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编版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9月30日。
标题为纪录片《澎湃中国》——多元视角向世界呈现中国发展。
纪录片是国际传播中弘扬中华文化、展现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影像载体。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如何以中国自有、自主的话语体系和逻辑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国际舆论正确认识中国,是国际传播工作者必须回答的一个时代命题。
9月16日至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年度系列纪录片《澎湃中国》全球启播,CGTN全平台以英西法阿俄五语种重磅推出。这部立足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以国际传播为指向,以“澎湃”为国家形象落点与主题线索的纪录片,以多元的视角、犀利精准的洞察和富有冲击力与独特巧思的视觉表达,通过《热潮奔涌》《变革之海》《破浪前行》《平衡之道》《机遇沃土》等五集内容回答了“今天的中国因何澎湃”的问题,为提升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效能探索新策略、新路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传播纪录片?全面立体、真实可信是核心特性。
从地域的横向维度看,摄制组历时三个月,到访二十八座城,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记录下中华大地八方山水的真实样貌;从领域的纵向维度看,纪录片涵盖了从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并凝聚升华至彰显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高度,由此构建出一个广阔而立体的叙事空间。
在此基础上,纪录片以“外国主持人探访观察+鲜活人物故事纪实+专家评述”的节目形式,在线性与非线性交织的叙事手法中融合他者视角、自我言说与专业话语,通过两位主持人——艾美奖得主迈克·沃尔特和北京国际电影节获奖纪录片得主嘉斯芮·曼妮卡姆的视角,在多元主体平等融洽的对话关系与积极自由的交流互动中跨越文化、文明乃至意识形态的鸿沟,以真实性强化内容和影像的说服力,进而达成共鸣与认同。
怎样用国际化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纪录片《澎湃中国》给出了答案。影片通过构建“点线面体”的叙事结构,以小见大,避免严肃直白的传统叙事模式,做到轻巧有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
在第一集中,透过几段关于传统中式婚礼的故事,我们从祖孙三代人不同的婚礼形式与观念变化中看到了时代发展中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一段跨文化婚姻中相互尊重、主动融入的美好爱情的背后感受文化的开放包容,从汉服的流行中见证中国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与自觉,这些共同展现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的新趋势。
同时,对热点的关注与转化也是纪录片呈现年轻态特征的重要策略。所谓见微知著,纪录片《澎湃中国》并没有将起点设置在宏观立意深刻、最具国家代表性这类内容的高墙之上,而是从热点出发,如青年群体的汉服热、流行的电动汽车、热播的电视剧《繁花》,一群追火箭的年轻人等等,由这些轻巧的开题逐步深入,引至关于文化振兴、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等重大主题。既降低了文化门槛对海外受众的阻挡,也消解了内容解读与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
国际化的视听语言是纪录片《澎湃中国》的出彩之处,运用多视角、创意化的视听语言,拉近了观众与内容的距离感。除了极具参与感和互动感的纪实画面,该片还使用了AI、航拍、穿越机、探针、特效等技术手段让画面更富质感,结合大量符合内容主题的、不同风格的音乐音响,以及张弛有度的剪辑节奏、具有中华风格的包装元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完整的视听体系,为影像叙事提供有力的支撑,更符合当下全球年轻网络用户的观看和接受习惯。
一线的视角、真实的记录、鲜活的故事、动感的镜头,近年来,CGTN一直在探索建立中国对外影像叙事的新体系,总导演葛云飞和主创团队一直在尝试用年轻化的语态和国际化的视角,在真情实感间寻找和全球观众最紧密的契合。从追求绝对真实的自我探索性拍摄到对镜头美学的技术性开发,导演作品的影像风格更为多元,但不变的是在国际视野下以微观的生活化表达与对细节的细腻刻画展现出的浓厚人文情怀。
在德国人菲利普·威廉姆的眼中,中国早已是第二故乡,这种情感不仅来自于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喜爱,还源于江苏太仓良好的外商文化氛围和高速度、快节奏的社会环境;科技爱好者按下快门的瞬间,记录的不仅是火箭升空的壮观场面,更映照着无数中国航天人的梦想;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的工作人员与小动物们之间的暖心故事,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篇章…….一线的视角、真实的记录、鲜活的故事、动感的镜头,纪录片《澎湃中国》用最小的视角,震荡出最深的共鸣,为国产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探索性的样本。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花絮照
✦
作者:李宁 朱雯琪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监制:何苏六
责编:王悦阳 宁皓阳
编辑:宁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