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嫦娥六号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壮举,CGTN同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联合推出4K英文专题片《探月之旅》,跨越六国记录了这场超越国界、触动心灵的探月之旅!作品被国际宇航联、欧空局、法国航天局等机构和专家转发,被英国电视五台、美国XHDTV电视台、澳大利亚十频道、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等多国媒体使用。
《探月之旅》为何引得世界如此关注?作品背后,也有一段非凡的创作历程。听听本片导演怎么说。
作者:陈一麟 《探月之旅》导演
我们出于本能抬头望月。
通过艺术和科学,想象它、探索它,而后触及它。
作为导演,创作《探月之旅》怀着两份初衷:这不仅仅是一次围绕嫦娥六号任务的报道,更是一场深入中国航天的探寻之旅;这不仅仅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更是全世界探索科学边界的合作之旅。
历时一年,主创团队的足迹从海滩到戈壁,跨越六国,历经艳阳、暴雨与沙尘的洗礼。总结《探月之旅》的创作历程,我认为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解谜之旅、创新之旅、心灵之旅。
✦
“巧”谋篇:共赴一场解谜之旅
✦
《探月之旅》拍摄素材量超过8TB,如何将海量的素材凝练成一部50分钟看得下去的长片?谋篇布局尤为关键。我为《探月之旅》布了两条线。
第一条是时间线。发射、落月、返回等每一个工程节点串联起连贯的叙事,直观带领观众体验53天的任务历程。不过,这还不够。
第二条我称之为“解谜线”——每晚抬头可见的月亮,有多少未解之谜?这个谜,从开篇的第一句就已布下:“月球拥有太阳系的记忆......尽管人类多次探月,但科学永无止境。” 嫦娥六号的月背之旅要解开的正是月球长久的谜题——月球背面与正面为何如此不同?
这条“解谜线”,让片中的所有人物都互通了起来。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外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学生,他们都是“解谜人”。嫦娥六号任务所承载的“国际合作”被转化为观众可感知的语言,唤起人们对宇宙本能的好奇,开启一场解谜之旅!
✦
“新”角度:“嫦娥”既是中国的
又属于全人类
✦
用国际化的视角讲述嫦娥的探月之旅,是创作出发点。为此,摄制组跨越中国、法国、荷兰、瑞典、意大利、巴基斯坦六国,深入走进嫦娥六号任务的国际载荷团队。
不过,如何将“国际载荷”这样的工程表述,转化为观众听得懂的语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让科学家们走出实验室,将采访地点延伸到法国航天城、中国古观象台馆、巴基斯坦校园......超45万字、近250页的采访文稿里,有人生、有故事,我们凝练出一个重要关键词“梦想”。
——法之“梦圆”:法国科学家等待15年终圆探月梦,中法首次深空合作。
——欧之“梦绽”:欧空局首次探月获重要发现,中欧合作获超预想三倍的数据。
——巴之“梦燃”:中巴学子共造卫星捕捉月球相片,巴基斯坦教授40年的航天梦,在年轻一代身上终得实现。
——意之“梦续”:从“阿波罗”到“嫦娥”,中意科学家迭代科技新篇。
中国的航天事业曾在一片空白中艰难起步,凭借自力更生的接续奋斗,不仅让九天揽月的神话变为现实,更在今天托举起更多来自世界的梦想! 这是今天的“嫦娥”,更是世界值得知道的中国“嫦娥”。
Youtube网友评论
“这项任务为人类带来合作”“彰显合作的力量”
一张出圈的照片:火箭整流罩印刻多国合作机构照片
来源:SPACELENS
✦
“沉”下心:所有的鲜活与温度
来源于扎根
✦
航天不仅是技术与科学的碰撞,更是人类情感与梦想的交织。《探月之旅》要展现工程背后的“人”。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资深记者告诉我,航天人几乎都低调、谦逊,更愿意谈技术细节而非自己。我们选择将自己“放”在了一线试验队,沉下心,扎下根,从春节开始驻扎在文昌近5个月。正因如此,我们更深切感受到“心有凌云志,手可摘星辰”的航天人们。
无数人被片中邓湘金的故事所打动。故事背后,“一片月亮”实则还有一层特别含义。这源于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的亲身经历——在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总部,他目睹美国展出了“一片月亮”(A piece of moon),展示其科技水平。他以此事勉励后辈,为国家建功立业。“一片月壤·来自月背(A piece of moon from the far side)”成为试验队员们共同的心愿。今天,他们梦想成真,为世界呈现了“一份礼物”,这是中国航天人的格局!
《探月之旅》致敬的亦是航天人的群像,是铸梦心赤诚的工程师,是遥瞻星河远的科学家,是无畏逐明月的年轻探月人。
✦
幕后轶事:暴雨“搅局”
铸就最震撼人心
✦
发射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成为所有人难以磨灭的共同记忆。这场雨,让我们精心布置多日的机位瞬间“泡汤”。摄制组果断将镜头对准身边的观众与专家,独家捕捉到最动人心魄的现场:外国专家流下泪水,海滩民众深情欢呼,中国工程师沉着冷静,“胖五”直冲云霄。回过神,我和摄像已泪雨交织。这段影像见证了不灭的烈焰和不懈的探索,以及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决心和实力。何惧狂风骤雨,我自一飞冲天!
