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712;E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451(2016)05-0074-13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先后四次制定了《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下文简称《大纲》),作为指导战争的纲领性文件。其内容基本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规定未来一时段要达到的政略、战略目标;二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拟采取的战术;三是配合战争形势发展的相应外交方针;四是支持战争进行的国内动员及占领地政策。
自二战结束至今,对太平洋战争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关注《大纲》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日本学者野村实在军事史研究中涉及过此问题。日本编纂的与太平洋战争相关的资料性著作如《大东亚战争全史》《败战的记录》《杉山笔记》等均记载了四个《大纲》的基本内容,但未专门对此做系统分析。近年,一些日本战史研究者开始关注该问题,立川京一在《战争指导方针的决定程序———以太平洋战争时的日本为例》一文中,对四个《大纲》制定的过程,参与制定的人员构成、制定程序等进行了详细梳理,但未涉及对《大纲》内容的具体分析。和田朋幸在《太平洋战争后半期的战争指导》一文中,以第三次《大纲》为关注点,分析了陆军的终战构想,但文章未过多提及其它三个《大纲》,在观点上也有诸多笔者不认同之处。国内则尚未见直接研究此问题的成果。
笔者在阅读《御前会议和对外政略》(三卷)、《大东亚战争全史》《简明日本战史》等资料时发现,从这四个《大纲》制定的背景及时间节点、战略目标及战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形势的判断及相应的战略调整。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对这四个战争指导大纲做一梳理。由于篇幅所限,仅探讨《大纲》所反映的日本总体战略目标及战术的调整、变化,对其所反映出的外交政策调整等拟另文再议。
一、第一个《大纲》与优势战局下的积极战略规划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制定的对形势发展有决定性作用的文件是《基本国策要纲》《伴随世界形势推移之帝国国策要纲》和《帝国国策执行要领》。这三个文件曾对日本的外交、军备、强化国内战争体制等起了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后,战争规模剧增,这就需要进一步统一全国的政、战略,特别是协调内阁和军部以及实现陆、海军协同作战,同时强化国内战争体制。这种情况下,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纲领性文件。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东条英机是日本首相兼陆相。日本陆军自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初就有制定综合性战争指导大纲的想法。1942年初,大本营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第二课(即作战课)已经开始着手起草战争“指导要领”,之后经过陆军内部的讨论修改,获得陆军高层认可。在1942年2月4日的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上,东条正式提出应尽快“就今后的战争指导、大东亚建设及与这些相关的国内指导方针等进行讨论”。当天的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制定《大纲》,并提出进行“世界形势判断”,作为制定战争指导方策的依据。
在这之后,陆军方面将先前草拟的“指导要领”提交给海军和外务省听取意见,三方经过多轮磋商后制定了修改方案,该修改案成为第一个《大纲》的草案。大本营将草案提交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讨论,在1942年3月7日的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上《大纲》获得通过。同月13日,首相东条英机、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就该《大纲》联合上奏天皇,《大纲》获得天皇批准。这个《大纲》是日本在取得了初期胜利、达到了预期进攻目标之后制定的,因此其对未来做出的政略、战略规划很是积极。
开战之初,日本认为通过自己的突袭和迅猛攻势,在初期进攻中有占据优势的胜算,进而可占领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要点,“凭借开战最初的一击,应可完全粉碎珍珠港之美舰队。若乘美国准备不充分时,以一次打击攻占所有重要据点、确保开战时的战略优势,就能有利地支配之后的作战规模。”在此判断基础上,日本认为:“基于陆海军统帅部数次纸上演习的结果,对南方攻略作战经过大致预测如下:作战开始后,约二十日可攻占香港,约五十日可攻占马尼拉,约百日可攻占新加坡,约一百五十日可攻占爪哇。即大概用五个月时间占领所希望占领的南方要域大部,到彼时作战可划一段落。”
