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天府·丰收礼赞|古蔺县:“八子登科”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绘就农旅融合丰收新画卷

文化   2024-10-16 17:05   四川  

点击题目下方四川画报关注我们


画卷天府·丰收礼赞



10月12日,由四川农业宣传中心、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4)》编委会、四川旅游学院等单位指导的2024“天府丰收美画卷”推介会暨《四川画报》“画卷天府·丰收礼赞”专刊首发式,在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的2024天府书展主会场成功举行。


推介大会现场


泸州市古蔺县,是本次丰收专刊的推介地之一。


泸州市古蔺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刘贞春先生在会上作推介


古蔺为大会带来花灯舞表演




高粱红艳艳

稻谷金灿灿

高山蔬菜绿油油

行走蔺州大地

处处是丰收的喜悦



古蔺

今年印发的《古蔺县“八子登科”农业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将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等十大工程,推动“八子登科”产业高质量发展。


所谓“八子登科”,指的是古蔺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坚持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思路,围绕“土特产”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构建米袋子、菜篮子、肉铺子、果盘子、烟袋子、酒坛子、茶罐子、药瓶子“八子登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强县。古蔺定下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县基本形成粮食、蔬菜、畜禽、水果、烤烟、高粱、茶叶、中药材八大重点亿元级产业链,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水稻

“米袋子”更稳


7月,古蔺县德耀镇凤凰村,水稻在夏日阳光的“哺育”下长势良好。凤凰村是当地50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的核心区,以“稻鱼共生”为主构建的“农业+”新业态是古蔺县农旅融合发展的显著成果。2023年,凤凰村集体经济从2020年的6万元增加到50万元,增长近8倍,让这个当地老百姓口中“地在半空中”的“野鸡坡”蜕变为大山里的“金凤凰”。


近年来,古蔺县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利用乌蒙山区与浙西南山区生态和地理环境相似、稻田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浙江丽水青田县“稻鱼共生”的经验搬到古蔺,并充分融合原始梯田、传统稻米、生态田鱼等独特的地方元素,建设独具地方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趁好天气晾晒粮食,抓紧时间颗粒归仓(王尚钦 摄)


目前,古蔺县已形成以凤凰村为中心,辐射全县10余个乡镇(街道)近20个村的产业模式,种植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2023年,全县“稻鱼共生”种植养殖实现鱼类产量356吨,产值1424万元。


古蔺县德耀镇凤凰村,梯田里的水稻由青绿转为金黄色,一片丰盈之景(王尚钦 摄)


与此同时,古蔺县皇华镇龙田坝子的水稻正茁壮成长。曾经,这里是当地集中种植烤烟的重要区域。如今,随着发展思路的不断转变,皇华镇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重要使命,按照“经作上山,稻田下坝”的种植格局,利用皇华镇“天府粮仓”现代化农业园区种植优质水稻,保证粮食持续、稳定、高质量均衡增产,做到“良田粮用”。如今,当地种植优质水稻1600余亩,并同步辐射带动周边种植高山水稻、玉米、大豆等10000余亩。


在多种举措的有力推动下,如今古蔺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3.43万亩,实现粮食播面111.9万亩、粮食产量36.05万吨以上。





蔬菜

“菜篮子”更足


每年秋季,古蔺县石宝镇白玉村的高山蔬菜就进入采收旺季。届时,基地里一派丰收景象,农户加紧采摘,运输车辆络绎不绝。“石宝镇高山蔬菜产业园区由我们明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和周边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于2021年开始打造。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完全具备正常生产能力,2024年预计生产蔬菜1000吨以上,为当地群众提供灵活就业岗位100余个,年发放工资达到200多万。”石宝镇高山蔬菜产业园种植部负责人钟呈祥说。


石宝镇白玉村高山蔬菜园


据悉,石宝镇因独特的高山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加之种植区域土地肥沃、雨水充足,种植的蔬菜相对于低海拔地区而言,能够实现错峰上市,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品质及附加值。近年来,石宝镇把高山蔬菜作为富农增收的重点产业,积极推进高山蔬菜的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以白玉村、玉龙村为中心,核心区面积2000亩,辐射带动全镇发展蔬菜种植15000亩,建成古蔺县最大高山特色蔬菜产业示范园。


