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乡”的艺术呈现

文化   2024-08-26 18:06   四川  

点击题目下方四川画报关注我们

康巴、安多、嘉绒等藏文化交融孕育了多元的壤巴拉文化,为壤塘赢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拥有着众多灿烂的非遗文化。如今,壤塘立足“藏族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民族手工艺发展中心”定位,创办了46个传习所和众多非遗传习基地,不仅为民族工艺注入新的生命力,也让来自当地的农牧民们成为传习人,在守护着祖先灿烂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能够凭借双手改变命运。


专注绘画的年轻唐卡画师(张翔升 摄)


觉囊唐卡:方寸之间,瑰丽万千



高原的阳光直透窗牖,藏香的青烟在光线下袅袅升腾。在壤塘觉囊唐卡艺术传习所的画室内,唐卡画师色青拉姆盘坐在绷好的画布前,右手握着一支尖细毛笔,在小小的调色盘里小心翼翼地蘸取一点青色,然后凑近画布,笔尖缓缓落下,点染出一朵云的光泽。在这间画室里,像她这样的年轻画师还有很多,他们都屏气凝神地端坐画前,一丝不苟地绘制着自己的唐卡。


来自民间的画师们为着心中的艺术梦想聚集在唐卡的艺术殿堂(用旦 摄)


唐卡,也叫唐嘎,它是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是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在唐卡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多个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其中,传承于壤塘的觉囊唐卡以其悠久的传承历史和卓越的审美造诣而独成一宗。


觉囊唐卡包括布画、版画、刺绣、织锦、堆绣、缂丝等多种传统绘画艺术形式,有着近千年的传承。其绘制要求极为严苛、程序极为复杂,一整套工艺程序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等。一幅觉囊唐卡的绘制过程,短则半年,长则十余年。


画室里,色青拉姆用画笔蘸取淡淡的矿物色浆,然后在画面上点染出均匀细腻的层次。这些颜料的制作过程繁复而细腻,从采集矿石开始,经过粉碎、研磨、搅拌,最终分离出深浅不同的颜色,这些都需要画师亲手完成。最终,这些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朱砂等珍贵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檀木等植物混合制成的上百种颜料,将和她的心意一起被绘进画布。


绘制唐卡使用的颜料以金银、珍珠、玛瑙、珊瑚、藏红花、大黄等珍贵矿物、植物制成(陈俊汐 摄)


色青拉姆出生于壤塘县的一户牧民家中,偶然的机遇,她得知有一家不收学费的唐卡艺术传习所,在说服父母后,她毫不犹豫地奔向那里。从此,开始了她从普通牧民到唐卡艺术传承人的蜕变之路。


在传习所,有很多像色青拉姆这样的唐卡画师,他们为着心中的艺术梦想聚集在这座唐卡艺术殿堂,研习他们热爱的唐卡技艺,用艺术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壤巴拉非遗传习中心的唐卡画师(张翔升 摄)


如今,色青拉姆已成为州级非遗传承人,其作品走进了上海、浙江等地,她与门泽、扎西等5名同学共同完成的作品《三世佛》入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卖出了100余万元的价格。而以色青拉姆变成唐卡艺术传承人为主线的中日联合制作纪录片《唐卡画师之乡》,被中宣部和广电总局评为2021年优秀对外传播纪录片,更是让她走上了世界舞台。


修艺亦修心,这些年轻的画师们沿着唐卡艺术的脉络,把壤塘的人文风物绘进唐卡中。唐卡里的一山一水,都蕴含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藏经石刻:雕琢形神,镌刻永恒



行走在青藏高原之上,不时会在路旁、山口和草原深处,见到由一块块刻画着文字与图案的石块堆叠垒砌而成的玛尼堆。这些玛尼堆,虽未经过周密的规划与设计,却能历经高原亘古的风霜雨雪,矗立于天地间。


在壤塘茸木达乡则曲河畔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寺庙——棒托寺。这里散布着大小不等的32座佛塔,主塔下堆砌着密密匝匝的玛尼石堆——这就是石刻大藏经《甘珠儿》和《丹珠儿》。


壤塘藏经石刻技艺继承和发展了石刻大藏经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镌刻风格(陈熙 摄)


壤塘藏经石刻技艺传承人班玛罗尔吾介绍:“石刻大藏经,从明末清初起由60余名石匠在不规则片石正反两面刻上经文或佛像,镌刻达9年而成,共约50万片。”壤塘藏经石刻技艺继承和发展了石刻大藏经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镌刻风格,于2011年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把刻刀,在石头上雕琢形神、镌刻永恒,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如今,古老的石刻技艺历经数代活态传承,不仅依旧保留着古老的艺术内涵与独特的镌刻风格,更在新时代里焕发新生。


刻刀在石头上雕琢,镌刻成永恒(朱强 摄)


“叮叮当”“叮叮当”……在棒托石刻传习所里,石刻艺人墨吉盘膝而坐,挥舞着錾子和铁锤,有节奏地敲打着手中的石块,每一刀下去,石头的碎屑便飞溅而出。经过雕琢,一尊结跏趺坐的壤巴拉黄财神像在石头上跃然呈现。


墨吉一家曾是壤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过得十分艰辛。2016年,墨吉和附近村里的一些贫困户居民一道走进了免费开办的棒托石刻传习所。从选石、勾画、雕刻、上色等工序学起,如今靠着这种“叮叮当当”的技艺,告别了“穷得响叮当”的生活。在当地,像墨吉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与墨吉一道点“石”成金,通过壤塘石刻技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壤塘这片“财神居住的地方”,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正通过一座座非遗传习所,将无形的财富转化为有形的财富,并改变了无数像色青拉姆和墨吉一样的农牧民的人生和命运。绚烂多姿的特色非遗,像划过高原天空的雄鹰之翼,掠过笔尖、掠过刀锋、掠过无数因艺术而脱贫奔康的百姓,然后——抵达不朽。



文/次仁德吉

本文摘选自《四川画报》总第401期

编辑/黄方力

二审/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四川画报》

四川画报
《四川画报》创刊于1960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四川外宣龙头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