从实际的战争进程来看,因为有战前的精心准备,战争初期日本确实取得了较大战果,于1941年12月中旬占领了关岛、威克岛、香港。1942年1月30日,征服了马来亚。在紧接着进攻菲律宾时,虽遭遇美菲联军在巴丹半岛和科雷吉多尔岛的顽强抵抗,但日军仍占领了菲律宾的大部分地区。可以说,在第一个《大纲》制定时,日本已达到了早期预定目标,偷袭珍珠港、在“南方要域”的作战都比预期顺利,消灭敌人战力亦超过预期,自己一方的损失则比预期要小。
这种背景下出台的第一个《大纲》,其主要内容如下:
1.使英国屈服,使美国丧失战意,接着扩充既得战果,继续完善长期不败之政略及战略态势,寻机采取积极方策。
2.确保占领地及主要交通线,促进国防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确立自给自足的态势,努力增强国家战力。
3.酌量我国力、作战之推移、德苏战况、美苏关系、重庆的动向等诸形势,制定更加积极的战争指导具体方策。
从此《大纲》的内容及制定阶段的讨论来看,日本对未来战争形势的判断和战争指导构想主要有三点:一是判断初期的大规模进攻已经达到目的,在初期有利战局下应做出积极战略规划,巩固已占领地区,继续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展开有重点的大规模进攻作战,以期占领太平洋、印度洋上有战略意义的岛屿,切断敌方交通线,保障己方交通线的畅通,同时通过大规模海上作战打击敌人的海上有生力量,特别是击溃太平洋上的美国舰队;二是在占领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等地之后,迅速确立自己的资源及势力圈,备战美、英等国的反攻,并依托此自给自足的经济圈构筑长期作战的基础;三是判断战争不会短期内结束,将是长期的。
野村实认为,这个《大纲》中“中长期战”和“短期决战”两种思想混杂,继续采取攻势作战有为了摆脱未来困境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主要依据是陆、海军之间当时存在着对接下来应采取“攻势”还是“守势”的争论。确实,在《大纲》制定阶段,陆、海军双方在未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进攻方向、作战区域范围及战争规模控制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意见分歧。然而,综合各种材料来看,尽管陆、海军之间有争论,但他们都不认为战争可短期结束,长期战是共同的判断。主张攻势作战的海军,其目的也是为了创造更有利的军事形势,为巩固占领区域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陆军主张持守势,着手巩固战果,涵养战力,以求在今后的长期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陆军也并不是一味主张转攻为守。1942年4月,陆军省第一部长在给其下属的指示中就曾强调,“此处最应留意的是对大东亚战争现阶段的认识问题,随着战争顺利进行,南方作战已告一段落,也可以看做是大东亚战争到了一个阶段,今后最应警戒的是那种固持紧缩防卫方针的思想,为了战争继续发展,将来采取小规模的积极行动当是必要的”。
东条首相和陆、海军总长在上奏天皇时也表明了对未来战争走向的想法。他们表示:“我们已有了此次战争是长期战的心理准备,需为此制定各种方策。即短期使美、英屈服实为至难,亦不可能通过双方妥协终结战争,就如我们战前所预料的那样。尽管如此,以我们开战以来所取得之赫赫战果,目前在政、战两略上都占有优势,应抓住现在之战机继续扩大优势,使我们能在政、战两略上形成长期不败之态势,并陷美、英于长期消极防守之境地。”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决定继续采取重点方向的攻势作战并非迫不得已之举,而是在当时有利形势下做出的积极判断。
在第一个《大纲》制定完成后,日本开始在《大纲》指导下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1942年4月15日,海军提交的《大东亚战争第二段帝国海军作战计划》获得天皇批准。该计划的内容包括:“(1)通过攻陷锡兰岛,切断英、印间的交通要道,确保和德、意间的联络。(2)攻陷斐济诸岛、萨摩亚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间的海上交通和航空通道(FS作战),尽可能将来进攻澳大利亚。(3)攻陷中途岛,攻陷或破坏阿留申群岛的作战基地。(4)攻陷夏威夷外围基地,考虑在主力决战后攻陷夏威夷。”从这个计划来看,日本打算夺取从东太平洋的夏威夷诸岛到东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岛再到南太平洋、印度洋的各主要岛屿。这些岛屿围绕东亚、东南亚、南亚形成一个大的区域,若控制了这个区域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控制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实际作战中,日本也在逐步实施自己的计划。1942年2月,日军已开始展开对印度洋方向的进攻;3月,开始进攻锡兰岛等地,英国舰队被迫撤至非洲东岸,日本切断了印度东西两侧之间的海上交通。