目前,古蔺已发展高山蔬菜基地24万亩,创成四川省“菜篮子”烘干冷链物流试点县。




畜禽

“肉铺子”更大


金兰街道农场村气候湿润,适宜饲草生长,是黑麦草、皇竹草等饲草发展的适宜区域。借助当地优质的饲草资源,农场村发展起了肉牛产业,既盘活了土地,也带动了当地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和进场务工实现“双增收”。


“我在肉牛养殖场上班已经半年了,工资待遇还不错,比单纯种庄稼要强得多,而且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村里有了产业,受益的还是我们农户。”养殖场里,正在喂牛的村民薛琴说。


农场村肉牛养殖场新建的牛舍基础设施配套全、标准高。走进肉牛养殖基地,只见一座座牛舍整齐排列、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目前,养牛场已喂养肉牛600余头,因肉品优质很快打开了市场销路,养殖效益逐步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古蔺县作为全国生猪养殖基地县和肉牛优势县,年出栏肉牛5.8万头、生猪69万头、土鸡250万羽,展现出强劲的畜牧业发展势头。


古蔺的观文镇是著名的丫杈猪原产地,丫杈猪系列产品远销各地


相比于常见的家禽家畜养殖,养殖鸵鸟绝对算是比较新奇的。在古蔺县东新镇李家寨村有一处鸵鸟养殖基地,现有鸵鸟30余只,养殖业主徐追是一名“90后”返乡创业青年。鸵鸟生长快、繁殖能力强,一只收入在6000元左右。靠着鸵鸟养殖,他逐渐闯出了一片农业养殖新天地。东新镇也计划深挖鸵鸟产业附加值,积极开拓鸵鸟肉及附属产品消费市场,提升鸵鸟养殖效益,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古蔺县鸵鸟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丰富的养殖产业,为古蔺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改善注入了新的活力。




水果

“果盘子”更丰


8月,金兰街道天堂村的村民们沉浸在脆红李的丰收喜悦中。在4000余亩果园里,红果满枝、香甜诱人。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这里的脆红李色泽鲜艳、口感脆甜,深受市场青睐,吸引了四方游客与采购商纷至沓来。


太平镇蜂糖李脆甜可口


天堂村依托脆红李产业,不仅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更激活了乡村经济的一池春水。据天堂村党支部书记王朝北介绍:“在我们这个基地,总共种植面积有4000多亩,亩产4千斤~6千斤,今年的品质比较好,吸引了很多外地果商到我们这儿来采买。”


天堂村通过发展脆红李产业,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此外,天堂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大力发展玛瑙红樱桃等精品水果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甜蜜经济”,为周边农户创造了600余人次的就业机会,有效助力农民增收与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金兰街道盛产樱桃(蔡琳 摄)


如果你在12月来到古蔺马蹄镇,则会发现到处有黄澄澄的甜橙挂满枝头。古蔺所属的赤水河流域系干热河谷气候,日照强、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少,是全国鲜食精品甜橙生产最佳适宜区。利用这一独特地理优势,古蔺县将甜橙产业发展成为县域四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


早春时节,永乐街道的沃柑喜获丰收(刘媛 摄)


如今,古蔺县以甜橙、猕猴桃等为主导,发展了35.4万亩精品水果基地(甜橙20.8万亩、猕猴桃5.5万亩、桃李9.1万亩)。其中,以甜橙、猕猴桃为主导产业的园区皆创成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8月,古蔺县东新镇,猕猴桃挂满枝头(刘媛 摄)




高粱

“酒坛子”更香


每年处暑节气后,古蔺本地糯红高粱就陆续进入丰收时期。届时,来到古蔺茅溪镇,只见大型高粱收割机在田间来回运转,收割、脱粒,一气呵成。一茬茬高粱秆顺势倒在了田里,成为下一季农作物的肥料。丰收来之不易,人们秉持着“红一粒收一粒”思想,确保颗粒归仓。


8月,古蔺县茅溪镇的酿酒专用粮基地的高粱压弯枝头(王尚钦 摄)


当前,古蔺县聚焦“建设赤水河左岸千亿级优质酱酒产业集群”目标,系统实施世界一流白酒产区等“六大培育工程”,以“全链条布局”做强实体经济。在此举措下,原粮种植成为该产业链上的“首链”。


