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黄玲为了儿女,怼婆婆不留情面,句句说到痛处

文摘   2024-11-06 18:00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大家好,我是赵大椿,每天晚上六点半,我们一起观影说剧。

都说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
尤其是对于女人来说,因为是嫁过去,所以肯定避免不了和男方一大家子的人相处。
如果男方是明事理的人家还好,但如果遇到那种道貌岸然、无理搅三分还处处算计儿媳的公婆,那么女方的日子必然不好过。
就比如在闫妮主演的新剧《小巷人家》中,她所扮演的黄玲虽然与婆婆的互动不多,却成为剧中的一大亮点,观众纷纷表示“太过瘾”。
对于婆婆这个角色,她表面上保持着端庄的形象,但实际上却心机重重。
她擅长做表面文章,不断对黄玲一家施加压力,同时却对三儿子一家偏袒有加,不敢招惹。
在讨论如何安排回乡的知青小姑子一家住宿的问题时,黄玲终于无法忍受,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婆婆的伪善面目。
黄玲宁愿选择离婚,独自抚养孩子,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像他们的父亲一样承受大家庭的苦难。
通过这些情节,观众可以洞察到大家庭中人际关系相处的一些深刻道理。
一、先做老,后做小
俗话说得好:“先有好婆婆,后有好儿媳”,换言之,儿媳对婆婆的感激和孝顺,是建立在婆婆对儿媳的尊重和善意之上的。
人际关系是双向的,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在《小巷人家》中,由于婆婆未能展现出应有的尊重,导致大儿媳黄玲最终与她决裂。
自从嫁入这个家庭,黄玲便一直忍受着不公平的对待,婆婆对她的态度始终冷漠。
最初,黄玲怀揣着成为一位贤良儿媳的愿望。
记得有一次婆婆的生日,黄玲不仅亲手制作了精美的蛋糕,还花费了整个下午的时间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在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夜晚,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庆祝,然而婆婆却没有为黄玲安排座位,反而让她和女儿在厨房里用餐。
面对这种近乎歧视的待遇,黄玲怎能不感到愤慨?面对婆婆的无理取闹,她又怎能不挺身而出,勇敢地反驳!
二、明确区分情感与利益
在家庭关系中,究竟是情感还是利益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能够明确区分情感与利益,更有助于关系的和谐发展。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虽然在亲情关系中人们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关怀、理解和宽容,但在处理与利益相关的问题时,采取公正、公开和理性的处理方式,减少情感的介入,对于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小巷人家》中的黄玲展现了她柔和而坚定的一面,明确区分了情感与利益的界限。
面对小姑子一家回乡后无处居住的困境时,如果纯粹基于情感,黄玲可能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顺从公婆的意愿,让小姑子和她的孩子们搬进自己的家中共同生活。
若从利益的角度出发,黄玲的儿子图南正面临高考这一人生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孩子的未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在公婆和丈夫的压力之下,如何在情感与利益之间做出抉择?黄玲的丈夫庄超英,是一个将家庭利益置于首位的人,考虑再次牺牲自己小家的利益,遵从父母的意愿。
然而,黄玲不再愿意继续这种表面的和谐,她揭穿了公婆的伪善,细数他们如何以“辛苦”为由控制丈夫的收入,如何只做表面文章,从未真正考虑过她和孩子的利益。
黄玲凭借自己的力量,对抗婆家的权威,坚持“人情归人情,利益归利益”的原则,她可以忍受自己的委屈,但绝不让孩子受委屈。
尽管丈夫愤怒地离家,公婆的颜面也受到了打击,但黄玲终于感到了一丝轻松。
三、做人做事遵从自己良心
遵循内心的良知行事,这个看似简单的准则,对于许多人来说却是一项挑战,尤其是在复杂的大家庭中更是如此。
在《小巷人家》中,庄超英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作为家中的长子,庄超英背负着对原生家庭的责任感,总觉得自己对父母和兄弟姐妹有所亏欠,因此他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违背父母的意愿。
相比之下,他的妻子黄玲则坚持原则,不会为了表面的和谐而违背自己的内心,她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但绝不会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勉强自己。
然而,当他们的儿子图南进入大学,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后,黄玲主动提出让外甥来家中居住。
这一举动不仅解开了丈夫的心结,也使得夫妻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缓解。
黄玲为了子女的未来,追随自己的内心,展现出适度的‘自我关怀’,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正如曾经在网络上那句很流行的话:“人生若要过得自在,需保持三分底线,五分原则,以及一丝‘自我关怀’”,这里的‘自我关怀’并非指损人利己的自私,而是指更加重视个人的感受和需求,更加关注自身的情绪健康。
莫言也曾说过:谋生的路上,不抛弃良知,谋爱的路上,不放弃尊严。
人生在世不可能总是忍气吞声。在任何关系中,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让别人无理取闹、步步紧逼,避免自己陷入无尽的委屈之中。
电视剧《小巷人家》的故事背景是在资源稀缺的时期,那个时候众多家庭都遭遇了相似的难题。
表面上看似是居住空间的问题,实则是对一位母亲的智谋和胆识的真正考验。当家庭的利益与子女的未来发生冲突时,父母需要展现出充分的责任感和前瞻性。
所谓的孝顺,不应该建立在牺牲下一代的基础上。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而父母最根本的任务,便是为孩子搭建一片可以自由飞翔的天空。
就比如我们常说的,“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人若总是牺牲自己,就只会换来更多的牺牲而不是成全。
适当自私一点,才是保证幸福的秘诀,但即便如此,我们仍需保持一颗善良和真诚的心,不背离做人的根本道德。

愿我们余生,都能既要保持道德的清明,又要听从内心的指引,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

大椿趣谈
喜欢看好书,看好剧的普通女青年,在公众号里记录自己的生活,努力提升自己,希望把快乐和美好分享给所有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