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 I 它是中国的麦加 世界伊斯兰教第三圣墓 泉州世遗景点之一

文摘   2024-10-26 22:24   福建  

[直至今天,每逢伊斯兰教的盛大节日,仍会有很多穆斯林会来到这里进行朝觐。因为在他们心里,这里就是中国的麦加。]

01 中国的麦加

公元1322年,元至治二年,一群阿拉伯人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地从阿拉伯国家乘船数月,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刺桐港的土地,早在他们出发之前,就曾听父辈们提起远在中国的刺桐港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图源/网络  刺桐港

在那个地方,唐末起,就有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居住,甚至也有了属于他们族群的社区,几百年来也已完全融入了当地。虽然身在他乡,但在泉州,也有一处属于他们的麦加。他们本次过来的使命,就是带着先辈的遗愿,用阿拉伯人特有的仪式和建筑风格对这座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前的中国麦加进行修缮,正是怀着这种信念以及对先贤的无限敬仰,他们翻山越岭,横渡瀚海,以虔诚之心,进行修缮。他们细心清理岁月的痕迹,用双手重塑圣墓的庄严,每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对信仰的坚守与传承,终于于当年的伊斯兰历722年的斋月完成了圣墓的修复,并立碑于此。

图源/网络  沙特麦加

公元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郑和开启了他第五次下西洋前往圣地麦加的壮丽征程。为了祈求航海平安,他在当地镇抚(官名)蒲和日的陪同下来到了泉州灵山圣墓,关于蒲氏家族,也是名门望族,我们下期的文章会有专门的介绍。望着眼前存迹百年的庄重的圣墓,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郑和感慨万千,这是他心中的麦加,也是他人生中屡次面临挫折中力量的来源,他在这里祈求真主的庇佑,希望此行一帆风顺,除了圆满完成朝廷赋予的使命,还能再次搭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桥梁。此次的行香祭拜,也被蒲和日撰书碑刻于此,也就是现存于景点内的《郑和行香碑》。

图源/网络  郑和行香碑

直至今天,每逢伊斯兰教的盛大节日,仍会有很多穆斯林会来到这里进行朝觐。因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远赴沙特的麦加朝觐,但是这里,在这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在他们心里,就是中国的麦加。

02  世界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墓

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与沙特阿拉伯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圣墓、伊拉克纳贾夫的阿里圣墓齐名,被称为“世界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墓”。同时它也是世遗泉州22个世界遗产景点之一。

图源/网络 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

当你来到这里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异国风情的阿拉伯国家。一块阿拉伯碑文立在台阶之上坐北朝南的伊斯兰教圣墓,依山而筑,气势恢宏,仿佛是在凝视着世间的沧桑巨变。斗转星移,岁月流转,这座神秘的圣墓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泉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圣墓的主体布局由一圈半月形的回廊环抱两座石墓构成,这是按照穆斯林规制建造的。两座墓盖石东西向并排,各呈长方形,尺寸明显大于泉州地区发现的其他墓盖石。墓盖石分三层,底层四面浮雕莲瓣纹,中层素面,最上面这层是横截面呈字形的顶盖石。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仅符合伊斯兰文化特征,同时也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常用装饰元素,显示出海洋贸易带来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往与融合。

图源/网络 灵山圣墓

在圣墓周围,你还可以看到许多历代碑刻,它们是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圣墓墓史的重要文物。这些碑记记载了不同时期穆斯林及地方官员对圣墓的修缮之举,以及郑和等历史人物与圣墓的渊源。这些历史痕迹不仅见证了圣墓的悠久历史,也体现了穆斯林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03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

早在唐代,中国与西亚地区的交流就已经相当频繁,这种文化交流为后续的宗教传播奠定了基石。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唐武德年间(618-626),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也就是说泉州灵山圣墓埋葬的就是穆罕默得的三徒弟和四徒弟

伊斯兰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10年,当时‌穆罕默德在‌麦加城郊的希拉山洞接受了真主的启示,从而创立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在622年带领信众迁往‌麦地那,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标志着伊斯兰教的早期传播。在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进入了四大哈里发时期,这一时期从632年到661年,伊斯兰教继续传播和发展。从661年开始,伊斯兰教进入了阿拉伯帝国时期,历经‌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地跨亚、非、欧三大洲。这一时期,伊斯兰教成为帝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经济和学术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图源/网络 阿拉伯国家异域风情

