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第一个打死的不是妖而是人

文摘   2024-11-22 18:01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六小龄童主演的《西游记》的时候,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获得自由后,便拜唐僧为师,并护送他走上西天取经的道路。

在他们的第一个夜晚,他们借宿于一位名叫陈老的长寿者家中,这位老人已经130岁高龄。他曾是孙悟空被压在山下时,在他面前砍柴挑水的小孩。
当年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下,寂寞无助,唯有陈老伯在还是孩童的时候,给予他一些温暖,和他一起吃桃,可能这是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下的时候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但没想到的是,如此善良的陈老伯家里,竟然招来了盗贼。
孙悟空为了报恩,不惜杀了这些人,虽然出家人不应该动杀戮,但是如果孙悟空不杀这些人,那么遭殃的必然是手无寸铁的陈老伯,所以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原著,大家都能理解孙悟空的做法,并且赞扬大圣是知恩图报的英雄。
可是当我长大后,重温这一情节时,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都说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道路上斩妖除魔,可是为什么他在取经刚开始的时候杀的第一个反派是人而不是妖呢?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对此,我又看了一遍原著后才发现,这里原来别有深意。
在原著中,孙悟空和唐僧在离开陈老伯的家后,便遇到了六名强盗。这些强盗的名字富有象征意义:
一个名为“眼见喜”,一个名为“耳听怒”,一个名为“鼻嗅爱”,一个名为“舌尝思”,一个名为“意见欲”,最后一个名为“身本忧”。
孙悟空在听到这六名强盗的名字后,意识到他们的名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于是他说道:
“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
孙悟空之所以称自己是六个毛贼的“主人公”,是因为这六个毛贼代表了佛教中所说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它们分别对应着人的六种感官和认知。
孙悟空作为修行者,修的是六根清净,心无挂碍,这六个毛贼正是他修行路上需要克服的障碍。
因此,孙悟空认为自己是这六个毛贼的“主人公”,意味着他有能力和责任去清除这些妄念和障碍,以便能够继续他的修行之旅。
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遇到的第一关不是妖魔而是这六个毛贼,这是因为《西游记》中,修行者最先要过的是自己内心的第一关。这六个毛贼象征着人的六根六识,是修行者在取经路上必须克服的内在障碍。只有清除了这些妄念,修行者才能够到达灵山,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孙悟空作为天生石猴,集天地日月之灵气,灵性十足,具备正知正念,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剔除凡人六根的佛性。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识别并清除这六个毛贼,即人的六根六识,从而继续他的修行之路。
在《多心经》中提到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当孙悟空挥舞起他的金箍棒时,六名盗贼见状立刻四散奔逃,他们的胆怯暴露无遗,表明他们只是表面上的嚣张,一旦遇到真正的威胁,便立刻退缩。
这揭示了一个道理:
真正的毅力和坚定是通往精神圣地的基石,对自己严格一些,有决心和坚韧不拔,那些表面的虚张声势自然会在坚定面前消散。
然而,孙悟空并未因此放过他们,而是追击并将他们全部击败。这一行为展现了孙悟空的决绝和超脱,他作为天生的灵猴,无牵无挂,自然能够洞察一切,达到心灵的空灵。
与孙悟空不同,唐僧作为凡胎肉眼,受限于世俗的迷惑和偏见。他责怪孙悟空的暴力行为,认为应该给予盗贼生路,因为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怀,不伤害生命。
孙悟空则反驳说,如果不对盗贼采取行动,他们可能会伤害唐僧。但唐僧坚持认为,即使面对六敌,他宁愿牺牲,也认为孙悟空的行为过于残忍,不适合继续西行求法。
尚未领悟大乘佛法真谛的唐僧,当时还只是小乘佛教的信徒,未能理解孙悟空与生俱来的悟性和他在修行路上的决断。
观音菩萨在奉佛祖之命寻找取经有缘人时,化身为游僧遇见了正在“水陆大会”上讲解小乘佛法的陈玄奘。观音菩萨对唐僧说:
“你这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因此,唐僧决心踏上前往西天灵山的征途,以求取大乘佛法真经,并将其带回东土,以祈愿大唐的江山社稷能够稳固长存。
观音菩萨指出,唐僧目前所修习的小乘佛法,仅仅是一种自我修养,追求的是个人的超脱和避世的宁静,缺乏普度众生的大悲心和大爱精神。
面对孙悟空击败六名盗贼的行为,唐僧仅以佛教徒不伤生的原则,谴责孙悟空的无情。
然而,要真正达到修行的彼岸,成就正果,若无孙悟空那般果断的手段,又怎能确保生命安全,抵达灵山?
取经之路不仅是一段跨越山水的远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深刻历练,关键在于超越内心的重重障碍。
孙悟空所击败的,正是修行者在道路上必须摒弃的六根六识,以及出家人需戒除的七情六欲,不能让这些潜在的恶因留下,以免它们再次生根发芽。
孙悟空的灵性,与他修行圆满所成就的佛性,交相辉映。《西游记》中,孙悟空伴随唐僧踏上西行取经之旅时,首当其冲遭遇的并非妖魔鬼怪,而是六名凡夫俗子所化的盗贼,这一情节寓意深远——它象征着修行者踏上灵山路前,必须首先跨越的,乃是自我内心的第一道难关。
南宋时期的高僧无门慧开禅师,其笔下流淌的经典之作,恰如其分地呼应了这一主题: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是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在灵山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为这段传奇之旅增添了更深的禅意与启迪。

大椿趣谈
喜欢看好书,看好剧的普通女青年,在公众号里记录自己的生活,努力提升自己,希望把快乐和美好分享给所有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