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讨马来西亚华社参政特点

文摘   2024-06-04 13:11   福建  
引言:本人对于海外华人领域的研究专家——庒国土先生在其所发表的有关研究华人参政文献中的一句话——“政治权利是族群和个体的根本权利,是经济利益的根本保障。”特别感到印象深刻。因为这句话对于我们研究海外华人社会的参政课题而言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海外华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改善,他们的效忠意识也逐渐从以往的祖(籍)国转为所在国。这也使得他们的参政意识相较以往的华人社会有所提升。特别是在马来西亚,在迎来2008年的政治海啸后,马来西亚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华人精英在本国的政治舞台上展露头角,等到了2018年的那一场“改朝换代”的大选直到如今的团结政府,马来西亚内阁甚至出现了多位华裔精英问鼎政坛高位的现象。
  可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已经引起了除马来西亚国内以外的热议与注目,尤其是这些华人如今的参政情况,又是否能代表马来西亚华社已经成功融入当地?我相信这将是未来国关学科所值得探讨的。

一,马来西亚华人的参政历史
  放眼当今世界各国,马来西亚华人的参政情况绝对可以说是除了华人占优势多数的新加坡外最好且具有研究价值的。其中马来西亚华人参政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57 至 1969 年。1957 年 8 月 31 日马来西亚独立时期。由于华社和华团在马来西亚的独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执政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UMNO)为了争取华人社会的支持,同意了在马来西亚独立宪法中对非马来人的入籍放宽条件; 但同时却在政治上规定了马来人在政府机关的特权地位,想通过以此来限制非马来人的权力过大,确保政权不会落入华人的手中。但到了50年代至60年代末期,由于中国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籍的人数大量增加,而这也带来了本地华人政治生态的改变。
  部分的华人开始转变效忠意识,把从对中国的国家认同转换为马来西亚,并开始尝试与当地人融合,这也使得马来西亚华人开始过渡到华人社会,马来西亚华人参政的现象也由此开始出现。但此时的马来西亚的政治旋律依旧是“马来人第一”。虽然当时已出现了第一个华人政党——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马华公会除了是争取当时马来亚独立的功臣外,也是执政联盟的成员,但这时华人政党的政治影响力并不算大。
第二阶段,处于1969 年“513事件”发生至 1990 年新经济政策时期。这一阶段华人的注意力开始从经济转向到政治。因为1969 年所发生的“513”事件(主要是马来族和华族的冲突)  让华人与马来人都意识到,巫裔、华裔两族财富的分配平衡与种族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马来西亚政府开始全面推行了扶植马来资本而歧视华裔资本的新经济政策,这使得华人政治行为受到严格限制,政治地位严重受损。同时在文化上,实行同化华文的教育政策,如限制华文的使用,限制华人社团的活动等等。将无法抵抗政府力量的大量华文独立中学纷纷改制为国民型中学。而在高等教育方面,马来西亚政府更是设定了不公平的招生比例,采取马来人优先的”固打制“,使得华人在受教育、担任公职等方面仍未能享受与马来人同等的待遇。引发了了华人社会的强烈不满。
第三阶段,在此过程中,华人一方面在法律上逐渐被迫接受马来人是统治民族的现实,同时也意识到,只有逐渐融入马来西亚,逐渐接受马来西亚作为自己的祖国,并为其效忠,才能避免他族的口舌,开始尝试逐渐提高自身的政治和社会地位。随着90年代时大量留学海外的华人知识份子(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马来西亚现任民主行动党全国主席—林冠英)在回到马来西亚后,因为想要推翻马来人至上主义的“暴政”,所以联合当地的华人商会和社团等力量积极参政。并从2008年民主行动破天荒地夺得槟城州政权后,开始奠定了马来西亚今天主流的华人参政意识。
有趣的是,林冠英在2018年获胜时,在面对记者采访询问他作为一个华人财政部长有什么想法是,他下意识直接脱口而出“我不是华人,我是马来西亚人”。虽然他的看法并不能代表所有马来西亚华人,但他的这种说法也代表了新一代华人对于马来西亚的认同意识逐渐加强且开始淡忘所谓祖(籍)国的事实。虽然直到现在,马来西亚仍有大部分的华人(大多是老一辈)把中国视作祖(籍)国,再加上出于对马来族群的不满,而总是一口一句我们是唐山人(中国人的代称)来称呼自身,但这也改变不了马来西亚华人逐渐认同马来西亚作为祖国且积极参与当地政治的事实与趋势。

二,马来西亚华社参政的矛盾
首先,马来西亚主体民族的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与第二民族的华人信仰、生活习惯不同,两族极少通婚。虽然马来西亚华人在独立前,就已经和马来人等民族表现的比较团结。
但是长期以来,出于某种内心深处里对马来人的鄙夷,华人对于参军和加入政党当公务员的热情很低。2010年,马来西亚国防部长阿末扎希在国会称,2008至2009年,只有26名华裔参军,仅占新兵总数的0.29%,为此而质疑“非马来人爱国精神不足”。

