、有人接、有人办。
编辑:史文杰
审核:白 浩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