在东南太平洋方向,为切断美、澳间的海上交通,从1月起日本对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也展开攻势,占领了拉包尔等地,期间美、澳军队进行了积极防守;5月,双方在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珊瑚海海战,尽管日本未达到占领莫尔兹比港的目的,但还是逐步占领了所罗门群岛大部,切断了美、澳间的交通线。在东太平洋方向,1942年4月,日本决定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目的是以这个行动引诱美国太平洋舰队应战,并将其歼灭。日本认为,若能占领中途岛,亦可为将来进攻夏威夷做准备。
日本明显低估了美、英等国的战斗实力。1942年3月7日审议《大纲》的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同时还讨论了作为制定《大纲》基础的《世界形势判断》。日本认为,美、英的战略重点是在欧洲,在亚洲等地应会努力确保在印度洋的制海权及对印度、澳洲的控制;美国会和英国紧密合作,确保澳洲及印度洋上的反攻据点,通过各种方式破坏日本的海上交通线,对日本的中枢实施奇袭,等等。日本对美、英战力的判断是,美国国内转换为战时体制尚需时日,约在1944年末才能形成国家总体战的态势;英国在欧洲战况艰难,如果能让澳洲和印度脱离英国控制,对英国将是重大打击。总之,日本认为美、英等应不会迅速组织大规模反攻。
但美军反攻的速度和规模远超日本预想。在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后,1942年3月,美国将太平洋战区划分为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太平洋战区,前者由麦克阿瑟上将指挥,后者由尼米兹上将指挥,太平洋战区的南太平洋由戈姆利中将担任指挥官。盟军大批部队开始向这些地区增援,并迅速整合力量加强防御,着手组织反攻作战。
二、战局转折下“绝对国防圈”的设定与第二个《大纲》
众所周知,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在1942年6月4日、5日的中途岛海战中,日军败北,失去了4艘航空母舰。有论者言道:“当中途岛的败战使日本尽早击溃太平洋上的美国舰队的企图破灭以后,大本营和联合舰队又开始研究另一个方案,即向重庆和印度洋方面发动攻势,以期早日降伏中英两国。他们还推测美军的正式反攻不会早于1943年中期(因为尚在建造的航空母舰到那时才能大批服役),从而打算在南太平洋方面建立一种态势:攻占莫尔兹比港,在新几内亚东部-所罗门-吉尔伯特这条交通要道上阻止盟军的反攻。”中途岛海战后,日本确实在战略上做了一些收缩调整,如海军方面暂时推延进行FS作战的计划,转而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建立基地。
1942年6月,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共同主张进行一次反击战,以夺回拉包尔,打通美、澳交通线。由此,“(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实施‘瞭望台作战’。第一阶段由戈姆利指挥夺回瓜岛和图拉吉岛,于8月上旬实施。第二、三阶段由麦克阿瑟指挥,经新几内亚东岸和所罗门,直捣拉包尔。”8月,美军开始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与日军进行了约半年惨烈的拉锯战。日军在瓜岛之战中消耗了大量的海军空战力量,于1943年2月无奈地从瓜岛撤军。
从瓜岛撤退之后,日军的战场优势渐失。日本在东太平洋和东南太平洋方向的海战及岛屿作战没有达到扩大战果的预期目的,也没能迫美、英取守势。日本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损失大量舰船、战机和有生力量,战争持续到1943年后,其与同盟国在综合实力上的差距开始显现。
1943年2月27日,日本大本营及政府联席会议讨论了新的《世界形势判断》,对美、英动向的判断是“美英策划摧垮德意,打破帝国之大东亚建设,进而为冲击帝国中枢部做准备,今后它们的合作会更加密切,迅速增强自己的战力,以其逐渐增强的兵力发动攻势,以使枢轴侧屈服,其攻势在昭和十八年后期以后会愈益达到高潮”。也就是说,日本预计到同盟国要逐渐展开大规模反攻,时间在1943年下半年,他们将要应对盟军的反攻。显然,这种形势判断已不像之前那么乐观。
在此种形势判断下,1943年2月末,日本陆军制订了《昭和十八年度帝国陆军西南方面作战指导计划》,一反原来的以军政和占领地域的治安防卫为重点的思想,改为进行以防止敌人反击进攻为主的作战准备,作战及防卫的重点放在缅甸方面和资源要地。3月25日,日本海军也制订了新的作战方针,虽然还没有完全放弃进行攻势作战的想法,但在各方向已被迫以守势为主。
盟军占领瓜岛后,在1943年5月召开华盛顿会议,决定了太平洋战场的几个反攻方向:“一、北太平洋部队从阿留申群岛驱逐日本军;二、中部太平洋部队从珍珠湾西进;三、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部队合作进击拉包尔,接着西南太平洋部队沿新几内亚北岸西进。”④之后,盟军从阿留申群岛、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等地开始了不同规模的反攻突进行动,“到1943年9月,美军已经深深突入日军防御圈。继阿留申群岛和所罗门群岛之后,现在新几内亚东部也已失守。”
