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到我们,构建无障碍社会的深度对话

科技   2024-10-31 20:30   江苏  


引言

2024年3月31日,Arts Access融艺团队联合“特有深度聊天室”的95后主理人李其,以及轮椅伙伴朱熹,在上海徐家汇街道土山湾党群服务中心相聚,共同探讨了新时代个体如何参与无障碍社会和博物馆无障碍建设的话题。李其,这位充满活力与自信的95后女孩,分享了她对无障碍的独特见解:

无障碍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更是一种自我探索的旅程。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与他人交流,你会发现自己能够从他们的角度看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

融艺团队将这次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访谈内容进行了精心整理,并将其分享给公众。他们希望此举能激励更多人加入到推动无障碍社会建设的行列中来。正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大海,每个人的小小努力都能汇聚成巨大的改变。融艺团队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社会将变得更加包容和便利。

图 | 从左到右依次为朱熹,李其和Arts Access融艺创始人李丹,李其在回答问题


李其

博物馆与无障碍的探索者

李其,一位坐标上海的95后,目前专注于品牌领域的商业工作。业余时间,她热衷于组织和参与与博物馆、无障碍相关的社群活动和文化项目。毕业后,她与伙伴们共同创立了“特有深度聊天室”公众号,该平台围绕博物馆进行多学科、批判性、创新性的话题研究与讨论,旨在激发和保持当代青年对文博和艺术的思考积极性与实践批判性。


李其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期间深入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化、考古、文化遗产以及博物馆相关课程。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更侧重于近现代艺术,尤其是策展与实践。她坦言,本科和硕士的学习经历为现在从事的无障碍工作播下了种子。本科时的导师黄洋(现任上海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副主任)曾主导一个“博物馆与特殊人群”的项目,这在她心中种下了“博物馆应为不同群体服务”的意识。在香港读研期间,她参与的每个策展项目都必须考虑博物馆是否服务于多元群体,包括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并了解他们的需求。


在工作之余,李其出于个人兴趣创建了名为“特有深度聊天室”的文博社群,吸引了许多文博专业的学生、从业者以及对文博主题感兴趣的朋友。她表示,在当今这个以效率为先的现代社会中,尽管文科和艺术学科常常被认为处于弱势,但她依然坚信人文学科的力量。


博物馆凭借其包容性和公共性,为每位参观者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走进博物馆,观察不同的主题,并参与讨论。李其和她的社群通过组织活动和讨论,促进了这种包容性,使博物馆成为一个发声的意见主体,介入并参与到更多元、更复杂的社会公共议题中。


随着博物馆学的不断发展,李其鼓励个体将新博物馆学理念作为一种方法论,不断与外界建立联系,尝试新事物,容纳更广泛的群体,并成为一名社会行动者。她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博物馆的讨论范围将扩展到更多包含社会观察和思考的话题——比如女性、无障碍、老年群体等。


未来,李其的文博社群将策划更具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的讨论主题,比如关注老年群体以及社会中的小众文化和群体。她已经清晰地勾勒出社群的未来发展路径:不仅探索理论,还希望通过实践来实现和完成一些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的努力,李其和她的团队在活动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可能性,对于无障碍相关工作的信心也在不断地增强。

图 | 李其(左一)和小伙伴们在世界技能博物馆序厅合影


什么是无障碍?

李其,特有深度聊天室主理人,博物馆无障碍探索者


最初,李其和团队伙伴们都把无障碍看作是一种善良和美德,更多地从“人之初,性本善”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这可能与他们从小接受的学校和社会教育有关。但随着对自我理解的深化和不断的学习,他们开始逐渐放下这种助人的道德光环。李其特别强调,在从事无障碍工作时,不应抱有任何期待,比如期待被帮助的人或轮椅使用者给予非常正向的反馈,或者被他们的行为所感动而改变。因为当你对这件事有期待时,潜意识里可能已经带有道德优越感。


