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硕博论坛成功举办!

文摘   2024-07-22 22:56   上海  

点击关注 高校学科评价


由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7月22日报到,22日当晚19时举办硕博论坛。本次硕博论坛分为三个会场,主题分别为:学科建设与教育评价、一流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来自18所高校的24位硕、博士生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


硕博论坛(一)

学科建设与教育评价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季楚煊作了题为《“双一流”建设能否引领中国大学的科研创新——基于参建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短期效应分析》的报告。研究基于2011-2022年9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80余万篇论文的文本数据,从数量、质量、前沿创新程度等多角度,分析“双一流”建设对参建高校科研行为和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政策实施后参建高校的前沿创新指数总体低于前一个阶段,可能表明高校没有一味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开始更加重视对本土问题的解决。第二,“双一流”建设的影响效应在一流大学高校和一流学科高校间存在异质性。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余江涛的汇报题目为《新型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和逻辑指向——基于悉尼科技大学的探析》。研究基于开放系统观中组织建设的三个环节和新型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基本特性,对开放式组织系统理论模型进行拓展,将核心过程分解为要素供给、转化控制与输出协同三个阶段。研究从要素供给机制、转化控制机制、输出协同机制分析新型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并从双向赋能、交叉汇聚、互通互融角度分析其逻辑指向。

吉林外国语大学亓爽的汇报题目为《政策工具视角下“双一流”高校师德治理机制研究》。师德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前提。本研究将“双一流”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从政策工具、政策内容两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研究发现,高校师德治理存在培育机制失衡、监督机制失位、激励机制失范、反馈机制失灵的问题。研究建议深化培育机制内涵,推动高校师德治理长效;规范师德激励机制,重建高校师德治理范式;纠正反馈机制偏差,提升高校师德治理效能;回归监督机制本源,强化高校师德治理约束。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黄志聪以《外部质量保障视角下印度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类型、特征及启示》为题进行汇报。研究基于外部质量保障理论,确定了印度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性质,并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和特征分析。研究认为,印度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使命共有两种类型——强调工具性目的、同时强调实质性目的和工具性目的。评价对象主要包含大学、学院和科研单位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科研实力、学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第三方机构以评估和监督为主,研究和咨询为辅,采用强制为主、自愿为辅的评价方式,兼顾目标达成和需求适应。



《复旦教育论坛》编辑赵友良指出,本次学术会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研究,同时也能从他人的研究中得到启发。各位研究生的汇报内容充实,逻辑清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同时,与会者就报告的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激发了大家的学术热情,现场气氛热烈。


《复旦教育论坛》期刊编辑赵友良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李倩文作了题为《我国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文化的类型及其综合轮廓——基于深度访谈与情景实验的混合研究》的报告。研究从实践考察出发,探索我国当前教师学术评价活动中的文化类型,旨在为高校选择适切评价文化、明确学术评价文化建设方向提供启发。研究主要采用探索性序列设计,先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挖掘出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文化的理想类型,并对每种理想类型进行具象化的阐释和说明。研究发现,规则型学术评价文化的教师和管理层均认为遵守学术规则是最为重要的,部落型学术评价文化中的教师认为学术研究是最为重要的。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的曹中汗作了题为《交叉学科评价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范式转换》的汇报。研究在剖析交叉学科评价价值意蕴的基础上,从复杂性视角审视交叉学科评价面临的实践困境,继而提出交叉学科评价范式转换的基本路径。研究认为交叉学科评价能够促进知识交叉融合,保障交叉学科质量;彰显交叉学科特性,完善学科评价体系;挖掘交叉学科潜力,推动原始科技创新。当前交叉学科评价主体混沌、内容模糊、过程繁杂,要推动交叉学科评价理念转变、主题衔接、内容拓展、过程重塑。

辽宁大学的李侠作了题为《公平视域下中国普通高等教育空间发展差异性探究》的报告。研究首先从地理学中空间格局分析的视角,综合考虑中国普通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复杂影响机制;其次通过普通高等教育空间分布特征评价方法以及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差异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基于CIPP理论,从机会公平、投入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探究不同地区间社会人口经济规模差异对普通高等教育公平性产生的影响,进而依据当前的高质量发展趋势提出优化策略。

