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紫荆社区:四“+”联动“一核多元”,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教育   2025-01-27 18:25   海南  






      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紫荆社区围绕“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创新“一核多元”的治理主体和四“+”联动的治理方式,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有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支部引领+居民自治”
打造综合治理新模式

      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吸纳“大党委”成员单位、企业负责人、社区民警、物业公司、楼栋长、志愿者、居民代表等群体为治理主体,依托“大党委”联席会、协商议事会、小区议事亭、板凳议事会等,畅通协商议事渠道,及时协调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结合辖区内老旧小区多、物业管理欠缺等问题,修订完善《居规民约》,积极推进居民自治,以食药监局家属楼为试点,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从楼栋试点到全面推进,推行“楼栋长”模式,切实提升居民自治水平。





“网格管理+精细服务”
织就社情民意监测网

      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社区对各类标识、标牌进行全面规范清理,挂牌从29块减少到6块,整合清理工作群和政务应用,进一步厘清社区组织权责边界和证明事项清单,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按照“城市社区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片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四级网格化治理模式,将辖区内的党员、警务员、维权员、物管员等“十大员”纳入网格,常态化开展民情走访、纠纷化解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调解组织+法律服务”
筑牢化解纠纷防火墙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社区矛盾纠纷梳理归纳为10大类、41小项。依托“四调对接”机制,形成部门配合、矛盾纠纷联调的模式,2024年以来,社区成功化解各类民事纠纷24起。持续深化“张晓丽调解室”品牌效应,吸纳懂法律、有调解经验的热心居民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并将“张晓丽调解室”下沉到居民小区楼院,实现矛盾纠纷化解“零延时”、“零距离”。同时,为提高居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防毒、防邪、防诈骗意识,社区联合法院、检察院等职能部门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进广场、进小区、进家庭、进学校等活动。





“治安联防+志愿服务”
组建群防群治生力军

      紫荆社区将社区民警、消防员、包联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纳入到群防群治队伍,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反电信诈骗、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等各类活动,整治乱堆乱放、飞线充电等现象。为彻底解决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社区协调中国铁塔地方分公司为九洲花苑等3个居民小区免费增设充电桩48个,满足居民群众便捷快速充电的需求。依托社区爱心超市,推行“服务兑积分、积分兑物品”的运行模式,引导在职党员、居民群众、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

源丨中国社区网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纯公益宣传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精彩栏目推荐

← 左右滑动点击查看更多栏目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


扫码添加编辑微信


社区教育大讲堂
致力于全国社区教育领域新闻资讯传播,学术论文交流,领导、专家讲座等综合性传播的新时代新媒体。全程服务于中国社区教育及老年教育工作各个不同群体的受众人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