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画报》“文化原乡 福地壤塘”专刊推荐

文化   2024-08-09 17:18   四川  

点击题目下方四川画报关注我们






在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有这样一个地方:


她不仅是嘉绒、安多、康巴等藏文化交融交汇地,更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这里天高云淡、地广人稀——面积6863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约4.5万人,有“悬天净土”之誉。


她的名字,意为“财神居住的地方”。她便是壤巴拉塘——壤塘。


  林海秀城,福地壤塘(周灯 摄)


《四川画报》推出专刊

文化原乡

福地壤塘

带您走进神秘的

悬天净土——壤塘



点击封面可直接购买《四川画报》


壤塘,这个因财神而得名的地方,堪称十足的财富之地。她的生态财富、文化财富、精神财富、经济财富……使得她声名远播、享誉四方。


  则曲河畔、财神山下的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周灯 摄)



亮点多多,请往下看








绿


自然环境神奇秀美(周灯 摄)


高原天地擅长造化缤纷胜景,“秘境”壤塘一直保持着神奇秀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辽阔的草原、宽广的山谷、清澈的河流,使这片悬天净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守护在母亲河上游


杜柯河是大渡河的主要支流,对长江上游的水源涵养起着重要作用(周灯 摄)


壤塘地处大渡河上游,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核心成员,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主要有杜柯河(绰斯甲河)和则曲河两大水系。辽阔的草原、宽广的山谷,使得壤塘农牧并存。


高原上的精灵们


东方白鹳,拍摄于南木达镇(华永军 摄)


壤塘县属于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目前,壤塘境内有脊椎动物2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人与自然同在这片悬天净土和谐共处。


打开风景的秘境


湖泊如珍珠点缀在香拉东吉山间(周灯 摄)


壤塘,深藏于群山之中,是大自然格外眷顾之地。这里的自然环境一直保持着原生态,雄浑壮阔、奇秀旖旎的美景汇聚于此,在这里挥洒出一幅高原秘境美画卷。


守望在家园


宗科乡加斯满村石波寨,一栋栋民居建筑依山而建(陈俊汐 摄)


壤塘历史悠久,勤劳善良的藏族同胞在此栖居,形成了一个个聚落,留下了一个个传统村落。这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一座座风格多样的民居建筑,无不展现着壤塘人民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












匠心坚守,传承非遗(陈俊汐 摄)


这里坐拥世界现存最大规模的石刻大藏经,拥有川西藏族山歌,觉囊梵音,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百个省级、州级的文化资源,这些瑰宝既是往日的沉淀,也是这片土地持续发展的深厚滋养。


“非遗之乡”的艺术呈现


专注绘画的年轻唐卡画师(张翔升 摄)


康巴、安多、嘉绒等藏文化交融孕育了多元的壤巴拉文化,为壤塘赢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如今,壤塘立足“藏族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民族手工艺发展中心”定位,创办了46个传习所和众多非遗传习基地。


高山大川间流淌的旋律


壤塘藏戏,表演风格独树一帜(张腾 摄)


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壤塘县的一张亮丽名片,而各类歌曲、戏剧无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古老悠久的觉囊梵音,还是风格独特的壤塘藏戏以及川西藏族山歌,都让壤塘这座“文化原乡”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经纬交错 织绣精美


年轻的传承人正在编织藏毯(陈俊汐 摄)


各类精巧的织、绣等技艺,在藏族文化的长河中悠悠流淌,并在传承中绽放新生。在创业园的一间间传习所和汇聚诸多藏族文化的博物馆展厅中,一件普通的日用品、一幅画、一件衣服,都让我们不经意间窥见壤巴拉的独特智慧。


用艺术丰盈生活


壤塘传承着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的原始制陶技艺(罗让东周 摄)


格玛热民族工艺文化中心始创于2010年。中心与周边的民居一起坐落在风景秀美的上壤塘乡雪木达村。走进中心的院子里,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气味和若有若无的香味。壤巴拉藏式陶艺、藏纸、藏香的传习都在这里进行着。


藏医药 守护大众健康


藏医学学员了解藏药原材料(倪伟 摄)


藏医药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医学理论,也是历史最悠久、理论最完整、实践经验最丰富的我国民族医学之一。自然资源丰富的壤塘,是“藏医之乡、藏药之库”,其本土的藏医药是整个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区域性和相容性。












遇见缤纷生活(周灯 摄)


一年中,高原山花最盛时,壤巴拉节就开始了。从这场草原上的狂欢开始,深入壤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可以遇见自然、遇见生活、遇见期待的文旅新城。


壤巴拉乡村 希望的田野


瑟谷村光伏电站的运营,为建设“美丽幸福壤巴拉家园”增添了更多绿色动力(陈俊汐 摄)


壤塘县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半农半牧地区。近年来,壤塘紧扣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振兴,锚定让农业“兴”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村“美”起来的目标,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壤塘大地徐徐展开。


壤巴拉节 幸福的欢庆


当夜幕降临,草原上的篝火燃起,盛大的千人锅庄便开始了(周灯 摄)


在壤塘,有一个节日——壤巴拉节,寄托着一个地方发展民族文化、振兴地方经济的美好期许 。时光荏苒,传统壤巴拉节逐渐增加了许多时代特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向世人展示美丽壤塘、文化壤塘、幸福壤塘、开放壤塘的新气象。


丰富食材演绎的精彩


高原上的美食、生活与艺术(陈俊汐 摄)


天高地迥、物华天宝、梵音袅袅的壤塘,不仅有壮美的山川、厚重的人文,也有着丰富的美食。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美食是生活的慰藉,更是生活的艺术。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览阅《四川画报》  “文化原乡 福地壤塘”专刊








本文摘选自《四川画报》总第401期

编辑/陈学军

二审/肖蓉

审核/李春林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四川画报》


四川画报
《四川画报》创刊于1960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四川外宣龙头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