1943年7月后,欧洲战局也发生了变化。德国在苏联遭遇了失败,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开始反攻作战。日本所设想的由德国摧毁英国,与德、意合作通过战争使美国屈服等前景都不可能实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9月中旬,日本大本营制定了新的作战构想,决定设定“绝对国防圈”,以造成“不败的战略态势”。所谓“绝对国防圈”是“两统帅部从八月初开始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研究,在御前做了纸上模拟演习后决定的”。大本营认为:“先前做出了莫大的牺牲努力保持的新几内亚东部、所罗门群岛北部、马绍尔群岛连接组成的要域,现在其东南方向将出现破绽,并且以拉包尔为中心的西南方面,我们的势力有无力化的倾向,进而会导致马绍尔、吉尔伯特方面的弱化。如此一来,以东南方面敌我力量悬殊,即使今后投入战力,从长远来看也没有能确保其不失守的成算。在此种判断之下,此次将绝对国防圈一举后撤至从班达海到东西加罗林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一线,在该线严加防备,在反击战准备中提高航空战力,以期彻底击破来攻之敌。”在维持原有战争规模日渐吃力的情况下,日本必须进行战略上的重新部署,而为了统一政、战略,应对反攻,就需要制定新的战争指导大纲。
1943年9月25日召开的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了《世界形势判断》《战略方策》《对外方策》三个文件,并讨论拟定新《大纲》事宜。会上,日本政要分析:美国的目的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体制,要让德、日完全屈服,而且想迅速结束战争;美国致力于和英国合作,利用重庆,打倒日、德,其进攻重点已指向了东亚,并希望苏联能够参加对日作战;在东亚,美、英会在日本加强岛屿布防前迅速强化包围攻势,1943年秋冬,来自太平洋方向的进攻会日益激烈;在缅甸、安达曼、苏门答腊方向,美军也会进行大规模攻击,以使局势急转。日本对形势的综合判断是:“美、英、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在政战两略上倾尽全力连续进攻。日、德凭借已有的战果组织破坏它们的企图,明年春、夏之交是世界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日本对“战争推移和海洋作战状况的判断”是:“由于意的投降,三国(德意日)共同作战迫英投降的计划已经化为泡影。日德的关系,已经从当初的积极期待转变为了现在希望对方还健在能继续战斗的消极期待,日本真的应该有独自进行长期、持久战争的打算。”可以看出,日本清楚认识到己方已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
1943年9月30日御前召开的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设定“绝对国防圈”的第二个《大纲》。其中规定:
1.帝国以在今明年内决出战局大势为目标,继续粉碎美英等敌国之攻势企图,迅速确立必胜之战略态势,同时急速增强决胜战力,特别是航空战力,主动实施对美英的作战。……
要领:
1.排除万难,大致以昭和十九年中期为目标确立应对美英进攻之战略态势,随时捕捉并粉碎敌人的反攻战力。
为实施帝国战争,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划定包含应绝对确保之要域在内的圈域,应绝对确保之要域包括千岛、小笠原、内南洋(中、西部)及西部新几内亚、巽他、缅甸。
战争期间,始终确保圈域内之海上交通。
……
7.迅速集结发挥国内全力,力行决战政策,增强决战战力特别是航空战力,希冀激励举国赴难士气之昂扬。
对日本而言,第二个《大纲》是在战争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制定的,战争目标已不再是让美、英屈服,而是为了应对美、英的大规模反攻。概括这个《大纲》的核心要义:一是明确了从战略进攻转为以防御为主。在“国防圈”及其周边的重点岛屿上建立航空基地,遇到盟军进攻就集中基地航空兵力和航空母舰机动兵力,迅速出击歼灭敌人。二是缩小核心守卫范围,确保“绝对国防圈”不失守。一旦外围被突破,可在“绝对国防圈”进行防卫作战,消耗盟军兵力,守住前期在东南亚、南亚取得的战果。为守住“国防圈”,日本国内动员和统制也要进一步强化。
日本虽然向来重视岛屿的战略价值,但由于在太平洋战争中战线拉得过长,占领岛屿后布防力量并不强。设定“绝对国防圈”后,日军开始在该范围内加强防御工事建设,陆军也在这方面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同时,日本决定在不得已时可放弃以前占领的所谓“绝对国防圈”以外的岛屿,“今后在东南方面的作战会转向全面的持久战,以拉包尔为中心的战线上三十几万我占领部队会逐渐陷入敌人围攻之中,这也是不得已之状况。”“由于方针的改变,在吉尔伯特、马绍尔、所罗门、新几内亚东部的部队为赢得时间加强后卫线,不得不作为绝对国防圈的前哨线而孤军奋战。”