辽宁师范大学的徐胜男以《省属高校专业设置的“合法性”依据及其调整策略研究》为题进行汇报。研究以教育经济功能理论、高等学校职能论、合法性危机理论为基础,明确了高校专业合法性设置的逻辑,分析了目前高等学校专业调整的实践现状及存在偏差,并以辽宁省62所本科高校为例,分析其专业设置概况及其调整策略。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林杰对各位参会者表示感谢。他指出大家准备很充分,交流很彻底。通过大家的积极交流,共享知识成果、经验,各种思想认识在相互交流、启迪与相互激荡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我们祝愿,所有与会同仁都能通过此次学术讲座,增进交流,切磋学艺,收获知识。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林杰


硕博论坛(二)

一流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戢锐作了题为《专业实践参与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的报告。为解答“专业实践能否促进工程硕士发展”这一疑问,她基于2023年“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调查”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专业实践参与及其学习体验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专业实践参与显著促进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发展,并对专业技术能力发展的影响效应最大;调研构思、开发设计、制造应用、运营优化、项目管理等学习体验是影响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连理工大学王潇煦作了题为《中美学科专业体系动态调整“理念-结构-功能”的差异及启示》的报告。学科专业体系的动态调整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通过对近20年间我国和美国在学科专业体系设置的理念、体系结构、功能应用上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提出了几点对优化我国学科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二级学科功能,以新型研究型大学先试先行,促进一体化管理等建议。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徐亚楠作了题为《融入还是游离?——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学生学校归属感实证研究》的报告。她基于CCSS本科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评估我国专项计划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结果显示整体归属感较好,特别是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生。但在教师信任和同伴接纳方面,专项生表现较差,尤其是教师信任。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互动式教学不足是教师信任低的主要原因。由此建议持续推进招生倾斜政策,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认同,并搭建朋辈交流平台,鼓励参与互动式教学。

湖南大学王彬涵作了题为《高校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现状研究——基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官网信息的内容分析》的报告。通过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数字素养培育现状展开内容分析,她发现:现阶段高校数字素养培育的形式较为多元,但不同高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数字素养培育的内容普遍存在偏重现象,侧重于数字技能,却轻视了数字伦理及数字安全的培育。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学界、政府、高校及大学生四位一体协同推进培育工作的建议,以期为今后高校的数字素养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中场讨论阶段,与会者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外国教育研究》编辑胡义从汇报同学的题目选择、论证过程、写作方式和建议提出等方面对以上汇报进行了点评,汇报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对未来的学术研究有所帮助。


《外国教育研究》期刊编辑胡义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李籽旋作了题为《大学治理的道德理路》的报告。通过对人类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流程、正规教育组织的形成以及大学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的梳理,厘清对大学天职的理解。从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现代大学的产生和创建、大学使命的迭加和发展中探寻大学的价值。高深知识、高端科技、高级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质生产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籽旋提出“大学为何?大学何为?”的思考,并指出大学校长是大学当下运营和未来发展的引领者,是大学的灵魂,而大学治理需从底层逻辑和本质问题入手。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教育评价与改革研究院崔晓雪作了题为《基于本科生科研的学术环境对学术志趣影响:科研效能感和科研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的报告。以819份具有科研经历的高校本科生为有效样本,崔晓雪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学术环境、科研效能感和科研投入三者均显著正向影响学术志趣,学术环境有直接预测作用,科研效能感和科研投入起中介作用,并通过链式中介间接预测学术志趣。为此,提出主要建议是持续优化以导师指导和资源供给为先导的学术环境,深度激发以构建科研信心培养体系为重点的科研效能感,强化以促进认知和行为投入为核心的科研投入。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李婧芸作了题为《超越抑或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再审视及其重构》的报告。她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进行再审视并深刻剖析它所存在的局限性并且需超越本体论视角,即是超越本体论的多重属性与极端异化。进一步地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切入,重新构想“以学生为中心”,主要关涉三大关键元素,即为文化元素: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知识储存更新与解释;社会元素:形成以交互主体性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个体元素:平等、多维且直观地塑造呈现学生自身。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杨暑东作了题为《基于机器学习的学术成果学科归属判定研究》的报告。他从学术成果的多元性、学科的交叉性、评估的主观性等角度分析了该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学术成果学科归属判定模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学术成果的文本信息中提取语义特征,并结合已标记学科分类标签的特征进行多分类任务。选取某“985工程”高校作为代表性案例,运用该模型进行学科归属判定,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第三方学科评估中学术成果学科归属判定问题,提高评估的准确性,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成本优势及效率优势。