相反,李其提倡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和平等的视角来看待残障者,邀请他们真正地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她认为,“残障”或“无障碍”只是个体看待世界的一个视角,把残障者的视角纳入自己的世界中,可以帮助我们打开看待世界的另一扇窗。


从最初的“我很善良”,认为这是彰显个人价值的事情,从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到现在残障者走进他们的生活,帮他们打开世界,其实是残障者帮助他们丰富了自己。这三个阶段的心理变化是李其和团队成员共同的感触。这种转变不仅影响了他们对无障碍工作的看法,也激发了他们将这种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李其认为,无障碍不仅是一个帮助他人的行为,它也能为个人带来积极的变化。她鼓励大家认识到无障碍可以是一种生活工具,它能够让我们结识不同的新朋友,获得生活的新视角,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和商业想法也能带来帮助。通过这种方式,无障碍变得更加日常和有趣,成为我们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朱熹

轮椅伙伴,无障碍测评师

朱熹因为童年时期社会无障碍设施不足,只得在家自学,完成了他的学业。


基于自身的经历,朱熹深知无障碍环境对残障群体的重要性。他明白,只有当这些设施到位时,残障人士才能方便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他比喻说,我们在游览风景时很少会注意到桥梁或缓坡的存在,但如果没有这些设施,就会成为巨大的障碍。这种认识促使朱熹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观察和学习。


谈及为什么在公共场所很少看到残障伙伴,朱熹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可能是无障碍基础设施的欠缺。他还指出,这涉及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路边的台阶如果高出地面哪怕只有两厘米,也会给轮椅使用者带来通行困难。


朱熹还特别提到了中国关于“无障碍环境”的法律定义。2012年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明确指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为了便于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能够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而进行的建设活动。”而202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进一步强调:“国家采取措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使用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因此,无障碍环境的三个关键要素是:安全、自主和便利朱熹认为,只有当这三个条件都得到满足时,我们才能说实现了真正的无障碍。他强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



如何理解“无障碍博物馆“?


李其

特有深度聊天室主理人,博物馆无障碍探索者

无障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硬件设施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至关重要。李其和她的团队在参观闵行博物馆时发现,不同博物馆对无障碍的规范和要求各不相同。例如,闵行博物馆的馆方领导及安保人员担心残障伙伴的电动轮椅会影响展馆和其他参观者的安全,但在其他博物馆,情况似乎更为灵活,每个馆对无障碍都有自己的理解。因此,李其提倡博物馆首先需要进行内部教育,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接受有关无障碍内容的培训,对此要有充分的了解。这种实践也让她意识到,无障碍的推广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环境的改善,更应从教育层面入手


当被问及拥有文博专业背景的学生应如何从专业角度理解“无障碍博物馆”时,李其强调无障碍教育不应只纳入文博专业教育,更应该在全社会的教育体系中提倡和改善。她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自己似乎没有接受过关于“如何与不同能力的人相处”和“无障碍”的教育。李其认为,国民教育应该包含我们从小学习的内容,比如什么是人,我们有哪些自由和权利,以及应承担哪些责任。她指出,在开始策划无障碍活动前,自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残障朋友,缺乏与他们相处的生活经验,感觉健全人的学校和残障人的学校之间似乎存在隔阂。虽然残障伙伴可能需要特殊资质和经验的老师来教育,但为什么这两个教育体系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呢?为什么大家很少能看到残障人士?如果大家从小就习惯残障人士的存在,那么无障碍对所有人来说就会变得理所当然,成为一件平常的小事。


朱熹

轮椅伙伴,无障碍测评师

朱熹非常喜欢亲自探索博物馆和美术馆,了解这些场馆的无障碍设施情况。在大型展览前,他会提前在线检索相关内容,以确保能够安全和便利地参观。然而,随着他越来越多地参观这些场所,他发现很少看到自主出行的轮椅使用者。这引起了他的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朱熹认为,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场馆的无障碍设施或服务尚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隐形的社会障碍。他观察到,尽管公众和自媒体带着轮椅使用者参观博物馆等场所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有时却存在误区。例如,志愿者推着轮椅使用者参观时,服务台工作人员可能会首先与志愿者交流,而忽视了使用者本人。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使用者感到不被尊重,从而对他们的整体参观体验产生负面影响。