从第二个《大纲》亦可看出日本海军战争指导思想的转变。在当时日本的海上战斗力已被严重削弱,转而依靠航空战力。日本通过血战体会到,通过以大舰巨炮为中心的主力舰队的决战来争夺制海权的时代已经过去,巧妙运用基地航空和机动部队取得制空权,在有制空权的保障下进行水陆两栖作战,才是海战的真正形态。日本当时已无力大规模造舰,因此不得不改弦更张,妄图“赌上帝国存亡之重大时刻,集中国家全力增加航空能力,增强海上机动力。陆海一体加上适当的指挥,彻底打破敌之反攻,引导战局向有利方向发展。”
三、盟军攻势下的第三个《大纲》与防卫范围的缩小
日本对于确保“绝对国防圈”和确立“必胜之态势”,并没有绝对的信心。1943年9月30日的御前会议上,枢密院议长原嘉道曾问:“明年的飞机生产目标是四万架,现在的生产能力如何?”东条英机回答:“陆海军总计年产一万七到一万八千架左右。”原嘉道又问:“如果有四万架飞机,有确保绝对国防圈的自信吗?”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回答:“虽然有绝对确保的决心,但胜败是天数。德对苏战争的推移并未如初期所料。今后如何也不知道,不能确言战争之前途。”从上述问答可以看出,日本军政高层对能否控制战争走势并无十足底气。
第二个《大纲》制定后,日本一面在“绝对国防圈”内的重要岛屿上修建防卫工事,一面在“绝对国防圈”外围的新几内亚、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一线继续抵抗盟军的反攻。1943年10月,尼米兹率领中太平洋美军攻占了马绍尔群岛和所罗门群岛之间的吉尔伯特岛。10月底,麦克阿瑟和美军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率军从两个方向开始夹击新几内亚的拉包尔,在进攻中由于遇到日本守军顽抗,美军采取了“蛙跳战术”,使日军驻守的各岛逐渐成为孤岛,交通线被切断,制空权也基本丧失;1944年初,日本空军被迫从拉包尔撤退,虽然有部分陆军残留固守,但已失去了战略意义。1944年1月,美国中部太平洋舰队又开始猛攻马绍尔群岛,日军逐渐失守。就这样,“绝对国防圈”前哨阵地的防卫网相继被撕开,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都逐渐失去战略意义。在马绍尔群岛被攻克后,盟军开始空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所驻的特拉克环礁,虽然在空袭前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等已撤往帕劳方向,但轰炸还是给日本中枢以极大冲击。
面对这种情况,日本做了一次突破困局的尝试,即在1944年4—12月在中国实施了所谓的“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1943年底,由于太平洋方向的战局急剧恶化,大本营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把中国大陆变成南北贯通的走廊,以确保本土至南方各地的陆路畅通,同时摧毁沿线美空军B-29飞机基地,击溃重庆部队,摧垮其续战意志。日军虽然取得了这次作战的胜利,却难以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
同时,日本着手加强菲律宾、西南诸岛、台湾、日本本土的防备力量。为争取构建防卫态势的时间,日本在马里亚纳群岛进行了顽固的抵抗,特别是下令驻军死守塞班岛。塞班岛之战对盟军和日本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盟军开始进攻塞班岛是在1944年6月14日,当时欧洲的盟军部队正在进行诺曼底登陆作战,在太平洋战场若能顺利攻下塞班岛进而控制马里亚纳群岛,可以打破日本的“绝对国防圈”,又可以呼应欧洲战场。日本方面更是非常重视塞班岛之战,因为如果美军占领塞班岛的话,其B-29轰炸机就可以在此补给,然后直接飞到日本本土实施轰炸。获知美军要进攻塞班岛后,日本迅速增派军队防守,东条英机向天皇保证该岛不会被美军占领。15日美军成功登岛,日本军部试图通过增兵和海上支援歼灭登岛的美军,但均遭失败。塞班岛一役中,日本不断投入兵力,苦战未果,最终决定放弃。7月7日,塞班岛被美军占领。接着,美军一路攻克了提尼安岛、关岛。马里亚纳群岛的失守,完全打乱了日本的海上运输线,物资运输变得更加困难。
塞班岛是第二个《大纲》所定的日本“绝对国防圈”的要塞。塞班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失守,宣告“绝对国防圈”崩溃,这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战争指导中枢。在日本国内,反对东条内阁的重臣和宫中势力等趁机迫其辞职。1944年7月18日东条内阁辞职,小矾国昭内阁成立。小矶内阁成立后,为进一步协调政府和军部,设立“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取代了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
7月27日,大本营陆军部战争指导班提交《至昭和十九年末帝国战争指导相关说明》,供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该说明指出,“由于马里亚纳群岛部分失陷,中部太平洋方面绝对国防圈的一角被打破,并且由于日美海空决战,作为战斗力量主干的帝国海军的战斗力遭到了实质性的消耗,进行帝国战争的基础条件发生变化,因此不得不更改昭和十八年九月三十日御前会议决定之战争指导大纲”。与此同时,陆海军联合上奏《陆海军今后作战指导大纲》,获得天皇批准。这一文件成为第三个《大纲》制定的基础。8月7—16日,经大本营和政府多轮磋商,形成了第三个《大纲》草案。8月19日,第三个《大纲》在御前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审议通过。其要旨如下:
