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一年过去,国内新能源车圈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公社每月1号总结的各家销量/交付量排名,有几个名字已经不会再出现了;
与此同时,全球汽车行业也经历着新能源转型的动荡,年间我们已经看到,原本让人艳羡不已、疯狂大赚的Stellantis集团,开始面临财务危机……
可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而我们,则可以通过车企公布的年度财报,来一窥公司运营现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港股、美股不同上市公司公布年度业绩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次年的2-4月份,所以公社在这里总结的是截至到2024年1月31日,已公开的车企财报或业绩预告。
那么,话不多说,请直接来看正题!
1、长城汽车:赚钱领域的尖子生
长城汽车2024年度业绩预告: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4-130亿元,同比增加76.60%-85.14%;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4-100亿元,同比增加94.47%-106.88%。
在全年销量微增的情况下,长城汽车能实现利润的大幅上涨,显然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赚钱能力。
其背后原因,主要得益于长城汽车一直所坚持的“长期主义”,即不参与国内市场上如火如荼的价格战,与其冲销量,不如保利润。
具体到产品方面来说,专注SUV的哈弗品牌和专注越野的坦克品牌,依旧是长城汽车的利润奶牛,全面新能源化的魏牌和欧拉品牌仍未能挑起大梁。
但哈弗和坦克的新能源化正在进行,而长城汽车也将智能化作为接下来重点发力的方向,在已经积累了充足现金流的情况下,接下来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爆发,理论上将是水到渠成。
目前,钱的问题长城应该不用担心,未来一段时间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在国内汽车市场,争取更前排的位置。
2、广汽集团:中式“船大难掉头”
广汽集团2024年度业绩预告: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减少72.91%-81.94%;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47亿元,同比减少68.73-82.73亿元,同比减少192.37%到231.56%。
乍一看,广汽集团好似长城汽车的对照组,前者利润上涨了约80%,后者利润下滑了约80%。
广汽集团官方对此表示,利润下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汽车销量减少,另一个是2024年度有约180亿元的投资,影响了盈利。
实际上,广汽正经历着转型关键期。
官方所说的“汽车销量减少”,指的应当是合资公司的销量减少,2024年度广汽丰田销量下跌了14.5%,广汽本田则下跌了26.52%,此外广汽菲克、广汽三菱直接不复存在。
合资车原本是广汽集团的利润奶牛,然而随着国产车的崛起,合资车市场份额逐渐缩减是个必然。
广汽集团认识到了这一点,近些年也在着力扶持传祺、埃安两大自主品牌,同时加速自研进度,包括全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都有布局。
此外,广汽还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后续二者会合作打造多款全新车型,相信也能为广汽带来些新变化。
3、赛力斯:好起来了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42-1467亿元,同比上涨302.32%-309.30%;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60亿元,对比去年同期成功扭亏为盈;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1.5-56.5亿元。
去年的赛力斯,发布了国内车企唯一一个“预亏公告”。后续根据赛力斯的正式年报,公司2023年亏损40.81亿元。
今年赛力斯赚钱了,转头来了个“预盈公告”,一亏一盈遥相呼应,名字上的小心思直白呈现出了公司的实力变化。
而据赛力斯官方表示,本期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收入取得较大增长,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有一说一,这个表述还稍微有点谦虚,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暴增182.84%。
考虑到问界M9以50万元级的豪华车,拿下了2024年超15万的销量,赛力斯属实是可以扬眉吐气了。
更进一步来看的话,光是问界M9、问界新M7这两款车,就占据了赛力斯总销量的81.6%,抱紧华为这条大腿带给赛力斯的回报着实丰厚。
不过进入2025年,华为深度赋能的车型越来越多,日子好过起来的赛力斯如果想延续当前的势态,还是要坚持研发投入和创新。
4、零跑汽车:扭亏为盈轮到我了
赛力斯不是唯一一个发布“预盈公告”的,1月份零跑汽车也发布了2024年“盈利预告”:
预计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5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80%;
预计毛利率不低于8%,相比去年有大幅上涨;
另外,2024年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实现单季度净利润转正的目标。
