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也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悉达多太子出家前,在宫廷享受锦衣玉食,过着不知人间疾苦的生活,在一次出门游行中,却发现和宫中不同的世间百态。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四卷彩绘 明朝成化时期刻本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他看到人们因衰老而形体消瘦,步履蹒跚,朝难保夕;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四卷彩绘 明朝成化时期刻本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因患病而备受折磨,气息微弱,命在须臾;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四卷彩绘 明朝成化时期刻本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因死亡而阴阳两隔,悲痛欲绝,难以承受。
这一切,让生性仁慈的王子哀痛不已,并深切体会到荣华富贵的短暂和虚幻。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四卷彩绘 明朝成化时期刻本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正当悉达多太子对人生感到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时,遇到了一位出家沙门,从他的身上太子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所在,太子顿时内心充满了欢喜、自在,心生向往。
《佛本行集经》记载:“我今欲为一切世间求解脱故,出家修道。”悉达多太子决定去追求超越生死的涅槃之道,为众生求得永远离苦得乐的方法。
二月初八的午夜,月色明朗。悉达多太子凝望着熟睡的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睺罗,默默地向他们告别。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四卷彩绘 明朝成化时期刻本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他跨上名叫犍陟的白马,由马夫车匿随行,从北门逾墙而出。佛经上说,马初举步,大地震动,四大天王捧承马足,梵天帝释执幡引路。
太子出城之际,发下誓愿:“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若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复不能转于法轮,要不还与父王相见;若当不尽恩爱之情,终不还见摩诃波闍波提及耶输陀罗。”并摘除发中明珠以奉还父王,脱去身上的璎珞以奉还姨母,同时又脱下身上华美的服饰赠与耶输陀罗留作纪念。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四卷彩绘 明朝成化时期刻本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又用随身佩带的刀把头上的绀青发剃了下来,把自己的华服与猎人的袈裟调换,他的容貌顿时改变了,俨然是一个威仪有度,严肃安祥的出家人。
从此,悉达多太子彻底告别以往生活,他放弃王位,放弃家庭,放弃世人梦寐希求的一切奢华享受,剃除须发,托钵游行,开始他的修道生涯。
悉达多太子出家后,精勤修行,终在菩提树下证悟。证悟后,第一句话便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颠倒执著,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当下现前。”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四卷彩绘 明朝成化时期刻本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从这一天起,释尊随顺机宜,度脱众生,说法四十余年,偏圆顿渐,大小权实,观机逗教,令得其益。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