方针:
1.帝国彻底集结现有之战力及到本年末为止可以转化为战斗力之国力击败敌人,粉碎其继续战斗的计划。
……
3.帝国凭借彻底的对外施策,期待战局、政局的好转。
要领:
1.本年度后期最高度发挥我军战力指导决战,击毁敌之企图。大致依以下计划实施作战:
(1)在太平洋方面,击灭来攻之美军主力。
(2)确保南方重要地域,并要排除万难保护海上交通。……
2.迅速断行下述措施:
(1)在国内指导贯彻国体护持精神,激励同仇敌忾之心,振奋斗魂,战斗到底。
(2)更加密切统帅和国务之联系。为此进一步强化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运作。
……
(5)极力促进日满支地域及南方地域自存自卫的战斗态势。为此首先要重视日满支的开发。”
御前会议上,政府和军部首脑讨论了战争形势,“虽然承认德国必败的趋势,但仍决定,日本必须不拘欧洲局势如何发展,倾注全力进行决战。‘彻底集中现有战争能力以及年(1944年)底以前可以转化为战争能力的国力击溃敌军,粉碎其继续作战的企图……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
具体而言,日本对东亚形势的判断是:“敌人对帝国以实现短期终战为目标,各方面相互策应继续组织发动总攻,特别是企图通过本土空袭和切断本土与南方地域联络为目的的太平洋及大陆方面的攻势作战推进战局的急速发展。并且伴随上述战局的发展寻找本土登陆的机会。”认为到8月份以后,盟军会连续大规模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并且对日本的海上运输线进行破坏;中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的盟军会相互策应全面推进。在缅甸及印度方面同盟军也会进行登陆作战。在中国方面,重庆政府的航空兵力将逐渐增强,并力争打通中印通道,对日本非常不利。对欧洲战场形势的判断是:盟军在法国北部登陆,苏联也展开了夏季攻势,欧洲战场到了真正的决战阶段,德国面临的战争形势会更加严峻。
日本高层决意顽抗到底,认为“如今敌方掌握战争的主动性,乘此现状必倾尽全力在政战两略上继续强化决战攻势,从今年夏秋之交开始战局应会日益严峻,在此情况下,帝国无论欧洲形势如何发展,都要全力做决战的努力以摧垮敌人,和政略施策相配合,必将战争进行下去”。御前会议上,日军参谋总长还代表陆海军两统帅部做了题为“今后帝国军队应采取的战略方策”的陈述:“帝国今后在战争进行过程中重点要考虑的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必须确保以帝国本土为中心的核心圈、以资源要域为中心的南方圈及联络两者之要域,进行有组织的战争,以使敌屈服。并且,预料本土西南诸岛、台湾及菲岛方面为敌之主要反攻方向,这些地方之得失对帝国战争运行有重大之影响,帝国军队应指导陆海军战力之主力与来攻之敌进行决战,以期歼灭来攻之机动舰队及攻略部队主力,扭转战局。”
由此看来,日本在制定第三个《大纲》时对盟军的作战决心、进攻方向及规模等有清醒的认识,但还是想尽力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区域。此时,日本判定的核心区域是所谓“日满支”及部分南方资源区。其防守重心已从“绝对国防圈”缩小到了日本本土西南沿海、小笠原群岛、台湾、菲律宾一线。这个《大纲》和第二个《大纲》不同的是,表述内容更加空泛,更强调加强国内统制及发挥人的能动性,对于如何实现对核心区域的防卫没有明确说明。实际上在这一时期,日本国内已经出现了讲和的声音,但这个《大纲》首先是强调要继续战斗下去,希望保住部分侵略成果。日本已预料到可能要进行本土作战,因此提出此后着重加强本土及周边岛屿防卫。总体上,此《大纲》让人有困兽犹斗之感。
此后,日本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加强在核心区域的防备力量。二是希望以一两次重大军事胜利扭转战况,投入兵力实施了莱特湾决战。三是采取外交手段争取扭转不利的外部形势。
外交努力方面,日本侧重于对苏联外交和暗中做重庆国民政府的工作。日本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与苏联联络,先是企图在德、苏间斡旋使双方达成停战,在斡旋失败后又尝试以进行利益交换及宣扬日、苏间的共同利益等方式,诱使苏联放弃与美、英等国的合作,阻止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对中国则通过汪伪政权展开对重庆方面的工作,希望重庆国民政府中止与美、英的合作、停止抗日。
四、第四个《大纲》与本土决战决策的出台
盟军方面对最后反攻的作战部署是,“首先解放吕宋和马尼拉,下一步是在1945年1月对硫磺岛发起攻击,最后在3月份进攻冲绳”。1944年10月,美国进攻莱特岛,开始了收复菲律宾的军事行动。根据第三个《大纲》,日本进行了赌上国家命运的莱特湾决战,付出了巨大努力,也重创了美军,但终因双方实力悬殊而落败。日本海军在莱特湾决战中损失惨重,已无力再进行大规模会战。在日本实施莱特湾决战的同时,德国在欧洲也展开了一次赌上最后力量的大反攻,最终以失败告终,轴心国一方已没有任何扭转战局的希望。到11月底,日本与苏联的交涉没有进展,对重庆政府的秘密工作也告失败。翌年2月,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约定,苏联将在德国投降3个月后对日宣战。
