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中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文摘   2024-07-23 23:40   上海  



点击关注 · 高校学科评价


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中青年学者论坛于2024年7月23日晚成功举办。本次中青年学者论坛分为三个会场,主题分别为:“双一流”建设实践与评价专题、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专题。来自22所高校的26位中青年学者围绕三个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


中青年学者论坛(一):

“双一流”建设实践与评价专题


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宋旭红教授作了题为《大学教师代表性成果评价及反思》的报告。研究认为,从目前国家政策推行和高校实施现状看,大学教师代表性成果评价并没有进入实质性的、成熟的运行阶段,许多关键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论证并形成共识。从评价范围、评价模式、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等方面全方位总结、审视和反思代表性成果评价的制度设计,既是这一制度设计从探索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客观需要,也是回归制度设计初心和核心、发挥制度优势、提升制度效能的现实需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特任副研究员崔育宝老师报告的题目为《以案例研究评估推进新时代学科评估实践变革》。扭转不科学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案例研究评估具有情境性考察与整体分析、理论性目标与改进导向、证据多源性与证据汇聚、专业性与多元主体参与等特征。推进案例研究评估在学科评估实践中的应用,对解决当前学科评估实践中存在的评价标准同质化、评价内容碎片化、评价结果简单化等问题具有较强的适切性。为此,从明确评估的自主性与研究性、强化评估的制度性与专业性、促进师生的参与度和认同度、提升评估的有效性和激励性等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案例研究评估实施,引领新时代学科评估实践变革。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王宝玺教授作了题为《合法性视域下我国交叉学科建设的路径审视—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报告。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的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合法性三大基础要素作为我国交叉学科建设合法性的分析框架。研究认为,在交叉学科获取合法性的同时亦潜藏着合法性危机,表现为规制合法性层面的交叉学科建设制度强势、政策执行偏差与资源依赖;规范合法性层面的交叉学科范式冲突、关系不清与评价缺位;文化-认知合法性层面的交叉学科认识偏颇与文化异化。为了维护交叉学科建设的合法性,在规制合法性层面变革交叉学科制度、落实交叉学科监督并打破交叉学科依赖;在规范合法性层面构建交叉学科范式、把握交叉学科关系并完善交叉学科评价;在文化-认知合法性层面廓清交叉学科本质并培育交叉学科文化。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刘盛博老师报告的题目为《网络视角下的大学品牌效应研究--以55所大学为例》。研究以55所世界大学英文网站相互链接数为样本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大学品牌的社会传播网络,从整体、局部和关键个体三个维度对大学品牌在社会传播领域为大学带来的增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排名靠前的大学在网络中会发挥出较强的品牌效应,品牌的辐射范围也较广。同时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地理位置、网站的建设情况、发文数量及频次等都会影响大学品牌效应在社会传播网络中的表现。研究发现广州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表现尤其突出,成为了网络中的黑马。大学可通过构建内外信息联动机制,采用多渠道、高效率的营销策略来扩大品牌效应,提升自身国际声誉。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林杰老师作了题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格局与中国行动方略》的报告。研究以2003-2023年ARWU的排名数据为基本依据,采用简单赋值法和中位数处理法,并引入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格局进行刻画与描绘。研究发现:2003年以来,ARWU排行榜前500名大学的国际分布总体趋向分散;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成效显著,上升势头迅猛;与美国相比中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尤其缺乏世界顶尖大学,而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梯队尚未形成。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坚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初心使命、增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定力、筑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自信根基以及激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层活力。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教育评价与改革研究院副教授赵哲老师报告的题目为《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动力机制实证研究:基于结构功能的中介作用》。研究基于资源基础与结构功能的理论内涵,构建了以“资源基础动力-结构功能动力”为核心的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理论性分析框架。遵循有理有据的研究范式,通过15所大学38个具有超学科知识生产性质的教学科研机构的1006份教师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资源基础动力对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基础动力可以通过结构功能动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刘苗苗以《跨越边界的知识流动:学科交叉融合的网络关系特征及表现》为题进行汇报。研究从知识流动的视角,借助引文分析法对高等教育学网络关系、新知识生产、学科交叉指标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学科网络关系来看,高等教育学学科间网络关系趋于稳定和密集,且近距离的学科交叉网络关系较为紧密;学科交叉各阶段产生的新知识已逐步成为各个热点研究方向;从学科交叉指标表现来看,高等教育学学科交叉活动由弱变强,且逐渐平稳。
中央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助理研究员姜尚峰老师作了题为《高水平财经大学如何优化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报告。研究基于学科、专业、课程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三者的一体化视角,建构了包含内部协同机理和外部环境互动的分析框架,并对3所高水平财经大学顶层设计制度内容和相关实践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案例高校推进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的主要路径包括:以顶层设计为抓手,不断完善一体化制度建设;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中心,建构适切的专业与课程体系;以资源配置为动力,持续优化组织内部生态环境;以价值共创为目标,加强内外部系统高质量互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公钦正老师报告的题目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标准的历史演变、生成逻辑与时代要求》。“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提出的、有别于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性概念,也是我国对“好大学”的最新认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呼唤与之相适配的评价体系,其评价标准经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发展不断演化而来,不同时期的特征各异,蕴含着始终坚守的恒定原则和升级迭代的进步原则。评价标准的设计本质上是中层理论的建构,既要“自下而上”地扎根本土逻辑,根据时空社会结构确定评价标准的范围力度、价值偏好、阶段性特征与立场视角,根据行为主体的定位认识确定评价标准的设定依据、主体偏好与作用效果;又要“自上而下”地符合时代要求,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方法论,彰显评价标准的政治、战略、民生属性。以历史实践为基础,遵循本土逻辑、回应时代要求,提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