四位同学汇报结束后,与会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激烈且热情的探讨。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何晓芳老师对以上同学的汇报表示肯定并提出一定的指导建议。论坛最后,何晓芳老师对本次硕博论坛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此次论坛旨在为硕博生们构建一个宝贵的知识交流与分享平台,同时,论坛还特别邀请了高水平期刊的编辑老师莅临指导,期望各位参与者能够从中获得实质性的收获。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何晓芳教授



硕博论坛(三)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大连海事大学的刘苏怡作了题为《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航海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报告。研究在明确新质生产力与航海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意蕴的基础之上,提出要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航海教育范式迭代,然而目前新质生产力条件下航海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诸多挑战,为此要从注重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凸显拔尖创新特质;深入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实践教学与技术应用能力;横纵贯通、复合培养,夯实航海事业的人才基础;几个方面优化航海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蕾的汇报题目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现状及其对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五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所在省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DSSM模型、线性回归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最终得出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水平以波浪式态势提高、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正向预测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协调向好发展、阻碍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等结论。

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的石宇杰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逻辑下的科技伦理教育:价值、挑战与途径》的报告,从科技伦理教育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指出:第一,在意识层面,正视科技伦理教育的时代使命;第二,在定位方面,开展整体性、梯次性的科技伦理教育;第三,在途径维度,实现人际传播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这对于学界深化科技伦理教育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李星杰的汇报题目为《高等教育质量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基于创新要素集聚的门槛效应》,研究引入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明确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验证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蓄势赋能的效应,将创新人才、资金要素集聚作为门槛变量,验证了创新人才集聚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门槛效应,创新资金集聚存在倒U型的特征的研究假设。



《现代教育管理》杨玉编辑指出,四位同学选题非常切合时代背景,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但是大家的汇报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避免文字表述和格式方面的错误;第二,政策建议部分需要进一步落地,更具有可操作性。


《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编辑杨玉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范亚冰作了题为《组织支持对拔尖创新人才素质特征的影响研究——以书院制为例》的汇报,范亚冰同学站在书院制的视角,对我国“985”高校书院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得出了书院为本科生提供的组织支持喜忧参半、书院组织支持体系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素质特征的培养、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在组织支持与拔尖创新人才素质特征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的研究结论,并给出重构书院培养模式、完善导师激励和评价机制、AI赋能教师教学的实践建议。

河北大学宋耀晨作了题为《团体动力理论视角下博士生科研合作的运行机理与路径探索》,依据团体动力理论和四力模型,探究博士生科研合作的运行机理,指出驱动力是博士生科研合作高效运行之源、凝聚力是博士生科研合作高效运行之基、规约力是博士生科研合作高效运行之规、协调力是博士生科研合作高效运行之范。最后,基于四力模型的分析,提出多主体协同驱动、平台化合理凝聚、团队式激励规约、空间性融通协调的实践路径。

沈阳师范大学王然的汇报题目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服务东北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向度》,研究根据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理论FOPA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分为政治路径、组织路径、功能路径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并从制度创新、区域联合、行为创新三个视角给出策略建议。

浙江工业大学杨宏姝的汇报题目是《借鉴与思考: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框架体系的考察》,从卓越框架体系的整体性考察、卓越框架体系建构特征与启示、高等教育评价的再思考三个视角进行汇报,杨宏姝指出当前受优绩主义、管理主义等影响,包括卓越框架在内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仍呈现出评价的“工具理性”色彩。因此,面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在逻辑起点、体系建构、过程运行等方面做出思考。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解德渤对四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总结并衷心祝愿大家的学业顺利。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解德渤


学术因交流而多彩,学术因互鉴而丰富,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硕博论坛圆满结束。




往期阅读推荐


AIGC:技术小白论文急救指南

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完整版会议流程

雷朝滋: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培训通知 | 关于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科研应用培训的通知


图文来源 |郭雨欣;王潇煦;李星杰

校对审核 | 陈妮

图文编辑 | 张静


文章来源:高校学科评价

高校学科评价
致力于高等教育评价领域,集科学研究、数据智库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普及、应用平台,为高教领域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前沿的学术支持和数据库查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