时任国防部长的这一番言论很快引起争议,但却也道出了事实。马来西亚实行志愿兵役制,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华人普遍认为在军队内晋升的机会不大,当兵热情很低,甚至觉得自己没必要去当马来西亚的兵,没这个意义和价值。就连本人在高中时期,学校抽兵员服务役时,也有很多被抽中的华裔子弟通过各种渠道比如留学或者去新加坡上班甚至是装病来逃避三个月的服务役。那真正当兵的志愿服役的华人人数就可想而知有多少,一名服役21年的马来西亚华裔二级准尉接受本地中文报纸《南洋商报》访问时回忆说,他1989年参军面试时,同一批300人只有他是华人。被派往某基地受训。那里3014名军人中华人只有两个。2004年,这位二级准尉在同一基地当教官,教过的华人只有两个,其他的都是马来人。

再加上根据马来西亚公共服务委员会(SPA)从2015年至2018年6月的数据显示,公务员申请者中,巫裔最多,占总数的79.66%,而华裔就只有1.61%。申请公职的华裔占少数,再次扯引出华裔是否不爱国,是否华人无法融入马来西亚,华人是不是中国的内应等的老问题。事实上,公务员待遇丰厚,在马来西亚,公务员的待遇甚至比金融界的私人领域更高,持平而论,华人并非不愿当兵或拒当公务员也不是不爱国,即使部分华人对马来人有偏见也不至于跟钞票过不去,只是因为自70年代开始,马来西亚政府已经很有系统地把公共服务领域种族化了。

过去华印裔可担任的高级公职如市议会主席,大学校长或政府部门秘书长等高职,都只为马来人保留。换言之,体制内招聘公务员的偏差,以及擢升制度中缺乏对华人公平竞争的平台,才是促使华裔“不爱国”的原因,因为许多华裔精英并不愿意为能力不足的马来领导效力,不愿意把功劳都送给人,自己只能默默在背后当一个师爷,造成了马来西亚前期大量的华裔精英流往商界,也埋下了每当华人在面对马来族群的政治打压时,没有足够的政治力量去自保的苦果。

三,华人参政对华社的意义

独立后,马来西亚所谓的稳定与种族合作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 华人等少数民族对国家政治的参与被日益边缘化, 马来西亚多元种族政体的发展使国家权力日益集中在马来人政党巫统所主导的少数精英手中。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1969年后, 马来人主导马来西亚政治的情形比从前更为明显, 华人参与决策的权力已经减少了”。

随着当时的这种情况愈演愈烈,马来西亚许多华人纷纷过渡到商界,尽可能避免淌上政治的浑水。但随着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保护土著政策,教育上采用企图消灭华文教育的政策引起了华人的反抗,大量的华人感受到了背水一战的悲鸣,由于长期对军公职的不感冒,华人社会意识到,目前华人依赖的商界已没有其他空间可以争取,再加上90年代有大量的华人精英从海外留学归国企图改变这种不公正的情况。自此,便打开了马来西亚近代华人参政的大门,可以说马来西亚华人的最早参政并非偶然,主要是由华人社会的两大特点所决定的。

一,是马来西亚华人的民族意识相对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而言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二,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当地意识极强 , 在重视华文教育方面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马来西亚的华社,不论是认同马来西亚还是不认同马来西亚的人都好,都会理所当然的将华文华语视为“民族的灵魂”,华语——是华社沟通民族感情的桥梁。任何想要毁灭华文教育和华人情感的政策都会受到华社的拼命反抗。就像2008年的马来西亚大选改写了华人的参政形象那般,为了对抗当时巫统的歧视华人政策,在当时的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选举中,华人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80%以上的华人将选票投给了反对党(以华人为基本盘的民主行动党)。使得时任的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将之称为"华人海啸"。可以说华人的参政使得马来西亚的政治基本上已经成熟,单一的种族政治集团已经不能完全控制国家,反对党也有了制衡的力量。

结论

2018年,当时的反对党第一次成功推翻执政半个世纪之久的国阵,其中华人选民的出力不可谓不大。而这次的大选成功使得华人议员在国会的比例达到有史以来最多,使得华人在国会内有了足够的发声渠道,也在这一年,马来西亚的华人参政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潮,几乎每个移居海外的大马华人都回来投票,以便能换掉国阵这个霸权,真正贯彻了“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其中更不乏在大中华区发展的马来西亚华人明星,比如大家熟知的梁静茹、品冠、曹格等。可以说,自2018年开始到如今的2024年,马来西亚华社已经彻底实现了华人参政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及数据引用:

[1].王继停.美国与马来西亚华人参政的现状与趋势——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2013年第5期.

[2].  梁英明.马来西亚种族政治下的华人与印度人社会.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1-7

[3].朱陆民.从制度视角看马来西亚华人的参政空间.世界民族.2005年第2期.

[4].许国栋.论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5].陈锦松.华人政治,路在何方?.《东方日报》.2020年03月17日.







马来西亚观察与研究
马来西亚是一个有着多元历史、种族、宗教、语言与文化的国家。这里的人们,好客而热情,敏感而开放。马来西亚发生的大小事件,都会令人关注,有时或许还令人不解,而更多时候,是让人入神和着迷。本公众号是提供观察和研究以上情况的平台,敬请关注和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