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高校学科评价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两所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独特地位的高等学府。它们共享着一段辉煌的办学历史,但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又展现出不同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将探讨这两所大学的办学历史、基本情况、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认识。
一、办学历史
从学校历史上来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发源于同一所高校。
两所学校的前身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和西北大学的地质系(科)合并创办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
1957年1月至1958年10月期间,北京地质学院曾更名为北京地质勘探学院。
1970年,北京地质学院外迁湖北江陵,更名湖北地质学院。
1974年12月,学校迁往湖北武汉,改名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12月,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复同意地质矿产部将武汉地质学院及其在北京的研究生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地质科技管理干部学院联合组成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总部在武汉,分设武汉和北京两部。
2005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总部撤销。自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转变为各自独立的办学实体。
二、基本情况
从基本情况来看,两所学校在许多方面都比较接近,如都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以及“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而在差异方面,除了办学地点不同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全国排名常年位于48-61之间,且于近几年稳定在60名左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全国排名则常年处于63-74名之间,最近几年稳定在70名左右。此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占地面积也远远大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由此可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大学排名和办学规模都强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三、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两所高校合并起来一同进行全国学科评估。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共有29个学科上榜,其中有2个A类学科,包括了一直以来的优势学科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获得了A+的结果;其余还有2个B+级学科、8个B级学科、6个B-级学科、2个C+级学科、6个C级学科以及3个C-级学科。
因此,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两所高校的表现基本相同,均拥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34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16个博士后流动站。此外,在科研平台方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相比,略胜一筹。
四、人才培养
2023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届本科毕业生 4478 人,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82.63%,其中,国内攻读研究生(升学)1867人,升学率 41.69%,此外出国(境)留学 176人,出国(境)率 3.93%。毕业生签约地区流向,32.72%的人选择在湖北省,15.11% 的人选择在广东省,4.47%的人选择在北京市,4.43%的人选择在浙江省,3.98%的人选择在上海市,3.98%的人选择在江苏省等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应届本科毕业生2095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 93.02%。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升学,占59.12%。升学1151人,占54.99%,其中出国(境)留学97人,占4.98%。毕业生签约地区流向,50.15%的人选择在北京市工作、16.41%的人选择在西部地区工作、14.86%的人选择在东南地区工作、8.98%的人选择在华中地区工作、7.12%的人选择在华北地区工作、2.48%的人选择在东北地区工作。
因此,从毕业生的地域流向来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毕业生流向大部分集中在湖北省内(约33%左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毕业生流向则主要集中在首都北京(约50%左右)。而从人才培养相关指标来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心等多个方面的表现都普遍强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综上所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为独立办学的大学,它们既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又在各自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不存在谁主谁次的问题,它们都是中国地质大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中国的地质教育和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同的人可能会基于不同的关注点和需求,对两校有不同的评价,但无可否认的是,它们都是中国地质领域的佼佼者。
往期阅读推荐
数据来源 | 大连理工大学学科评价中心数据库、高校官网、软科官网
图文来源 | 陈妍君
校对审核 | 陈妮
图文编辑 | 张静
文章来源:高校学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