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术在胃肠外科常见的一种术式,造口还纳术后的切口感染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通过改良缝合方法,或许能使切口更加美观,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切口感染率。
1
传统缝合方法
步骤:间断逐层缝合腹膜、筋膜、肌层、脂肪及皮肤,临床经验是一般缝合三层或者两层。
两层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前鞘为第一层,皮肤及皮下为第二层;三层缝合:腹膜为第一层,前鞘为第二层,皮肤及皮下为第三层。各层都是间断缝合。
优点:操作简单直接。
缺点:切口张力较大,影响血供,后期合并切口感染及裂开。
2
荷包缝合法
步骤:肠吻合还纳入腹后,间断缝合腹膜、腹直肌及其筋膜,皮下组织行荷包缝合,并保留约 5 mm 直径的间隙以利伤口引流。
优点:降低术后感染率,增加伤口的美观度。
缺点:操作较线性缝合略显复杂。
图源:参考文献 1
3
「瞄准器」状皮肤缝合法
步骤:围绕造口肠管做 4 个三角形「口缘」状的游离切除法,将「口缘」状的伤口缝合成规则的类似瞄准器状的线性伤口,伤口中心保留较小的引流间隙。
优点:增加了手术暴露,避免肠管损失,便于筋膜重建;感染率低,美观。
缺点:步骤繁琐。
图源:参考文献 3
A、确定三角形顶点;B、标记预切除皮缘;C、按标记切除皮缘及游离肠管;D、游离肠管完成吻合并还纳入腹后缝合筋膜层;E、环形皮下缝合;F、收紧荷包后伤口形似「瞄准器」;G、间断缝合「瞄准器」的四条角线;H、切口愈合。
4
双荷包缝合法
步骤:在单荷包缝合的基础上,于腹壁切口中间用丝线预置缝合可将一个创面变成 2 个,然后在预置缝线上下方分别于皮肤真皮层行荷包缝合一周,并留置引流。
优点:相较单荷包缝合,创面中心遗留的皮肤缺损较小,可降低皮肤缝合张力,改善皮肤血供,减轻术后手术瘢痕及缩短愈合周期。
图源:自己画的
5
封闭式造口肠段切除法
步骤:(见下图)
A. 全层连续缝合肠造口边缘皮肤,封闭造口;
B. 确认无渗漏后,沿缝合的造口两侧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C. 缝合造口两侧组织,用周围组织包埋造口,再次消毒后,解剖游离肠管,注意带一些周围组织(约如图中红色虚线位置),避免分破肠管污染切口;
D. 入腹后注意保护切口,切除原造口附近部分肠管(约如图中红色虚线位置),余步骤同常规造口闭合手术。
6
线性造口法
步骤:确定好造口部位后,沿皮纹取长约 3~4 cm 的横行切口入腹,无需切除多余皮肤、脂肪,待行造口还纳后皮肤切缘可自行无张力对合。
游离造口回肠袢还纳入腹后,腹壁保留一长约 2 cm 的沟槽,将两层造口肠黏膜与同侧皮肤间断缝合 6~8 针。
一般无需缝合筋膜及留置支撑棒。使用超声刀游离造口回肠及其周围约 2 mm 皮缘后,腹壁切口不再呈扩大的椭圆形,而是呈线性自然对合。
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腹直肌,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避免缝合脂肪层,最后用可吸收线皮下缝合关闭切口。
优点:伤口不留死腔,无需放置引流物,因伤口顺应皮纹呈线性无张力缝合,伤口感染率低,愈合周期缩短,瘢痕轻微。
图源:参考文献 8
A. 肠造口还纳时的腹壁切口呈线状;B. 术后 8 周伤口愈合;C. 传统的椭圆形切除皮肤组织肠造口
每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其实依赖于当地的手术条件、主刀医师的水平、及患者的诉求,才最终决定某种手术方式。
特别声明 | 以上内容仅供专业医疗卫生人士学习参考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投稿:19590457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