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画”四川⑭|川剧:一枝别具异彩的艺术奇葩

文化   2024-09-11 17:00   四川  

点击题目下方四川画报关注我们



万千气象“画”四川


Review of Sichuan Culture & Tourism


8月31日,“川渝立法传文脉 振兴川剧焕新生——庆祝四川重庆《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颁布实施专场演出”在成都锦江剧场上演。


9月6日,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此次川剧节暨汇演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主办。至11月期间,将陆续推出41场集中展演,举办13项配套活动。


川剧积淀了中国戏曲和巴蜀文化许多历史层面的艺术创造


川渝两地联动打造川剧盛会,正是贯彻落实川剧保护传承条例的具体举措——9月1日起,《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同步施行,将着力通过法治手段破除川剧传承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依法助推川剧事业振兴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川剧变脸,神奇瞬间(余小武 摄)


川剧,是巴蜀传统文化艺术突出的代表,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巴蜀文化特质、最能展现四川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传统艺术,积淀了中国戏曲和巴蜀文化许多历史层面的艺术创造,凝聚了历代艺人和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四川社会的历史变迁,包容和展示了四川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品格,堪称一部鲜活的文明史,是巴蜀社会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珍贵的历史见证。


成都的“川剧窝子”悦来茶园(余小武 摄)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川剧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盛放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林,超越历史时空与巴蜀地域,走向全国,更走向了世界。本期“万千气象画四川”,为您缓缓拉开川剧的历史幕布,透过数百年烟云,一睹古老川剧的薪火相传。




 川 剧 


一枝别具异彩的艺术奇葩

文/王定欧


川剧理论家

王 定 欧


长期从事川剧教学、研究工作。历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戏剧》杂志主编、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长。出版有独著《川目连艺术论》《锦城剧话》,合著《川剧》《川剧绝活》《川剧精粹》等,主编《振兴川剧十年》《振兴川剧综论》《目连戏与巴蜀文化》《川剧剧目辞典》《川剧文化丛书》等学术著作。对川剧历史、作家作品、舞台艺术有较系统的研究,对川剧目连戏、时装戏及戏曲研究的规律和特点有深入研究。担任《四川省志·川剧志》副主编,负责全书的总纂并参与撰稿。


川剧吐火绝技(陈琪 摄)


川剧作为巴蜀文化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早在唐代,“蜀戏冠天下”。明末清初之际,伴随着连年战乱和大移民的发展进程,四川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五方杂处、乡音混呈的局面。清代康雍年间,在这种特殊的人文背景之下,一个以高腔为标志性声腔的地方剧种,在广袤的巴蜀大地应运而生。


川剧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之说,可见锣鼓在川剧中的地位(陈琪 摄)


此后,它以锣鼓为纽带,逐步将四川化的昆腔、胡琴、弹戏及本土灯调融为一体,成长为覆盖四川全境及邻省部分地区的大剧种。这个剧种,就是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


三百年来,川剧承中华戏曲之传统,融巴蜀艺术之精华,以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为文化特征,自立于中华民族的戏曲之林,被誉为“一枝别具异彩的艺术奇葩”。


川剧演员通过程式化的表演展现艺术。表演程式是对生活的艺术提炼,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不断完善(陈琪 摄)






{

三百年发展之路

}









三百年间,川剧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民国十三年(1924)《蜀伶杂志·班目·庆华班》记载,清朝雍正二年(1724),有泸州戏班艺人二十余人来成都招生课徒,于同年成立庆华班,注重“高腔”。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川剧名角康子林、康大蛮、周名超、尹华轩、饶玉山等皆为该班后期弟子,证明庆华班演唱的高腔同后世的川剧高腔有直接的传承关系。这是迄今有据可查的关于川剧戏班最早的记载。由此可见,川剧大约形成于清代的康雍年间。


川剧传统剧目《柴市节》(余小武 摄)