朱熹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强调只有当安全、自主、便利这三个条件都得到满足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无障碍。因此,当我们讨论无障碍博物馆时,应该考虑它是否达到了这三个基本目标。


他指出,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其无障碍化不仅仅是设施的改进,更是对每个人基本尊重的体现。他建议,博物馆可以邀请具备专业知识的残障人士参与改建,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与他们进行充分的沟通。如果暂时没有改建的意愿或条件,至少应该在网站上或其他渠道公布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

图 | 朱熹和小伙伴在世界技能博物馆入口处

对于那些有足够经费和意愿改建无障碍设施的博物馆,朱熹提倡馆方可以定期邀请有专业知识的残障伙伴来对无障碍设施进行巡查,并提出改造意见。通过与这些伙伴进行坦诚深入的了解和专业的沟通,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保持博物馆方面对无障碍工作的热情,有效推动博物馆无障碍化的进程。


朱熹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强调了无障碍设施改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分享了在宝龙美术馆的经历,由于管理者缺乏对无障碍相关知识的了解,反而人为地制造了一些障碍,例如馆内设置的闸机要求参观者登上一个台阶并刷卡通过,以及展厅内莫名设置的台阶和卫生间特别重的门。朱熹后来向前台提供了反馈信息,当他最近再次前往宝龙美术馆参观时,发现那个闸机已经被更换,无障碍设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朱熹还经历了另一次令人难忘的事件,他计划参观虹口区的一个艺术中心,却发现无障碍通道被封住,导致他无法进入。在风中等待了半个多小时,期间尝试联系场馆,但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最终,一位同样在寻找无障碍电梯的女士出现了,他们一起找到了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帮助他们打开了无障碍通道。然而,无障碍通道的门是朝外开的,而且非常重,门口还有一个8公分高的平台,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跨越这个台阶本身就是一项挑战,而且即使登上了平台,因为门是外开的,轮椅在门口挡着门也无法打开。朱熹因此尴尬地等待了很长时间,最终不得不辗转到保安室寻求帮助,请保安帮他开了门。


这种奇葩的体验在朱熹的观展过程中并不罕见,各种出人意料的情况都可能发生。这些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与实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专业知识,以确保它们真正服务于需要它们的人。


朱熹还认为,残障人士在遇到问题时应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被管理者采纳的可能性。他建议通过文字和照片清晰地指出问题,并依法提出改善建议。朱熹强调,提出建议时应考虑不同残障人士的需求,结合法律标准,明确最低限度的处理方式,以提高建议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图 | 为朱熹在世界技能博物馆服务台前



无障碍CITY WALK


李其

特有深度聊天室主理人,博物馆无障碍探索者

策划有关无障碍主题的CITYWALK想法最初起源于如何以博物馆为关注点去拓展,进而做一些有关城市文化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件事深深触动了李其。她曾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附近参加一个文化讲解活动,一位外卖小哥恰巧路过,好奇地询问大家在做什么。李其解释说,他们在深入了解上海街道的历史和文化。这引发了小哥的巨大感慨,他表示自己在这里送了这么久的外卖,竟然对这里的历史和故事一无所知。


这件事让李其开始思考:我们的城市空间其实可以被更多人享有,无论是不同职业的人、老人小孩,还是残障群体。她意识到,社会中其实还有很多隐形的人群存在,他们都有权利享受城市文化的成果。在另一位伙伴的启发下,她想到CITYWALK不仅是大家看展之外了解城市的另一种文化活动,更是一种促进社会包容的方式。于是,她在杨浦滨江尝试组织了第一次的无障碍CITY WALK,希望将城市文化与CITYWALK结合,不仅分享给残障人士,同时也让大众有机会通过参加这个活动接触到残障伙伴,增进彼此的了解。

