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开始。受持五戒能获大功德,如《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
《辨意长者子经》说:“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谓为五:一者慈心不杀群生,善养物命,令众得安;二者贤良不盗他物,布施无贪,济诸穷乏;三者贞洁不犯外色男女,护戒奉斋精进;四者诚信不欺于人,护口四过,不得贪欺;五者不饮酒,不过口行。此五乃得生天。”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缘当成佛道。”
《大智度论》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经论把戒喻为大地,能生一切世出世善之依处。
佛教把引导我们生命往上走的第一个基础就讲到五戒,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如果你没有这个五戒的保护,你的生命很容易堕三恶道。
戒的意思就是防非止恶,防止过错,停止作恶,所以防非止恶就叫做戒。非就是不符合道理,恶就是伤害社会、伤害他人,那么防非止恶就是不符合道理会伤害社会的事情不能去做,这个就叫戒。
佛教最基本的戒律叫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生”是“仁”
“不偷盗”是“义”
“不邪淫”是“礼”
“不妄语”是“信”
“不饮酒”是“智”
这五样事情就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灾难,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带来不吉祥。我们有时候去看看监狱里那些囚犯,基本上都是犯了五戒之一,他才最终会到那个地方。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未来的人生不好,那你既然想好,你就要避免这些问题。
所以我们想要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就要远离这五戒,不要去触犯,你的生命就会越来越安全,你的烦恼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你现在有烦恼,你多数一定是违背了这五条,只要你去戒除去忏悔,那你的身心又会得到安宁与祥和。
佛门五戒,与我国儒家五常之义相近。五常者,仁义礼智信。而五戒中的不乱杀近于仁,不偷盗近于义,不邪淫近于礼,不妄语近于信,而不饮酒理智清醒,则近于智。
儒家以五常为做人的标准,佛门以五戒为未来获得人身的条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极的戒恶。消极的戒恶不是佛法的究竟义,所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地为善。
图文来源|网络
欢迎关注泊莲禅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