红缨子高粱是赤水河畔酿造酱香型白酒的优质原料


古蔺县高粱园区位于赤水河沿岸,涉及太平镇、二郎镇、大村镇、丹桂镇、茅溪镇等5个乡镇32个行政村(涉农社区),以高粱、油菜为主导产业,耕地面积8.81万亩、播种面积7.08万亩,推行“高粱酿酒、酒糟喂牛、牛粪肥田、田生高粱”循环模式。古蔺依托郎酒、泸州老窖、川酒等头部企业,推广“订单式”农业,打造酱酒生产“第一车间”,建设茅溪、丹桂、二郎“万亩攻关”示范片3个,发展酿酒高粱12万亩,其中,有机高粱7万亩。古蔺县酿酒高粱现代农业园区创成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高粱产业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茶叶

“茶罐子”更优


以茶为媒、以节会友、共谋发展。今年3月23日,以“风情马嘶 醉美茶乡”为主题的马嘶苗族乡第八届茶文化节开幕。文化节旨在充分发挥“民族特色文化+ 茶产业”资源优势,通过茶旅融合共建和美苗乡。


据了解,马嘶苗族乡种茶历史悠久,已形成连片标准化茶园1.1万亩,年产干茶150吨,产值约2800万元。目前,马嘶苗族乡建成以“龙头企业+专合社+大户”为一体,以建新绿茶为主的马嘶苗族乡苗岭茶山现代农业园区,开启一二三产互动,农文旅康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


苗家阿哥阿妹在山头采茶(刘媛 摄)


近年来,古蔺县委、县政府围绕“两带一区”产业布局,即马嘶苗族乡绿茶产业带、黄荆大树茶产业带和皇华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强政策扶持、强品牌培育、强茶旅融合,建成茶叶标准化基地5.5万亩,建新、牛皮茶、古树茶等茶系列产品在2019—2023年连续5年获得四川省茶叶国际博览会金奖,野生古树茶面积占全省60%以上。




烤烟

“烟袋子”更强


每当仲夏时节的风吹来丰收的喜悦,古蔺县的烤烟就陆续进入成熟采收期,从田间地头到烤房,随处可见烟农们忙碌赶“烤”的身影。


古蔺县大寨苗族乡,绿油油的烤烟基地(王尚钦 摄)


“今年的烤烟长势非常好,叶片干净无病虫,分层落黄、产量可观,每亩至少都是260斤。”走进古蔺县皇华镇烤烟种植基地,集中连片的烟叶长势喜人,皇华镇烤烟种植大户周应道穿梭在烤烟地里,熟练地采摘烤烟鲜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绿叶”变“金叶”,烟农赶“烤”忙。皇华镇的丰收场景只是古蔺县烤烟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古蔺县全力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和烟田融合建设、粮烟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发展烤烟3.45万亩,建成烟区产业综合体1个,获评“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成效突出县”,古蔺县烤烟现代农业园区创成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赶黄草

“药瓶子”更精


近日,古蔺县黄荆镇香楠村,种植大户骆卫望着一片片开始成熟的赶黄草,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长势好,销路也有保障。”骆卫自豪地介绍,他种植的15亩赶黄草到9月丰收后,将全部以“订单制”方式由四川古蔺肝苏药业有限公司收购。


作为古蔺本地的一家药企,四川古蔺肝苏药业有限公司以赶黄草为主要原料的单方中药制剂不在少数。据了解,古蔺赶黄草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都能入药,还可以制作饮料、袋泡茶等多种产品。


古蔺县黄荆镇的赶黄草,成为促进当地乡村振兴的“摇钱草”(余其松 摄)


据古蔺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以古蔺赶黄草为原料的衍生产品已有10余种,并通过商超、电商、药店等渠道,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实现综合产值超15亿元。


目前,古蔺发展以赶黄草为主的道地中药材11.5万亩,创成“赶黄草之乡”。全县种植赶黄草面积约2万亩,覆盖19个乡镇35个村,年产量超1万吨。下一步,古蔺将依托赶黄草独特资源优势,以打造赶黄草为原材料的肝保健新原料新产品研发为重点,建设以肝病检测治疗、肝康养疗养为特色的全国肝康养基地县。



古蔺

如今的古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接下来,古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部署,奋力推进乡村振兴“一圈一带两片”先行区建设工作,全力抓好“八子登科”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力争到2025年,农业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建成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本文摘自《四川画报》总第403期

文/蔡琳 赵婷

图/古蔺县委宣传部、古蔺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黄方力

二审/陈学军

审核/鲁琴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四川画报》

四川画报
《四川画报》创刊于1960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四川外宣龙头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