这时,日本面对着是抓住机会讲和,还是继续战斗下去最终进行本土决战的抉择。其政府和军部的选择是继续进行战争,声称以“日满支”为基础确立积极的防卫态势,将中国占领地的资源和日本本土的生产能力相结合,缩小战斗面,继续进行持久战。1945年1月25日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通过了《决战非常措施要纲》,确定了进行本土决战的方针。为延续战争,日本想方设法增强国内的军需生产能力和经济统制。
2月22日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了到1945年年中的世界形势。日本判断美国会将兵力重点指向亚洲,和中、英一起继续进行果断进攻,并极力促使苏联加入对日战争,以期早日终战。战事会逐渐向日本本土推进,预计到9月份会形成对日本本土包围的态势。6、7月份可能就会进行日本本土登陆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陆海军的作战构想是一边在本土外围地带进行持久的纵深作战,一边继续加强本土防卫。作战前沿包括南千岛、小笠原群岛、冲绳本岛以南的西南诸岛、台湾及上海附近。尽量在这些区域拖住美军,然后在海上攻击美军运输船,在地面战争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准备本土决战争取时间。在上述考虑之下,日本加强了这些地区的作战准备,和美军在硫磺岛等地进行了惨烈的拉锯战。
1944年11月,从马里亚纳的塞班岛等空军基地起飞的美军飞机开始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特别是1945年3月9—10日的东京大轰炸,从心理上给日本人留下了浓重的战败感。4月1日,美军在冲绳登陆,日本开始直面本土作战的危机。4月5日,束手无策的小矶国昭内阁辞职。日本后世对小矶内阁的评价是毫无建树,既未能扭转战局亦未能下定决心讲和。
继小矶内阁后成立的是铃木贯太郎内阁。铃木内阁成立后,虽然主张讲和的势力开始增强,但屡次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并没有人直接提出结束战争。铃木内阁还是主张努力加强本土决战能力,在国内组织国民义勇军,强化各军事基地的布防。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急需为实施本土决战制定新的战争指导大纲。
铃木内阁成立之初,大本营陆军方面就开始着手起草新的战争指导大纲,后经与海军、内阁商议后做了相应修改,之后上报6月6日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和6月8日的御前会议。第四个《大纲》在6月8日的御前会议审议通过。此《大纲》的标题中加入了“基本”二字,改为《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基本大纲》。为何会有此微调,笔者在阅读资料时尚未见有相关解释。
第四个《大纲》规定:
方针:
以永世尽忠的信念为源动力,凭借地利人和将战争彻底进行下去,以期达到护持国体、保卫皇土之征战目的。
要领:
1.迅速强化皇土战场态势,集中皇军的主战力于此。其它疆域的战力配置要酌量我之实力,以对主敌美国进行战争为主,兼虑北边之情势急变。
2.抓住世界情势变动机微,推进以对苏、对中为核心的外交施策,以使其有利于战争进行。
3.在国内,为顺应举国一致决战皇土之需要,完善能贯彻国民战争实质之诸般态势,其中以组织国民义勇军为主轴,愈益巩固全体国民的团结,昂扬斗志,充实国家物力,特别是确保食粮和特定兵器的生产是国家施策的重点。
4.基于本大纲的实施方策,各相关担当机构制定具体计划,以期迅速实施。
铃木首相在6月8日御前会议的发言中说:“目前帝国情势十分危急,可谓处于背水一战的境地,不是单凭智慧和才能就能解决的。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无暇他顾,只能凭信念前进。”陆军参谋次长河边代其参谋总长发言,称陆海军会紧密合作,若本土被攻击,要凭借地利展开纵深作战,并用空中及水上特攻攻击敌人。海军军令部长在发言中预测美军在冲绳遭遇顽抗后,进攻时间会迁延;认为美军在九州、四国登陆的时间应该在7、8月份,在关东平原登陆可能在初秋以后;提出在本土作战中拟主要通过空中、水上、水中特攻,以在海上作战击灭敌人;指出维持生产,特别是飞机、燃料等的生产是将战争进行下去的绝对条件。外务大臣认为,美国的目的是迅速让日本无条件投降,英国会为了在战后有发言权紧紧追随美国,美、英、苏三国虽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和争夺,但也不可能瓦解它们的联盟;但苏联能否保持中立仍将左右今后的战局,日本还是要尽最大努力进行对苏外交。枢密院议长平沼骐一郎在谈话中主要指出要宣扬维护国体,以此唤起国民精神,昂扬斗志,激发忠诚心。当时,日本物力已接近枯竭,但《大纲》称人的资源跟物力相比还很充裕,在物力不足的情况下,应尽量发挥人的力量。