清代乾隆、嘉庆及道光年间是川剧的成长期,其间,昆腔、梆子、皮黄等外来声腔先后完成地方化演变,并逐步与川剧高腔同台演出,出现“二下锅”或“三下锅”的发展趋势,俗称“风绞雪”。戏台和戏班也与日俱增,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以大名班的崛起为标志,实现昆、高、胡、弹与本土灯调的结合,形成延续至今的多声腔体制。至此,川剧的艺术形态在经历百余年的成长期后趋于定型。宣统元年《成都日报》刊登的戏报上,各戏班上演的川剧剧目,都是五腔齐全,说明在那之前五腔同台早已成为常态。


川剧传统剧目《白蛇传》(陈琪 摄)


可见,川剧是中国戏曲和巴蜀文化融合中形成的地方剧种,在晚清时期其影响力已覆盖全川,影响西南。至20世纪上半叶,根据四川自然地域和川剧流行的主要区域,川剧传统艺术流派总体上分为“四条河道”,各条“河道”主要以擅长的声腔、剧目及表演艺术风格的不同为特点。


川剧的传奇、神话志怪剧目数量十分可观。图为川剧《白蛇传》


如沱江流域的“资阳河”擅长高腔戏,岷江流域的“川西坝”河道擅长胡琴戏,嘉陵江流域的“川北河”长于弹戏,“下川东”河道主要指今天的重庆地区,由于靠近长江水陆码头,戏班流动频繁,高腔、胡琴、弹戏皆有所盛行,其艺术风格更为开放。20世纪中期以后,这种“河道”的差别已不明显。


川剧《巴山秀才》是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先生的一部力作(余坪 摄)


晚清戏曲改良至三庆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一些蜀中文化名人如赵熙、黄吉安、尹仲锡、冉樵子、刘怀叙、刘师亮等先后参与川剧剧本的改编与创作,提高了川剧剧目的文化品位;三庆会以悦来茶园为基地,集演出、研究、教学于一体,致力于演员素质的培养和演出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川剧剧场艺术的发展。


川剧题材广泛、人物繁多,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服饰(陈琪 摄)


川剧时装的勃兴,开启了川剧由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过渡的变革历程,其在川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和影响,更是不可低估。这些,都标志着川剧已进入它的成熟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川剧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改人、改制、改戏,迅速走向繁荣兴盛,出现为世人称道的“黄金时代”。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之交,川剧红遍大江南北,登上国际舞台,在国内外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川剧脸谱具有多重功能,如装饰角色造型,夸饰性格特征,区分尊卑长幼,喻示忠良奸邪等(余坪 摄)


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共四川省委“振兴川剧”口号的激励下,川剧努力进行传统戏曲现代化的探索。时至今日,无论是剧本创作,抑或是艺术改革,均已取得明显成效。






{

深厚的艺术传统

}









川剧在三百年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艺术传统。川剧文化底蕴深厚、乡土气息浓郁,更是以巴蜀文化的独特神韵和雅俗共赏的文学品格享誉中国剧坛。


耍烛火(陈琪 摄)


川剧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余个,其中有源于宋元南戏的《荆钗记》《刘智远》《拜月记》《杀狗记》,有来自元杂剧的《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有继承明传奇的众多传奇故事剧,有沿袭地方戏的大批历史演义剧,也有历代巴蜀文人如赵熙、黄吉安、刘怀叙、李明璋、魏明伦、徐棻等人创作的剧作,如《情探》《柴市节》《是谁害了她》《巴山秀才》《死水微澜》等。


四功五法,即通常所说的“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是中国戏曲各个行当的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础功法(陈琪 摄)


川剧集五种声腔于一体,有源于苏州昆曲的昆腔,典雅曼妙;有源于弋阳诸腔的高腔,高亢婉转;有源于徽调、汉调的胡琴,咿唔如语;有源于四川本土的灯调,俚俗活脱,色彩斑斓而又统一于川剧的剧种风格。其中尤以帮、打、唱结合的高腔音乐最具特色,在中国戏曲高腔系统中堪称独步。


