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很关注汇率,非常期待人民币汇率能一波升值了。从7月到8月,人民币的中间价比较稳,只升了0.2个百分点,但如果看离岸,包括在岸的人民币的汇率,事实上确实升值了两个多点。
那么这个升值到底是主动的因素还是被动的?很显然是被动的,为什么呢?因为从主动的角度来讲,比如说从经济基本面,确实目前还没有太多好的数据。
周六昨天公布了八月份制造业PMI,49.1也是明显低于季节性的。与此同时,从七月份开始,大家其实已经发现好像出口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放缓了。两个原因,第一是海外的经济动能有所减弱了。另外一个原因,原先大家会认为如果特朗普上台,并且在七月份大家觉得这个上台的概率很高,所以出口抢跑的这种想法诉求很强烈。但是后面又发现拜登的胜算不低,那么到现在为止大家又变成观望。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似乎看不到因为我们的基本面经济基本面带来的人民币汇率的升值。
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数据还不支持和人民币汇率自己能够自动的大幅的升值。这很显然它的动能可能就来自于另外一个因素了,就是美元。美元从七月到8月1共贬值了3.88%。这个贬值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美国要降息了。美国经济数据确实是结构性、周期性、技术性的衰退。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就看到了美元有贬值。然后除了个别货币,比如像墨西哥比索之外的多数,绝大多数的非美币种都对美元是升值的。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算大。邻居日本的日元幅度是最大的,它升值了10%,
一直说在人民币汇率有贬值压力的时候,其实是阻碍了政策空间的。难道这种政策空间仅仅是降息吗?它不仅是降息,但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是不是应该伴随着中国经济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就包括企业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是不是应该适度的去放开居民部门参与海外资产配置的一些空间,比如提高QDII的额度,是不是应该去更加鼓励企业出海?因为要鼓励企业出海,所以也要增加企业出海的换汇的额度。这些额度如果在人民币有贬值压力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给到大家的。那反过来,什么叫政策空间呢?就是当没有贬值压力,甚至可能有升值压力的时候,可能会把这些空间释放出来来双向调节。等到有贬值压力的时候,再稍微的缓一缓。
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可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或者加速无论是居民部门还是企业部门实现一些全球化。无论资源配置全球化,做企业的这个叫战略的全球化,布局的全球化。
所以如果结合这些因素来看的话,短期之内国内基本面也没有好转,但起码发债的节奏在提速。而且很多因为汇率有贬值压力的时候不能放开的政策,包括跟内需有关的,什么降息、降准,然后包括跟全球布局有关的这些政策,都可以在这个时候打开了。理论上,它其实是使得人民币的计价资产,还有经济的整个环境,还有包括预期是应该有很大好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