第四个《大纲》对后来的战争指导意义不大。随着战局的快速发展,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除了在冲绳的战役外,日本并没有进行所谓“本土决战”。尽管如此,这个《大纲》内容还是能充分反映出日本政府及军部等不甘心就此承认战败的状况。此《大纲》提出要进行“本土决战”准备,目的是护持“国体”,保全领土。值得注意的是,此《大纲》在对苏问题上并未如先前的《大纲》那样,明确指出对苏外交避免刺激苏联出兵,而是用了很暧昧的说法———“抓住世界情势变动机微,推进以对苏、对中为核心的外交施策,以使其有利于战争进行。”笔者认为,这应该不仅仅是措辞上的变化。日本此时应是希望利用美苏矛盾,使自己获得有利的停战条件,而不是像德国那样无条件投降。事实上,一直到8月10日日本召开御前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兹坦公告》时,陆军参谋总长和陆相还主张继续战争,若万一有停战交涉的余地,应秉持的停战条件是:“有保障自由护持国体的军备,拒绝敌国的驻兵权是绝对必要的,将处分战争犯罪人员作为国内问题来对待”。日本最终承认战败是在盟国强大军事打击下的不得已之选择。
结语
纵观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制定的四个《大纲》,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是从这四个《大纲》制定的背景和时间节点来看,除第一个《大纲》外,其余三个的制定均具有被动调整的特点。这也体现出了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在战略上从主动到被动、从进攻到防守的明显转变。第一个《大纲》是在日本占优势的战争形势下制定的,相应地,也体现出鲜明的主动进攻意图。随着盟军的迅速反攻,在广大的太平洋、印度洋各战线上日本海军力量遭到巨大消耗。1943年6月后,日军在北边的阿留申群岛、南面的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等地已开始转攻为守。1943年9月,日本之所以制定第二个《大纲》,是因为判断自己已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甚至当时的海军大臣在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上的发言中都表现出了战败感,令陆军方面十分不满。在此情况下,日本被迫收缩战线,设定了“绝对国防圈”,争取拒敌于“绝对国防圈”外。第三个《大纲》则是在“绝对国防圈”失守后制定,为进行本土防卫作战,其规定固守本土西南诸岛、小笠原群岛及台湾、菲律宾一线防线。此时的日本已成为更加狭窄的战略空间里的困兽。这个狭窄空间也很快丧失,盟军的锋芒直逼日本本土。战败前的1945年6月出台的第四次个《大纲》已没有太多的实质内容,更多的是呼吁民众忠心报国进行本土决战。
二是从这四个《大纲》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日本对外侵略的核心是建立所谓“大东亚新秩序”。近代日本为殖民思维所左右,一直妄图在亚洲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殖民势力范围。日本之所以决定冒巨大风险对美、英等开战,也有借欧战之机,参与对世界的瓜分、排除欧美国家在亚洲的影响这一因素在内。在美、英开始大规模反攻、欧洲战场德国战事也渐趋不利时,日本陆军还坚决主张设立“绝对国防圈”,也是其殖民思维的体现。在“绝对国防圈”被攻破后,日本仍妄图维持所谓的“日满支”一体化,直到投降前夕,还想尽量避免无条件投降,以保持先前取得的部分侵略成果。
三是日本在重大战略问题上轻视国家综合实力对战争的影响,往往制定超过自己实力的战略目标,并喜欢采取比较冒险的军事行动。在具体战役的战术制定上也时有冒险倾向。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主要采取奇袭和大规模舰队决战的方式。在己方海军力量遭到巨大消耗后,第二个《大纲》中还是规定集中发展航空兵力,“断行决战施策”,希望通过局部的邀击等击灭盟军海军主力。第三个《大纲》依然决定通过大规模的大陆作战及集中现存海军兵力进行莱特湾等决战以死中求活。在讨论第四个《大纲》的御前会议上,军方多主张“特攻”作战。在战争补给上,日本秉持“以战养战”的思维模式。在历个《大纲》中,几乎都强调“确立自给自足”的经济圈,确保南方资源要域及加强所谓“日满支”经济联合,实质上就是强调从占领地掠夺各种战争资源以维持战争继续。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本国和已占领地区的经济资源、武器生产能力等虽有周密调查与统计,对作战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等也有精密分析,但在大的战略制定上仍显得过于冒进。
日本学界在研究二战史时,多强调日本军政高层在战略和战争指导方面的无能和失误。如出身海军的外山三郎在《日本海军史》中曾说,“在太平洋战争中,在战斗乃至战术领域都出现了极为优秀的将士,但在战略及作战指导层面几乎是不得其人”。笔者认为,导致战略判断错误、战略实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忽略了战争的正义性以及现代战争总体战的特点。野心和贪婪,引导日本打了一场实力悬殊的非正义战争。这四个《大纲》的调整过程,再次证明了非正义战争必然逐步走向失败,再狂妄、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也终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