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车站:如何使车站成为更好、更具包容性的交通枢纽

汽车   2025-01-31 00:01   北京  
《未来车站:如何使车站成为更好、更具包容性的交通枢纽(2023 年 11 月)》由国际公共交通联会(UITP)与通力公司(KONE)合作完成。报告旨在重新审视公共交通车站在城市中的作用,通过分析趋势、挑战与解决方案,为打造更具活力和包容性的车站提供指导。

研究背景与方法

  • 背景:新冠疫情扰乱了公共交通需求增长趋势,同时社会、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如人口老龄化、数字化发展、能源成本增加等,这些都给交通部门和车站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 方法:采用集中研讨会和全面案头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行业专家与 UITP 成员公司的知识和见解,分析乘客需求及车站内关键接触点,主要关注大型多程多式联运车站。

主要趋势

  • 社会变革:全球人口老龄化,家庭组成多样,远程办公和网课常态化,健康意识提高,客户期望个性化且倾向免费或低成本服务。
  • 技术创新:数字化普及,减少实体服务,“第一英里” 和 “最后一英里” 交通方式涌现,但也带来网络安全和隐私问题。
  • 经济因素:能源成本上升,车站老化需翻新升级,各行业人手不足。

挑战与解决方案

  • 挑战
    • 人流管理:车站需适应乘客数量、出行模式和期望的变化,管理不同速度移动的人流。
    • 接驳改善:加强与周边城市环境及其他交通方式的连接,实现门到门出行的简化。
    • 设施提升:车站功能向社会和经济中心转变,需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吸引投资者。
  • 解决方案
    • 入口:设置共享出行落客区、清晰的标识与导向、自行车和无障碍专用入口、进行适应性训练、修建遮阳篷、提供设施故障信息等。
    • 候车厅 / 售票厅:利用数字显示屏、投影仪等提供信息,支持多种支付方式,设置舒适的候车区,提供第三方服务如联合办公区、快递柜等。
    • 检票口:区分公共和收费区域,设置宽阔检票口,合理调整检票速度,配备工作人员,设置专用安检通道和引导路线等。
    • 走廊、楼梯、电梯、自动扶梯:明确步行方向,设置路桩、颜色编码引导,提供快速通道,培养用户正确使用习惯,安装可逆式自动扶梯、斜行电梯和智能设备等。
    • 站台:引导乘客均匀分布,显示列车载客量,指明车上设施位置,安装站台屏蔽门和安全检测设备,设置应急 / 信息点等。
    • 出口:指明接驳服务方向和发车信息,提供周边环境地图与可视化,突出主要地标路径。

数字化与治理

  • 数字化:“数字候车厅” 提供定制化出行体验,车站规划与运营借助 BIM、GIS、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 治理与融资:利益相关者合作开发车站,如东日本旅客铁道的交通导向型发展项目;提供活动通行证吸引乘客;建立安全合作伙伴关系;治理老化车站需多方合作,可采用综合项目方法分担投资风险。

研究总结与展望

本报告重新思考了公共交通车站的城市角色,提出了一系列提升车站体验的建议,欢迎各界继续探讨车站未来发展、合作模式与治理创新,共同打造城市生活中心式的交通枢纽。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本公号新创智能交通技术AI服务,可扫码进入体验(或在后台私信公号

欢迎加入智能交通技术群!扫码进入。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联系方式:微信号18515441838

智能交通技术
关注智能交通、TOCC、车路协同、MAAS、综合交通规划、交通安全改善等领域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交流大数据、云边端计算、AI、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经验。推广智能交通技术在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监管、交通规划等部门中的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