具体来看,零跑的“盈利预告”,很可能指的是单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而非2024全年盈利。
可即便如此,零跑汽车也已经是国内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第一个实现盈利的是理想汽车。
官方表示,零跑汽车2024年全年毛利率的大幅增长,主要有三个原因:销量上去成本被摊薄了、C系列热销让盈利空间高了、以及成(该)本(抠)管(就)理(抠)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零跑汽车在2024年四季度能实现盈利,实话说并不让人惊讶。因为零跑在四季度的销量着实是相当亮眼,11、12月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可见零跑汽车已经通过“半价理想”的打法获得了稳定的票仓。
销量上去了,公司也盈利了,零跑汽车下一个好消息说不定就是股价上涨。
5、宁德时代:增利不增收
宁德时代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报:
预计营业收入3560-3660亿元,同比下降8.71%-11.20%;
预计归母净利润490-530亿元,同比增长11.06%–20.12%;
预计归母扣非净利润440-470亿元,同比增长9.75%–17.23%。
和自己的合作伙伴——诸位车企进行对比,在上游提供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依旧是更赚钱的那一个。
只不过,因为“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宁德时代在电池销量提升的同时,依然难免出现营收下降的情况。
至于营收下降的同时利润提升,宁德时代则归结为“主要得益于公司技术研发能力与产品竞争力的持续增强”。
2024年,宁德时代针对混动车辆专门推出了骁遥增混电池,考虑到这一年国内纯电车销量增长远不如混动,可以说宁德时代骁遥电池的推出正当其时,精准切中了市场上混动产品需求的爆发。
而碳酸锂价格的下跌,则属于矿产资源周期性变化的体现。
随着全球海外市场对电动车需求的放缓,未来一段时间里碳酸锂价格可能不会再有“狂飙”般的上涨,位于车企上游的动力电池厂商需要专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全固态电池的真正落地,或许又将带来行业格局的变动。
6、特斯拉:决战2025
特斯拉公布2024年财报:
2024年全年,特斯拉共交付178.92万辆汽车;
总营收976.9亿美元,同比增长1%,其中汽车业务收入770.7亿美元,同比下降6%;
净利润70.91亿美元,同比下降53%;
毛利率17.9%,对比2023年18.2%的情况来看基本持平。
美股尖子生特斯拉拿出的这一份2024财报,成绩甚至可以称之为惨淡。
汽车业务营收下降、尤其净利润大跌的情况,其实暗合了马斯克之前拒绝将特斯拉视为电动车公司的心思——这年头,有中国电动车的强势崛起,一家美国公司搞电动车已经没多大赚头了,尤其特朗普上台又为美国电动车政策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
于是,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强调了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最新计划:
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美国部分地区推出Robotaxi服务;
计划于2026年投产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
预计售价在2-2.5万美元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计划于2026年量产;
另外,在特斯拉的积极推动下,FSD有望在2025年进入欧洲和中国市场。
总的来说,在马斯克给投资者画的饼里,特斯拉依旧是前途光明、潜力无限的。
毕竟,特斯拉的现在的目标,是成为全球AI领域的领先者。只不过在电动车这个领域,如今的特斯拉已不再像之前那般高高在上。
7、通用汽车:壮士断腕
通用汽车公布2024年全年财报:
全年营收1874.4 亿美元,同比增长9.1%;
净利润60亿美元,同比下降40.7%;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149亿美元,调整后汽车业务现金流140亿美元。
通用汽车官方表示,公司第四季度因“特殊费用”而导致亏损,包括与中国业务相关的40亿美元非现金重组费用,以及5亿美元重组Cruise的费用。
从全年财报表现来看,四季度的“特殊费用”对通用汽车伤得不轻。“精神层面”,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被打散重组的结局,象征着通用这几年持续的投入几乎都打了水漂,自此一步踏入自动驾驶领先地位的雄心壮志成了痴人说梦。
而通用汽车目前还稳中有升的营收,得益于燃油车基本盘,另外鉴于全球(除中国市场)外电动车需求的放缓,通用将电气化转型策略修改为押注混动。
接下来如何把好在新能源时代的新方向,将是通用汽车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命题。
写在最后
2024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车圈业绩,如果是道语文阅读理解题,那么一定要答的是: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迅猛。
有公司越过越好,有公司压力山大,没有人能保证现在大赚的公司以后能一直大赚,也没人能保证现在的“赔钱货”之后就一定不会“咸鱼翻身”。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好在整个行业充满机遇,再没有根基的初创公司也有机会凭借创新一飞冲天,也坏在百川争流万舟并进,每一家公司必须不断向前才能避免被淘汰。
让我们期待吧,下一年车圈的玩家们又会给出怎样的答卷。
点击一下👇不错过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