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读书
悦享美好
教师基本功展示
——教师课文范读第四期
— WORLD BOOK DAY —
为打造高素质阳光教师团队,促进教师内涵发展。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随着校园读书节来临之际,赤峰市红山区第八小学开展了“教师课文范读”活动。本期由六年级语文教师刘岩展示课文《匆匆》片段。
范读教师简介
朗读者——刘岩
全国教研应征论文评比一等奖
红山区优秀少先中队辅导员
红山区优秀班主任
红山区教学能手
“朗读,就是表达自己!”朗读是一种技能,肯定有技巧在内;掌握了朗读技巧,肯定能增强表情达意的效果。
WORLD BOOK DAY
刘老师范读课文《匆匆》
朗读建议:
散文《匆匆》细腻隽永,感情起伏不算大,但平实中藏有变化。在重音、断连方面需反复斟酌。
比如,首尾呼应的一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开头应该重读“不复返”,而结尾更困惑“为什么”。
又比如,有一句“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有的诵读者在“叹息里”后停顿,而康辉老师在“开始”后停顿,那么更强调在“叹息里”,还是“闪过呢”。斟酌后,倾向于模仿康辉老师的停顿节奏。因此处作者愁绪纷飞,已觉察白驹过隙,重读“叹息”,也能更好地承上启下。
再比如,调不能起太高,否则后文难有空间发挥。要敢停敢连,掌握节奏的变化。
先前朗读此文,起调就很“用力”,看起来通读全文表情和语气没什么变化,不够细腻。
细读文本方知,开篇以朗朗上口的排比句徐徐起兴,展现了一组熟悉明朗的意象。时序轮回有时,节奏不紧不慢,感觉尚且乐观,不宜上来就“苦大仇深”。随后,转入一组错落的长短句,扰人心绪,才初见惊惶。
WORLD BOOK DAY
读书感悟
时间都去哪儿了?《匆匆》一文里,朱自清先生在抽丝剥茧的追问中,读到了光阴似箭的茫然,读到了岁月如流的惋惜,读到了白驹过隙的无奈。字里行间,时光流逝其中,寻常日子,无一留有时光驻足的痕迹,叫人悲哀、叹息。然而,八千多日子,24年——正值青年的先生,风华正茂,面对时光如水,仅仅只是用文字排遣内心的郁闷而已吗?细细再读,便会发现,朱先生在追问时间,同时也在追问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性,也应该真实了解时间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的人生只有那么多时间,并且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因此,我们需要好好利用时间,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WORLD BOOK DAY
用声音传递温暖
用朗读触动人心
奔赴一场蓝天与自由
—END—
撰稿丨刘 岩
编辑 | 刘 岩
一审丨翟丽娜
二审丨马 英
终审丨杜凤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