分论坛会议上半场由大连海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数据评价中心主任王诺斯老师主持,下半场由沈阳化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梁国利老师主持。两位老师充分肯定了各位中青年学者研究的学术价值,并对各位学者表示感谢。梁国利老师指出,大学是金字塔结构,一流大学建设要把塔尖擦亮,创生高深知识;把塔腰做尖,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把塔基夯实,强化应用,突出实用。

大连海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数据评价中心主任王诺斯

沈阳化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所长梁国利


中青年学者论坛(二):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明老师的报告主题是《新质劳动者的内涵特征、培养范式和实践进路》。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厘清新质劳动者内涵和特征是职业教育培养新质劳动者的必要前提,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管理与评价等要素构成了职业教育培养新质劳动者的基本范式,以新质产业布局、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和部际合作等路径,布局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高技能新质劳动者、突破人才培养质量“天花板”和畅通新质劳动者成长通道,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的新质劳动者。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顺顺老师的报告主题是《高校何以通过国际联盟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内涵、机理和路径》。胡顺顺老师首先强调高校国际联盟对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前沿科创成果和新兴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而高校国际联盟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互动机理主要表现为合作平台效应、资源集聚效应以及优势协同效应。然而,联盟成员结构、合作目标和治理能力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对创新效率的提升。对此,他提出以下建议:应该基于创新资源禀赋优势,优化联盟成员结构;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完善联盟战略目标;立足创新人才与前沿科技,提高联盟治理效能;面向网力算力生产力转型,拓展联盟合作新领域。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沛老师的报告主题是《“双一流”背景下重点建设高校领导团队异质性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陈沛老师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量重点建设高校领导团队的教育、年龄、任期、文化异质性对基础与应用研究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年龄异质性无显著影响;教育异质性促进创新效率;任期异质性制约创新效率;文化异质性促进基础研究但抑制应用研究。机制分析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校领导团队异质性的创新效应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政府和高校自身应发挥领导团队优势,加强基础研究投入,重视应用研究转化,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型。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马银琦老师的学生代表马老师作了题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何以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擎?——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的报告。马银琦老师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省市的面板数据,以科技生产力、数字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为一级指标建构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并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中介作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呈现“S”型增长周期的双门槛效应和惠及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应主攻科技生产力提升,将高等教育资源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投资;引导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快速响应传统增长动力;树立空间关联意识,以区域协同发展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第一阶段由河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王大本老师担任主持人,分别对以上四位老师进行介绍,并进行了深刻总结。

河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王大本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张端鸿老师的报告主题是《中国高校数据治理制度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他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检视中国高校数据治理制度的变迁,提供解读中国高校数据治理的一个新的视角。信息化时代以来,中国高校数据治理制度变迁历经经历职能本位、多跨协同、数据开放共享三阶段。政府数据治理制度变迁是高校数据治理制度变迁的风向标,高校数据治理制度和高校数据权力相互影响。政府和高校的理性选择是制度路径依赖的致因。合法性机制是变迁的核心动力,效率机制依附于合法性机制提供动能。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宋美娴老师的报告主题是《中国高校参与全球海事治理的路径研究——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首先,宋美娴老师对中国高校参与全球海事治理的研究背景进行梳理。从理论溯源角度,对国际关系与国际海事治理秩序变迁进行阐明,从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的角度解释论证。通过国际海事组织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参与海洋法治建设提升国家影响力,海事教育输出讲好中国故事,特色涉海学科构建促进治理模式创新进行经验分析。最后,归纳实践路径,包括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鼓励学科协同交叉融合,培养海事卓越工程师等方面。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邵长江老师的报告主题是《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生教育发展探索》。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办学受地区资源、学术资本、服务职能和实践经验影响,呈现出了分布区域、学科相对集中,人才培养职能边缘和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以错位发展原则带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服务导向、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模上突出错位,保障培养质量,凸显培养特色。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服务海洋强国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构建了“2+4+8”深度交叉融合、相互支撑保障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侯浩翔老师的报告主题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整体性治理:概述、隐忧与优化路径》。生成式AI为高校治理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整体性治理旨在解决组织碎片化,强调跨边界协同治理与多元参与,注重数字技术运用。然而,受限于制度的路径依赖及组织惰性,当前的高校整体性治理面临着主体观念及思维模式滞后,协同决策机制遭受偏差,治理结构科层化及沟通协调不畅等困境。为此必须优化高校治理机制,畅通AI应用路径,推动治理决策主体创新,消除技术壁垒,明确人机分工,促进组织扁平化,提升制度规范,建立数据安全体系,研发教育专属大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李枝航老师的报告主题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内在意蕴、衡量标准与建设路径》。首先,李枝航老师指出明确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在意蕴、衡量标准和建设路径的必要性。高等教育体系是国家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组织的有序分布和各种高等教育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从功能角度看,其发展需促进高等教育功能和自身发展。进而,衡量高质量体系需考虑其是否推动拔尖人才培养、国家学术中心地位,及是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主体作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完善高等学校分类评价体系。


