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聊城】“中医药在聊城”主题发布会阳谷县专场:介绍阳谷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

健康   2024-12-14 11:35   山东  


  12月13日下午,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举行“中医药在聊城”主题发布会(阳谷县专场),邀请阳谷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阳谷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晓燕,阳谷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祝月山,阳谷县李台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张小勇,阳谷县定水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虞贵峰,介绍阳谷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晓燕:



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阳谷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阳谷是一座千年古城,因“观日阳、播五谷”而得名,积淀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近年来,阳谷县以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揭榜挂帅”改革项目为契机,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不断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一是构建体系,一体化推进。阳谷县按照“强龙头、壮枢纽、固网底”的思路,构建“三级联动、一体运作、稳步推进”的中医药服务体系,2024年8月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评审。强龙头,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处,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专科4个,市“十四五”重点建设专科2个。壮枢纽,全县9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高标准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区,19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省级建设标准的国医堂全覆盖。其中,狮子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台中心卫生院、大布乡卫生院、定水镇卫生院四家卫生院国医堂是市级精品国医堂。固网底,全县828处村卫生室和8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配备中医设备,至少拥有1名中医药服务医师或乡村医生,能够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其中,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家村卫生室获评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


二是提升技能,全方位服务。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提高中医技术人员占比,目前拥有中医类别医师909人,其中,中医376人、中西医结合104人、临床和中医429人。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拥有省级基层名中医5名,市级名中医4名,市级基层名中医5名,县级名中医10名,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活动。实施中医技术人员全覆盖培训,重点培训10类5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2024年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选派中医骨干和乡村医生进名校、拜名医,累计选派培训400余人次;强化网络培训,对基层医疗机构19处国医堂中医、康复、护理等75人进行专项培训。全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规范设置国医堂中医药特色诊室,完善中药房设施和中医诊疗设备,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均能提供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县中医医院引进、开发新技术、新项目6项,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项目10余种,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区”,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县人民医院设置中医科和康复理疗科、中医药制剂室,研发并运用疗效显著的中药制剂10余种。

三是发挥优势,融合性发展。阳谷县注重发展林下经济,加大林下产业扶持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引导中药材种养殖产业快速发展。发挥赵王河林场生态优势,建设林下蟾蜍特色中药材养殖,采用仿自然生态养殖繁育的方式,确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农户进行中药材养殖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建立严格的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药材安全性和有效性,努力构建“种-养-加-销”一体化的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实现“林地-动物-草地-蔬菜”的良性循环。


各位媒体朋友,未来,我们将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抓手,坚持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推动我县中医药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健康阳谷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谢谢!

聊城日报记者:

阳谷县中医医院作为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请详细介绍一下,在提升中医药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祝月山:

阳谷县中医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人才兴院、科技强院”的办院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办院理念,以传统中医药疗法为核心,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一是优化中医药队伍。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积极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邀请省级医院专家来院开展坐诊、查房和授课,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2024年选派32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返院后结合学到的知识在院内进行授课,“掌握+传播”知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定期组织院内高年资医师举办各种中医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学习和创新。注重开展师承教育,让名老中医经验得以传承和发扬,努力建设老、中、青梯次人才队伍。


二是强化中医药服务。制定学科发展制度和措施,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各科室均能中西医结合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逐步形成院有特色、科有优势、人有专长的良好局面。2024年申报肺病科、脑病科2个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各病区结合专业开展3个以上中医优势病种,针灸、推拿等40多项中医适宜技术,出院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达73.9%。推行中医经典、中医外治、中医康复、中医治未病和中医护理“五个全科化”服务模式,将治未病与健康查体、慢病管理融合,在适宜人群中推广10余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对所有住院患者开展健康状态评估,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各临床科室筛选制定5项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易于推广的中医外治技术及12项康复操作规范,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估标准和技术服务流程。全面推进中医日间病房,扩建煎药室,配备18台全自动煎药机和6台包装机,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三是深化中医药宣教。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作用,每年定期开展培训,参与培训的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达300余人次,全面提高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大力开展中医药义诊宣教,通过到学校、广场、社区等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中医药科普和健康知识宣传、中医适宜技术现场体验、发放中医药知识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中医科普健康栏目《中医进万家》,大力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现已开展32期,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民生面对面记者:

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李台中心卫生院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取得效果如何?

张小勇:

李台中心卫生院以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为抓手,打造基层医院中医特色品牌,走出一条提升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新路子。


一是兴建国医堂,彰显优势。建设面积约1916㎡的高规格国医堂,集中设置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康复科等中医药科室,配齐配全各类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设备,打造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规范开展中医汤剂、针灸、推拿等10余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形成一批中医药优势专科。尤其是脑血管病后遗症康复治疗、中药汤剂治疗等特色疗法,得到群众认可。


二是推进全科化,提升能力。在西医科室全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外科应用中医膏方,同时,医院组织中医药业务骨干带动培养村卫生室人员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卫生室。目前,全镇45个村卫生室,80%以上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三是宣教全覆盖,推广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活动,在广场、宣传栏等群众聚集的地方设置中医药文化宣传图版,为老年人发放中医药知识图册,宣传中医药知识,组织下乡义诊活动开展中医经验交流活动,邀请上级医院中医专家来院举办讲座,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接受程度。医院获评“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新聊城客户端记者:

定水镇卫生院作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卫生院之一,请介绍一下中医药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

虞贵峰

定水镇卫生院作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卫生院之一,始终秉持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逐步探索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

一是整合资源,协同发展。设立集中中医药服务区国医堂,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3人,将中医贴敷、中医康复、中医耳鼻喉、中医正骨等多个中医特色专科集中整合在同一区域,在方便患者“一站式”就诊的同时,让患者更全面地体验中医综合诊疗服务,同时,方便各中医科室之间的业务交流协作,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引领带动,长期发展。邀请山东省基层名中医定期坐诊,建立李怀生基层名医工作站,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医术,吸引周边地区乃至外省市等患者前来就诊。积极开展中医传承带教活动,组织院内年轻中医师跟师,学习经典中医理论、独特诊疗技法和临证经验等,培养本土优秀中医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长期发展。

三是创新路径,特色发展发展中医康复科,配备智能型中药熏蒸仪,电动牵引床,经络导平仪、超声波治疗仪、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等康复设备30余台,通过物理刺激结合中医经络学说促进患者康复。开展针灸、推拿、拔罐、艾灸、中药熏蒸等传统中医康复技术,引进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经络理论进行穴位刺激等新技术、新方法,丰富康复手段。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康复需求等,量身定制中医康复方案。例如,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综合运用针灸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中药内服调理气血、推拿放松肌肉以及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通过多技术联合应用,提升整体康复效果。

阳谷县定水镇卫生院将继续深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在基层的蓬勃发展,努力让中医药的福祉惠及更多民众。



来源:聊城市卫生健康委


聊城卫生健康
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