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为发展湖南:长沙升副省,衡阳并入株洲,岳阳常德合并

文摘   2025-02-06 19:01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湖南省行政区划改革引发了广泛关注。从建制村合并到城市发展新格局的构建,湖南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区域治理变革。作为资深观察者,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建制村合并是湖南深化行政区划改革的重要一步 。

根据公开数据,湖南原有建制村41595个,经过合并后减少17442个,减幅达42%,超额完成原定任务。


这一改革使湖南建制村数量从全国第4位降至第9位,体现了政府优化基层治理结构的决心。


从区域分布来看,岳阳、衡阳、常德等地的减幅均超过50%,体现了改革力度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性。


城市发展呈现出新的空间格局 。根据《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湖南正在构建“一圈一群三带多点”的新型城镇格局。其中,长株潭都市圈是核心增长极,计划到“十四五”末实现城镇人口1300万左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规划支持长沙建成城区人口650万左右的特大城市,同时将衡阳、株洲、岳阳、湘潭、常德打造成城区人口百万以上的II型大城市 。


在城市治理能力建设方面,湖南也在稳步推进。


2024年前,湖南设区市已陆续获得地方立法权,这标志着城市治理正在向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以湘潭为例,该市率先将首部地方性法规定位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体现了城市治理与民生需求的紧密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的城镇化战略具有鲜明的区域协调特征 。


通过打造京广、沪昆、渝长厦三条城镇发展带,湖南正在构建东接海上丝绸之路、西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通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这种多向联通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湖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湖南正在形成层次分明的城市体系。


除了省会长沙的核心带动作用外,衡阳、岳阳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培育特色强县和特色小城镇,完善县域经济发展体系,为城镇化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支撑。


回顾湖南近年来的区划调整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从基层治理优化到城市能级提升,从单点突破到区域协同,体现了政府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的系统思维 。

这种渐进式改革既保持了发展的稳定性,又为未来留下了充分的政策空间。


基于目前的发展态势,湖南的城镇化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到2035年,湖南城镇化率目标为72%,这意味着未来十年仍将是湖南城镇化的重要机遇期。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发展效率与区域协调,如何处理增长与民生的关系,都需要决策者保持清醒的认识。


往期回顾

01

中央确定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上海榜首,广州落后重庆,郑州第九,未来发展如何?

02

中央确定19市为超大特大城市!上海居首,重庆第四,东莞逆袭超越武汉杭州!

觉得不错你就赞赞我吧!




小帅城市聊
社会民生城市变化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