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慧寺,许多人都很陌生,其实它在1957年就被定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更是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慧寺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现仅存大悲宝殿,是典型的明代大木结构,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约21米,建筑规格极高,重檐庑殿顶。殿内存有环列于东、北、西三面墙体前的28尊彩塑泥胎造像,高约4米。彩塑背后墙壁上,有一套大型彩色连环壁画,工艺精湛,取材于《香山宝卷》故事。
研讨会上,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视角提出建议和方案,深入探讨大慧寺的保护传承和文化传承,建议通过与周边区域一体化研究,引入AI、VR等数字化呈现方式焕活大慧寺文物,让人们打破时间、空间的束缚,获得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体验,为大慧寺未来发展勾勒多元路径。
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蒋杰表示:“大慧寺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作为属地街道,也是想通过这次研讨会,为大慧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同发力的保护机制,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大慧寺将于近期启动文物研究修缮保护工作,后续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将适时公布相关成果。
来稿单位:党群工作办公室
编辑发布:党群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