在中国的南方,到了宋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海上贸易的兴起,伊斯兰教开始正式传入中国沿海地区,其中泉州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成为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首个重要落脚点。宋元时期,大量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泉州经商居住,他们不仅带来了商品交易,也带来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文化。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置市舶司,随后设立来远驿、蕃坊、蕃学,并允许创建清净寺和建立外国人墓葬区。于是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客商纷至沓来在泉州,伊斯兰教迅速与当地文化融合,表现为建筑风格上的独特创新,如泉州的清净寺等建筑,既体现了伊斯兰的建筑美学,又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但是到了明初,伊斯兰教却在泉州遭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其中缘由我们将在后期的文章中探讨。

而在北国的新疆又在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公元960年,位于现新疆西北的喀喇汗王朝从原来信仰萨满教改为皈依伊斯兰教,这是伊斯兰教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大规模传教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从伊斯兰教创教直到这个时候,整个中亚、西域、乃至河西走廊的主要信仰依然是佛教,位于新疆的拜城克孜尔千佛洞、甘肃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一系列的佛教石窟不难看出,陆上丝绸之路在这段时间是佛教西渐东传之路,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直到喀喇汗王朝发动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圣战,于1009年征服了于阗佛教王国之后,伊斯兰教至此才开始在西域陆域逐渐开始向东传播。

图源/网络  河西走廊

04  回族与伊斯兰教

到了13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又一股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洪流被引入中国。中亚、波斯、阿拉伯的精英们,他们或是驻军、工匠、商人,或是学者、官吏、掌教,以多元的身份,散布在全国各地,成为了回族的主体人群。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它像一股清泉,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元代,更是一个见证回族形成的关键时期。北方蒙古贵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兰教信仰,逐渐同化于回回社群。同时,通婚、政治原因以及宗教和风俗的吸收,也让回族中不断融入汉族成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交融现象。学术界普遍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则是其形成的准备时期。元代回回军队在中国各地屯聚牧养,大批回回工匠和商人定居在城市和交通要道上,他们共同的经济生活模式初步形成。每到一地,他们都会建立清真寺,围寺而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独特分布格局。就这样,回回人已遍及全国,伊斯兰教也传播到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图源/网络 位于泉州的清净寺

在南方泉州的回族,泉州本地姓丁、姓郭的市民,大部分是穆斯林后裔。圣墓东南部的山麓地带为14世纪以来历代沿用的一片穆斯林公墓。这里是陈埭丁氏的墓葬区,700多年前,丁氏先民踏着“海上丝绸之路”自阿拉伯国家而来,凭借着善于经商的能力,将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融与结合,形成了一个汉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交织的独特群体——丁氏回族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人们并不将伊斯兰教称为伊斯兰教,而是称之为大食教、回教、清真教等。直到1956年,人们才开始统一将这一宗教称为“伊斯兰教”。这一统称的确定,并非随意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当时,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已经众多,除了回族之外,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等等。如果继续沿用“回教”这一称呼,很可能会给人造成误解,认为这些民族都属于回族,或者将伊斯兰教等同于回族的宗教。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伊斯兰教作为多民族共同信仰的特质,人们决定将其统称为“伊斯兰教”。这一统称的确定,不仅避免了误解和混淆,也体现了中国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关注打石匠说,让石雕赞美生命!

往期热门文章:

泉州清净寺 I 中国现存最早的清真寺 居然不是在新疆  而是在宋元第一大港的泉州

马可波罗口中的世界第一大港口“刺桐城”     国际学者为此争论一个多世纪

泉州南少林寺 I 三建三废少林寺 乾隆爷下令焚毁 金庸为之正名

昭陵六骏 I大唐王朝全民骑马的网红风尚 居然隐藏着李家王朝不为人知的血脉秘密

泉州开元寺双塔 I 全世界现存最高的石塔之王     孙悟空原型据说来源于此  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之一

佛光寺 I 等待千年  只为今生的回眸

泉州洛阳桥 I 中国四大古石桥  首创生物学造桥  依靠民间筹款耗资40亿元


打石匠说
岁月不语,唯石能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