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满足自己的私欲,走上了不归路……

文摘   2024-07-08 08:39   广西  

我叫刘某某,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梦想。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父母关爱有加,他们是我生活中的依靠和温暖的港湾。

我平时喜欢读书、绘画,喜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漫步街头,感受着生活中的小美好。我总是对世界充满着善意和期待,觉得身边的人都是善良和值得信任的。

然而,命运的轨迹在2021年发生了可怕的转折。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我通过网络认识了徐某。他看起来文质彬彬,言谈举止也还算得体,我当时对他并没有什么防备之心。

在一次见面中,徐某骗我服下了一种药物,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咪达唑仑。渐渐地,我的意识开始模糊,身体变得无力,眼前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昏暗。

当我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遭受了无法想象的伤害。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崩塌了,无尽的恐惧、痛苦和绝望将我淹没。

而这样的悲剧,不止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还有蔡某某,以及其他我不知道的姐妹,都遭遇了这恶魔般的罪行。

王某和徐某,他们明知这些药物是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却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获取并使用。

幸运的是,正义的力量从未放弃对他们的追查。山城区检察院在审查逮捕过程中,发现了他们的罪行线索。

虽然最初对于一些犯罪事实未能查实,但检察机关没有放弃,他们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奔赴上海等地,调取住宿记录、聊天记录,询问证人与被害人。

在这个过程中,检察机关发现王某使用麻醉、精神药品的手法极其娴熟,通过深入审查全案电子数据、聊天记录以及药品的来源和用途。

强化讯问,最终不仅将王某和徐某绳之以法,还追捕到了涉嫌共同犯罪的 7 名漏犯,以及 5 名涉毒上下游漏犯。

法律的制裁终于降临。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 2000 元。王某也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一万元。

他们的上诉被驳回,正义得以伸张。而那些被追诉的 12 名漏犯,也都分别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一场噩梦般的经历,让我身心备受创伤,但正义的到来也让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知道,在黑暗的角落,可能还隐藏着罪恶,但我也坚信,正义的光芒总会穿透黑暗,让那些罪恶无处遁形。

我希望自己能够逐渐走出阴影,重新拥抱生活。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引以为戒,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

同时,我也对那些为了正义不懈努力的检察官们充满了感激,是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让我们这些受害者得到了应有的安慰和公正。

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成为犯罪分子?

有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成为犯罪分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1. 家庭环境:成长于不和谐、充满暴力、缺乏关爱或教育不当的家庭,可能导致孩子心理扭曲或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2. 教育缺失:缺乏良好的教育,包括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使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约束。

  3. 社会环境:生活在犯罪率高、治安差、不良风气盛行的社区,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和熏染。

  4. 经济压力:长期面临贫困、经济困境等,可能会为了获取利益而走上犯罪道路。

  5. 心理问题:如人格障碍、心理创伤等,可能导致行为异常和犯罪倾向。

  6. 不良交友:结交不良朋友,受到他们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影响。

  7. 挫折与失败:经历重大挫折和连续失败后,心理失衡,可能会通过不正当手段来发泄或寻求补偿。

  8. 媒体和文化影响:一些不良的媒体内容和文化导向可能对人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9. 毒品和药物滥用:毒品和某些药物的影响会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增加犯罪风险。

  10. 个人性格:一些人天生具有冲动、自私、缺乏同理心等性格特点,也更容易走向犯罪。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哪些犯罪行为?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多种犯罪行为,比如:

人格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冲动性的暴力犯罪,像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可能会毫无顾忌地伤害他人;偏执型人格障碍者可能因猜疑和固执而对他人进行攻击。

患有严重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障碍的人,可能在极端情绪下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比如自杀或杀人。

一些有心理创伤的人,可能会通过报复社会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痛苦,实施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具有强迫症的人,可能会因为其强迫思维和行为模式而做出一些离奇的犯罪行为。

还有一些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盗窃癖,使人反复实施盗窃行为以获得某种心理满足。

另外,患有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在发病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从而引发伤人、杀人等暴力犯罪行为。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哪些犯罪行为?

心理问题可能引发诸多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

比如可能导致暴力犯罪,像一些人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可能会出现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行为;或者因为心理扭曲而出现绑架、劫持人质等极端行为。

还有可能出现性犯罪,比如性心理障碍者可能会实施强奸、猥亵等犯罪行为。

在一些心理问题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盗窃行为,比如有强迫性偷窃心理的人会难以控制地去偷窃。

也可能会有纵火行为,有些人可能因为内心的某种冲动或心理异常而故意纵火。

甚至可能出现诈骗行为,一些人可能由于认知偏差或心理上对某种东西的极度渴望而进行诈骗活动以满足自己。

另外,心理问题还可能使人出现破坏公共设施、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呢。总之,心理问题对人的行为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可能导致的犯罪行为也各不相同。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理问题导致的犯罪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预防心理问题导致的犯罪行为:

首先,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让人们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方法。

注重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给予家庭成员充分的关爱、理解和支持,避免家庭冲突和暴力,为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学校和工作场所,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及时发现和干预有潜在心理问题的人。

鼓励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合理的方式释放压力,如运动、艺术创作、社交活动等。

加强社区建设,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减少孤独感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对于特殊人群,如刑满释放人员、有心理疾病史的人等,要给予持续的关注和帮助,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就业机会等。

提高社会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和包容度,减少对有心理问题者的歧视和偏见,让他们更愿意寻求帮助。

个人也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积极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帮助,避免心理问题的恶化。

同时,媒体也应发挥正面引导作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积极的生活理念,减少不良信息对人们心理的负面影响


璟云探炉
品人间故事,知人生冷暖。学法知法懂法,保障好人生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