✦
震撼视效:超级月球
来源于中国“嫦娥”
✦
片中的月球与动画,出自于视效团队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地打磨。其中还蕴藏着一份特别的致敬,团队依据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采用16K超高清分辨率结合数字孪生技术, 构建出月球表面的逼真模型。
CG动画团队制作高精度嫦娥六号模型,动态模拟了其飞行、落月过程,带领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任务的超高难度。
科普动画碎片《探月传奇》回顾了人类探月史与中国探月20年历程。团队深挖历史资料,找到了首次载人登月成功的阿波罗11号关于“嫦娥”的一段特殊对话。时隔六十多年后,中国探月人传承接力,终于以“嫦娥工程”回应了这个故事,开启属于自己的探月神话篇章。
✦
终极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探月?
✦
投入创作前,我回顾了整个人类探月史,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我。
"We came all this way to explore the Moon,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e discovered the Earth." 我们一路走来探索月球,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地球。
——阿波罗8号宇航员比尔·安德斯(Bill Anders)
画面来源:NASA
拍摄者:比尔·安德斯
阿波罗8号(1968年)执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绕月航行的太空任务。
我们向所有采访者提问:“为什么要探索月球?”答案总有一条相同: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守护我们的地球。这样的一份源动力,凝结在了来自世界各地、年龄各异的探月人身上。
今天,当重返月球的欲望被点燃,我们又要如何探索?中国拿行动告诉了世界:
我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为拓展人类认知边界而探索;
我们敞开胸怀、打破国界,为和平利用太空而探索。
全片以诗结尾,幕后还有一张特殊的工作照。画右,Pierre写下法国诗人保罗·魏尔伦的著名诗篇《白月亮》。画左,我们写下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情此景,传递同一种语言:我们共享同一轮明月。当月光还能静静洒下人间,当我们还能举目浩瀚星河,这就是人类“幸福的辰光”。
✦
主创谈
✦
刘莉(制片人):作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我怀揣着梦想,希望通过一部作品,向世界真实地展现中国航天的面貌,讲述中国科技进步的力量,如何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今年是中国探月工程二十周年,很自豪能和领导同事,共同创作《探月之旅》。这是一份送给中国航天人和全球观众的礼物。期待这部作品能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让更多观众感受到中国航天的力量,让世界看到一个不断奋进、开放包容的中国,一起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吴磊(制片人):虽报道过很多次航天发射任务,但是暴雨中见证火箭起飞还是第一次,中国航天任务中如此多的国际合作项目还是第一次,如此复杂惊心动魄的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还是第一次。我们的团队能够现场见证历史瞬间、采访众多国内外科学家,把他们完美结合起来,从国际化的视角最终融入到纪录片里,是多么幸运和兴奋的一件事情!作为CGTN航天记者们,我们也愿意在发射任务、国际航天大会、论坛等多种场合,跟科学家、工程师、航天人们一起唱响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人类探索宇宙的浪漫乐章。
高明(视效导演):这些模型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的细节,更做到了高度的精确。我们的目标是让观众能够通过屏幕,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的月之背面。此外,CG动画团队付出巨大的努力,从发射到降落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数据,都被精心还原,让观众直观地理解技术难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在制作一部专题片,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梦想、勇气和合作的故事,希望借此激发更多人对宇宙探索的好奇心,对科学的热情,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
孙晔(撰稿):《探月之旅》让我看到了航天任务和航天人的另外一面。摄制组不是几小时,不是几天,而是几个月蹲守、挖掘人的故事——采访录音放到文档里常常是上百页的,像一本本小书。主角包括了嫦娥六号各个项目的许多工程人员、科学家、学生,还有外国同行。他们开始讲自己的故事,讲在屋顶看月亮时对探月产生向往的经历,讲小时候农村种水稻的经验(这些经验在面临技术难关时也能用上),甚至回忆起四十年前的梦想。因为有这些故事,这个世界上第一次的、了不起的高精尖工程,好像也有了感情,或者用采访对象Maurice的话来说,“It's human”。
薛梦宸(编辑):我曾一直觉得航天只是科学和技术剧烈碰撞的领域,离我很遥远。但我看见了他们真实而可爱的模样,是黑塞说的“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它唤起我们对宇宙的本能好奇,对追逐梦想的共鸣,每一个人的距离都奇妙地拉近了。如果这部片子可以让一个孩子对探索深空产生兴趣,让一位观众了解中国航天人和平与共享的理念,我想我们的努力就很值得。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监制:何苏六
责编:王悦阳 宁皓阳
编辑:宁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