图 | 李其组织的无障碍CITYWALK淡水路路线,图中轮椅伙伴为朱熹

但实际开展这个活动后,李其发现了一个挑战:

CITYWALK的讲解者只负责历史文化部分,对无障碍设施并不了解。因此,在带队导览时,讲解者无法同时兼顾历史文化和无障碍两方面的内容。这导致参加活动的小伙伴们不得不分成两个队伍,分别关注历史文化和无障碍设施。后期,她们也讨论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中途休息时组织大家交流。但她们觉得这样做不够自然,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尽管如此,李其也有了收获:许多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参与了这个活动,这让李其感到非常高兴。她意识到自己之前低估了当代年轻人对无障碍话题的关注。虽然无障碍目前还是一个小众话题,但李其相信,只要我们持续宣传,不断讲述,就能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她认识到,只要有机会连接到年轻人,提供一个平台,他们就能发现,即使是小小的兴趣,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朱熹

朱熹,轮椅伙伴,无障碍测评师

朱熹参加了两次无障碍CITYWALK活动,并分享了他的体验。他坦言,由于大家经验不足,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不过,由于朱熹经常出门,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面对路被共享单车挡住,或者道路坡道较陡的情况,他大多时候都能接受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顺利跟上领队的步伐。因此,他个人的体验感也是相当不错的。

图中为朱熹参与无障碍CITYWALK淡水路路线

尽管朱熹个人的体验感相当不错,但他意识到这个活动不能只考虑一个人的感受,还要兼顾其他人。他注意到,参加活动的小伙伴们情况各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例如,其中一位参与者是由妈妈推着轮椅来的。由于人行步道很陡,轮椅推行不舒服且有困难,两人最后不得不走到非机动车道上,这可能影响了他们的体验感。朱熹认为,CITYWALK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条路的无障碍化程度。


目前,CITYWALK大多与城市的文化历史相结合,而无障碍设施是在二战后才在欧洲逐渐发展起来的。上海的老建筑大多建于100多年前,如果在这些古老的街区开展CITYWALK,可能需要适当减少无障碍的比重。朱熹建议,可以根据每次路线上的建筑特点来确定讲解的占比。当然,也可以专门举办以无障碍为主、历史文化为辅的CITY WALK,主要讲述无障碍设施及其有趣的方面,同时顺带结合历史文化,以此在大家的心中播下无障碍的种子,给予他们机会去发芽和成长。


朱熹甚至建议,未来可以把无障碍CITYWALK路线的选择权交给残障伙伴。他解释说,残障伙伴比大众更了解当地的环境和无障碍设施情况,因此他们能做出更适当、更专业的评估来判断这条路线是否适合残障人士。在采访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甚至开始建议朱熹自己来做领队。他们鼓励他积累文化知识,自己策划CITYWALK,带领大家探索城市文化。


在采访的尾声,朱熹对无障碍做出了自己的解读和总结。他认为无障碍是一个附属的属性,但当它与其他生活目标相结合时,就成了一个必要的东西。他解释说,当无障碍与艺术联系在一起时,它能为我们提供梦想;当它与学校结合时,就能为我们带来希望。朱熹强调,无障碍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目标和生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里面蕴含着许多故事。他指出,无障碍的意义在于,当你参与其中后,你可以与更多的人交流,并利用他们的经验、从他们的视角去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END


详细信息可参考: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182743.htm

详细信息可参考: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8910.htm


采访人员分工:

采访:李丹

撰写:李丹

编辑:灵儿

校正:傅琳

前期调查:何浩贤

问题收集:刘佳奕

文字整理:许天、顾诗语、李昕

采访统筹:郑茜尹、李祉豪、宁翊彤、马欣豪



阅读更多:

民营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无障碍探索

南京大报恩寺博物馆无障碍游览指南

残障“女子力”:坐轮椅去游历四方



奇途无障碍
奇途无障碍,生活新姿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