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少媛老师对老师们的精彩汇报进行总结。她表示,白天各位专家对于我国国家高等教育实践和政策等方面展现出全面而宏观的理解,而今晚的中青年论坛为我们提供深入了解来自不同角度、不同时代的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宝贵平台。

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少媛


中青年学者论坛(三):
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专题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聘副教授韩双淼作了题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不工”现象及其成因探析——基于学科分类的视角》的报告,报告基于对研究型大学的11位工科教师、23位工科硕士及14位企业雇主的半结构式访谈,研究将“工科不工”现象概括为工程实践缺失、科研成果异化和毕业生逃离传统工科三种现实表征,并勾勒出其在不同类型学科中的异质性表现。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李漫红的汇报题目是《基于创新驱动的文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李漫红老师指出位列应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分类培养国家战略人才。知识变为可随时创造、分享和应用的流动信息,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学习过程更高校个性。在仿真性、形象性、超越性、可体验性的虚拟教育场景中,研究生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素养,同时保持批判性思维,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曹茂甲作了题为《新工科知识溢出效应的过程要素与理论逻辑——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的汇报,曹茂甲老师以扎根理论为方法,对学科知识溢出的过程要素与理论逻辑进行探索,通过对40所新功课高校政策文本以及相关报道的资料的归纳整理,构建了包含知识创生、知识应用、知识输出、学科影响四个维度的框架模型。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王良作了题为《浅议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工科不工”现象:问题根源与改革策略》,借鉴欧美国家的改革经验,王良老师提出明确工程教育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目标、建立多元化工程教育评价机制、加强与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工程研究资助机制以及提升公众工程意识等对策,以期系统性纾解“工科不工”问题,促进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交流讨论环节,主持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郑建风提议以“工科不工”为主题展开交流,王良老师、李漫红老师、李冲老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嘉宾们就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重要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收获了新的思路和启发,为各自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学们在讲座后积极地与嘉宾们展开了进一步的学术探讨,不仅激发了大家的创新热情,还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最后,会议在同学们热烈的鼓掌声中圆满结束。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教授郑建风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鑫桥作了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关键问题与改进方向》的报告,刘鑫桥老师从对毕业要求内涵的理解、院校层面的工科专业毕业要求制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与持续改进等方面系统梳理并分析了当前认证标准的实施现状。基于此,建议认证标准修订应在紧密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覆盖GAPC21修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深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认知,完善非技术能力培养体系,强调终身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教授郑建风作了题为《“政产学研赛”融合的港航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报告,郑建风老师的研究拟解决的教学问题包括交通运输与物流再定位、破解人才培养过程“空心化”现象、扭转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碎片化”现象、案例教材及基地资源缺乏等问题。建设思路与举措包括丰富成果内涵、完善成果体系、成果推广应用。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张熙作了题为《专家委员会如何评判“优秀”——顶尖大学博士生招生中学科逻辑的影响》的报告,基于评价社会学视角,张熙老师认为学科逻辑包含知识和制度两种逻辑,形成具有规范性的知识体系与评价系统,该研究选取国内顶尖高校B大学作为研究案例,从其人文社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选择了八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系,预期他们的博士生招生评价相较于应用活交叉学科能够更好的展现学科范式的影响。
南京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龙永红作了题为《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科大学生关能力结构与启示》的报告,龙永红老师指出,在新工业革命进程中,工业界对工科大学生社会能力重视程度总体高于技术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是工业界最为重视的技术能力;社会能力中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位列重视程度前列;个性能力中的持续学习能力、主动性等最受工业界重视。因而,工科大学生关键能力可建构为“技术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的三角结构。


交流讨论环节,主持人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冲分别对几个老师的汇报进行了简要点评。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嘉宾们就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重要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收获了新的思路和启发,为各自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学们在讲座后积极地与嘉宾们展开了进一步的学术探讨,不仅激发了大家的创新热情,还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最后,会议在同学们热烈的鼓掌声中圆满结束。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冲

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交流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至此,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中青年学者论坛圆满结束!






往期阅读推荐


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硕博论坛成功举办!

AIGC:技术小白论文急救指南

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完整版会议流程

雷朝滋: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图文来源 | 郭雨欣;王潇煦;李星杰

校对审核 | 陈妮;李星杰

图文编辑 | 孙绮远;张静


文章来源:高校学科评价

高校学科评价
致力于高等教育评价领域,集科学研究、数据智库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普及、应用平台,为高教领域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前沿的学术支持和数据库查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