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六百年——历史定位的迷与思
由王琛发教授(英国欧亚高等研究院—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韓江传媒大学中华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闽南师大讲席教授、福建省闽江学者、广东省海外名师特聘教授)主讲的林连玉纪念馆文化讲座《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六百年——历史定位的迷与思》,顺利于2024年7月17日夜间在我馆3楼展示空间进行。
现场公众报名听众共30余人,同时包括林连玉基金主席侯渊富、副主席姚丽芳、财政黄荣庆、秘书长李亚遨、执行长张竣文、文史工作者陈亚才、吉隆坡陈氏书院副会长陈信学、基金前主席已故沈慕羽先生的侄子沈墨恕、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助理教授关启匡,以及林连玉纪念馆“脚车先锋队”导览志工、第四梯次导览志工学员、以及多名国内外公众。
王琛发在为时一小时四十分钟的讲演中,先是剖析当代人文学科自十七世纪西方源头的发展和建构,以及其中对于历史与话语主权,与其影响固化思维模式的关系。他表示,本地由学者而民众,多有观念受着理论建构影响,在诠释东方和西方各语言史料,以及在中西文字对译的格义,误解以至逻辑犯悖,导致在六百年“南海生存共同体”,华人被认知为西方殖民者引进的“外来“移民,并连带影响600年已前可追遡的具有自身系统制度的“华文教育”(华人文化教育)的定位。
他表示,早在16世纪的“西方东来”以前,阿拉伯人、印度人和华人,借助东北季候风和西南季候风穿梭南海,在马来半岛逗留,是文明对话的开始。他也征诸史籍,表示三国时东山铜鼓文化末期,两千余户汉语系民已到登嘉楼龙运,从社会到技术的传承,演变成后来种植藿香对外经贸的社会,同样是广义上的教育的传承,即知识的系统化的凝聚、传递,使之可复制、可发展。
但现在他要讨论,主要在论说狹义的教育体系,多指"制度化教学方法的教育体系"。他说中华传统的长期制度化而且结合考试科举的体系,即是本身民族教育制度,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以西方当代的教育流程否定历代出大学问家的中华传统教育制度。
王琛发说,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说明狭义的教育体系的起源,但从南海各地僧侣留下大量梵文汉译,印度僧人达摩弘法时在南海飘荡三年,到广州可与人沟通,他必定是学习过中文,才有后来甚至北上与梁武帝对答。
他继从15世纪马六甲等王朝汉文史料,以及天主教亚洲总修院17世纪在区域教授《四书》《五经》、化学、《圣经》等科目,19世纪迁至槟榔屿;以及马来大文豪文西阿都拉(Munsyi Abdullah)记载在彭亨北根华人和马来人共组家庭后代说客家话,还有马六甲彭亨两地出土文物反映工匠不论书法、雕刻技艺都有一定标准学习流程支持的造诣高超,佐证华文教育普及本地的痕迹。
王琛发教授(前排右三)和出席讲座者合影
他进一步表示,清朝最初的“侨”是指完成原居地社会与文化在地延伸的群体。然而,随着《邦咯条约》的签订,与马来人共同开发矿区的华人被视为“外来商人”。而华人学者在本世纪以中文“侨”对译英文词汇的格义最初是Overseas Chinese(海外华人)、而后immigrant(移民)甚至是diaspora Chinese(离散华人)。这样就常把“侨“的观念每况愈下的混乱,并把混乱思维理当成同一概念,使用在讨论各种议题。
特别在本地,华文教育本属西方传统肯定属于国家教育体系内容的vernacular education(本土地方社群的文化教育),但我们变成自己把中华民族历代参与南海忘了,反而把各地华人文化讨论成“外来移民的”、“需要本土化”的 “侨民教育”,否定传统文明可以有连续性与统一性,而不是争取如何能澄清与回归本来定位,继续发展空间。
王琛发说,我国至今仍将华文和淡米尔以及马来传统教育学校法定为“vernacular education”,这本应是国民教育体系维系官方主流也鼓励民间多元的整体内容,也是华校在当地有主权受法律保护要求政府拨款、免税与维权的依据。是以故,王琛发敦促华社在讨论“华文教育”地位的时候,应其问题关键,探讨国体的核心法理和政策本就提倡保护的“vernacular education” 应该发展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大的公道 ?华校应自觉,如何在“以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以外,以政策文字上“Vernacular"原有定义保护教育内容传递华人文化,争取联和国“维护文化多样性”政策在本国具体落实。
他重申,华社应重新认识中华文化是如榕树般以主体性在马来西亚吸收当地养分“开枝散叶”,丰富多元;自唐宋元明,本土华人历史与教育是至少六百年和祖先具有连续性、在跨地域具有共同性,在本地能包容与创新 。由此得打破殖民者话语教导,不再以为自己是外来者,或以为由于身在他人土地被迫不是“落叶归根”就得落地生根,结果不承认自古开拓一路到建国的主权。
(供稿:马来西亚林连玉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