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为发展海南省,海口升格副省级城市,东方划归三亚,昌江并入儋州

文摘   2025-01-29 18:42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关于海南省区划调整的设想引发了广泛讨论。


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在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入推进,优化行政区划、提升城市能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宏观层面来看,此次区划调整设想体现了海南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自贸港建设的决心。


海口作为省会城市,一直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海口地区生产总值达2107.95亿元,占全省GDP的28.9%。 将海口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海口的发展潜力,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次调整设想也体现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


将东方市划归三亚管辖,是基于两地地理位置相近、产业互补的考虑。


三亚作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接待游客总数达2022.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73.59亿元。


东方市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将其纳入三亚管辖范围,有利于整合沿海旅游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将昌江黎族自治县并入儋州市,也是基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考虑。


儋州市作为海南西部中心城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


2023年,儋州地区生产总值达745.68亿元,同比增长5.8%。


昌江黎族自治县地处海南西部,与儋州市接壤,两地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将昌江并入儋州,有利于整合西部地区资源,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城市群,促进海南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纵观海南省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行政区划调整一直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已经进行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20年4月实施的儋州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一体化发展。


这次改革打破了行政壁垒,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海南西部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行政区划调整并不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万能钥匙。任何改革都需要面对现实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于此次区划调整设想,我们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如何平衡行政效率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


行政区划调整必然会带来管理半径的扩大,这可能会影响到基层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特别是对于昌江这样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如何在并入儋州后继续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如何处理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海南省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此次调整设想虽然有助于提升海口、三亚和儋州的城市能级,但可能会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地区的差距。


如何在促进中心城市发展的兼顾其他地区的利益,避免出现“马太效应”,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再次,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化解改革阻力?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到复杂的利益格局,可能会面临来自不同层面的阻力。如何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凝聚改革共识,是顺利推进改革的关键。


如何确保改革效果的持续性?行政区划调整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何在调整后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实现真正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是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纵观国内外经验,行政区划调整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可以借鉴深圳、广州等副省级城市的发展经验,在赋予海口更大自主权的也要注重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


对于三亚和儋州的区域整合,可以参考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协同机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链协作。


从长远来看,海南的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海南自身,更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RCEP的全面实施,海南作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开放门户,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


优化行政区划、提升城市能级,将有助于海南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海南的区划调整设想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和广泛的社会讨论。我们期待海南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道路,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海南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扎实的改革实践,海南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谱写出自贸港建设的崭新篇章。


往/期/回/顾



“中央”选中广西,再投300多亿建485公里高速,通往广东!


“中央”选中河南,2城有望提升为二线城市,3城建设省域副中心,洛阳最有希望!


“中央”钦点河北沧州市,一座支线机场将启,经济腾飞蓄势待发!



小帅城市聊
社会民生城市变化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