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打造第二个“长沙”!晋升省域副中心,7年目标GDP超万亿,未来发展如何?

文摘   2025-02-04 17:50   上海  





湖南经济版图正在酝酿一场深刻变革。放眼三湘四水,长沙一枝独秀的格局亟待打破。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衡阳、株洲、湘潭、岳阳等城市正昂首挺进,争相角逐“湖南第二城”。


通过数据观察,湖南省域经济呈现出显著的“首位度效应” 。


2024年长沙GDP达13966.11亿元,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而紧随其后的岳阳和衡阳GDP分别为4710.67亿元和4089.69亿元,与长沙的差距明显。

城市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破解这一难题,湖南省选择了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路径。


从地理区位看,岳阳位于洞庭湖区域核心,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衡阳作为湘南门户,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


两座城市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能够有效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岳阳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占得先机 。这座拥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美誉的城市,GDP总量已接近5000亿元。现代石化、临港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衡阳也在积极谋篇布局。这座“南岳独秀”之城正加快打造核技术应用、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集群。依托区位优势,衡阳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株洲作为“中国动力谷”,凭借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等优势产业,正在寻求突破。湘潭作为伟人故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两市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对标河南的洛阳、南阳,湖北的襄阳、宜昌等中部省份的副中心城市,湖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还有提升空间。 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关键在于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提升能级 。


岳阳要做好“临港+”文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长江中游重要增长极。


衡阳要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湘南经济中心。


株洲要巩固创新优势,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湘潭要用好红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不是简单的GDP竞赛,而是要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从“一城独大”到“多点支撑”,湖南正在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这将有力推动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部崛起注入新动能。


未来,随着长株潭都市圈的深度融合,以及衡阳、岳阳等城市的加速崛起,湖南省域经济有望呈现更加均衡、更具活力的发展态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精彩推荐




我国最狭窄的领土:只有8米宽,却是连接我国海外飞地唯一通道!



河南有望合并的2县城,若成功,周口或许迎来新发展


小帅城市聊
社会民生城市变化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