川剧文小生(陈琪 摄)


川剧各行当均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式,但在运用上又常有出奇制胜之举,多以独特而精湛的特技绝招,昭示人物心理,揭露剧情隐秘,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川剧刀马旦


它们有如一颗颗珍珠闪亮于川剧舞台,构成了川剧表演艺术的一大特色。川剧的服饰和脸谱有严谨的规制,而又不拘泥于陈法,如文生褶子为展示身段而高开衩,人物脸谱随性格发展而多变异等,独出心裁、别具一格。


川剧锣鼓是川剧音乐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川剧音乐的灵魂和命脉所在(余小武 摄)






{

川剧的薪火相传

}









在川剧的发展史上,出现过不少出类拔萃的艺术家。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肖遐亭、岳春、罗开堂、毛长福等,光绪、宣统年间的傅三乾、蒋润堂、周辅臣、周名超、李甲生、黄金凤等,清末民初的杨素兰、康子林、唐广体、浣花仙、赵焕臣、鄢炳章等,民国年间的萧楷成、曹俊臣、彭天喜、天籁、唐彬如、刘子美等,都是能自成一派的艺术大家。


陈全波表演的川剧《黄沙渡》


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艺术家如贾培之、张德成、周慕莲、吴晓雷、梅春林等,仍然宝刀不老;中年一代如刘成基、周裕祥、周企何、陈全波、阳友鹤、薛艳秋、姜尚峰、袁玉堃、曾荣华等,正是如日中天。


青年一代如陈书舫、竞华、许倩云、杨淑英、廖静秋、司徒慧聪、熊正堃、李笑非等,恰值风华正茂;后起之秀如赵又愚、胡明克、蓝光临、罗玉中、刘又全、晓艇、张巧凤、刘世玉等,亦已崭露头角,显示了川剧多层次、成梯队的艺术实力。


曾荣华、晓艇表演的川剧《酒楼晒衣》


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50年代的学员如谢平安、任庭芳、许咏明、李增林、邱明瑞、刘芸、左清飞等,成为承上启下的骨干力量;一批新人如沈铁梅、陈智林、田蔓莎、陈巧茹、肖德美、崔光丽等,也在振兴川剧的大潮中脱颖而出。


陈书舫、贺剑虹表演的川剧《花田写扇》


在晓艇摘得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后,不断有青年演员在全国崭露头角。至2015年,已有1人获“梅花大奖”的殊荣,5人获“二度梅”,23人获“梅花奖”,依然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数百年间,正是通过他们,使古老的川剧薪火相传,不断传承和弘扬其优良的艺术传统。


滚灯技艺源于川剧《皮金滚灯》一剧,又叫顶灯(余小武 摄)






{

巴蜀的文化瑰宝

}









至上世纪中叶,川剧一直保持着一统四川戏剧舞台的局面。改革开放时期,群众的娱乐方式日趋多元化,观众分流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但川剧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些年来,民间职业川剧团呈方兴未艾之势,川剧玩友活动遍及四川广大城乡,足见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宜宾滇南馆,馆内戏楼上时常举行川剧座唱表演(张光金 摄)


川剧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人们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它不愧为巴蜀文化杰出创造的代表,巴蜀人民聪明才智的象征,巴蜀传统人文精神的结晶。在瑰丽的中国戏曲大观园中,它以其艺术创造的独特性和文化蕴涵的代表性,享有崇高的声誉而独树一帜。


自贡市贡井区老街百年陈家祠堂戏楼上的川剧表演(刘永儆 摄)


2001年到2003年,国家文化部受国务院的委托,两次将川剧列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备选项目,在全国三百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独享此殊荣。这一事实,表明国家对川剧历史文化价值杰出性、根源性、象征性的充分肯定。




本文源自《四川画报》第321期

图/姜晓文 袁学军 弯弯

编辑/陈学军

二审/肖蓉

审核/李春林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四川画报》


四川画报
《四川画报》创刊于1960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四川外宣龙头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