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高龄,疫情三年,完成200万字胶界巨作!

健康   科技   2024-07-31 11:30   上海  
九月的上海胶黏剂行业展就要来了
不管有新品发布、品牌宣传需求
还是只想聊天交流
欢迎后台私信预约
《胶界》可安排到展登门拜访

胶界 | 讲述有深度广度温度的胶黏剂故事

前 言

听说有一位老先生,八十高龄,在别人安享晚年的时候,他却主动担起核心主编和项目发起人的重担,统领一支由37位国内胶黏剂专家组成的编译团队,历经困难重重的疫情三年,总耗时近4年,顺利翻译出版了一本200余万字的粘接科学巨作——《胶黏剂新技术与应用手册(第2版)》

当我手捧着这本一千两百多页、重2公斤、厚6厘米,宛如一块大砖头的胶黏剂巨作时,心里由衷敬佩。单纯阅读中文版就得耗费超长时间,而作为需要精读整本英文版的主编得花多少功夫才能让一本高质量的作品问世?

近日,很荣幸受东莞市成铭热熔胶博物馆的王馆长(巨作中文版权拥有者,个人详细介绍,可点击阅读链接“别家胶企创业为上市,为何只有他,宁花10年造全国首家胶博馆?”)之邀到了北京,拜访了这本巨作的主编之首——李金林老先生!

北京盛夏,骄阳似火,被烈日烤炙的地表面快要可以煎蛋了,但这也阻挡3不了我们千里相会,反而像是提前为我俩做好了热身准备,让两个相隔千里、素昧谋面的陌生人在见面交流没多久后,就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花了两天时间,听着李老师娓娓道来的幕后花絮,我对这本巨作又多了一份认知,深感它的来之不易,更是对编译团队的坚持、李老师的严谨和对高质量的追求深感敬佩!

1 艰辛的编译之路,难“哭”了博士专家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一般人都不会轻易接手它的编译工作:一来,书中内容大都涉及深奥的理论知识、翻译难度直接爆表;二来,受众面小、影响范围受限;三来,稿酬并不具诱惑性,已经毕业的博士都在忙着本业工作了,谁还有空花大量时间,却只挣几百块钱稿酬?

然而,在李老师组建编译团队时,出于对胶黏剂行业的热爱和对翻译工作的支持,受邀之人都欣然接受了。或许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博士,上学期间就已经阅览英语文献无数,又在胶黏剂行业专研多年,以为是普普通通的学术类科技文,因而在没有阅读过原著时就爽快答应了。

可万万没想到,当拿到自己要编译的章节后,大多数成员几乎都犯愁了,没人想到这个著作会涉及到如此晦涩难懂的技术理论描述。

有些章节里,一整篇都是物理数学推导公式,还有各类专业名词。即使看着中文,从事胶黏剂行业多年的博士专家们也不一定能理解透彻,更何况是要编译这些英文内容的译者们。

结果便是不少人将译文提交上去后,被李老师从头到尾标红了很多,有的甚至被要求重新修改一遍又一遍。

(李老师的修改记录手抄本)

有位从小都是同辈中佼佼者的博士译者由于不适应这种工作模式,无形间产生了抗拒心理,写了长长的微信给到王馆长,哭诉着自己近期工作忙碌、家庭事多,担心会影响到编译质量,满足不了李老先生高标准的要求,因此不得不抱歉离开编译团队。

即使王馆长多次安慰、挽留,依旧没能留住该博士译者,只好把对方手里负责的其它四篇还没翻译的章节分摊给其他成员。

突如其来增加的工作量也给其他译者们带来了不少压力,导致项目进展一再延迟。

其外,在开始翻译工作前,李老一再强调编译中的注意事项,并整理到一份十多页的PPT报告中,分发给到各个译者,包括专业术语、标准符号、文字格式与字体要求等等。

“但是不少人交上来的翻译作品都没有按照要求来做,比如单位格式的错误就特别多。”李老先生补充道:“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情,我觉得自己能帮忙修改的,就直接修改了,就不退回去麻烦他们来做了。一来效率更快些,二来也不打扰他们的正常工作。”

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细节,消耗了李老先生不少的精力与时间去逐一校审。

但为保证质量,整个编译团队不惜前后花费三年十个月,全方位把关每一个细节正确无误后,方把巨作出版上市。

2 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惜“得罪”行业大咖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我被李老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震撼到了,自然而然地想起唐代诗人贾岛和韩愈关于“推敲”的故事。

这种高标准的要求在编译工作上无疑是对读者的负责与尊重,只是他的严谨态度偶尔会让个别团队成员不能理解。

有一次,李老就被知名的行业大咖开玩笑说他对待编译、审校人员有点像是”在鸡蛋里挑骨头“,那些译者们提供的翻译初稿本来就没太大问题,是李老先生要求太高了。

李老师把这位知名行业大咖审核过的一个小段落给我看了一下,翻译初稿是这样的:“人类第一次使用天然胶黏剂发生在2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用桦树皮上的柏油将岩石碎片和连接起来。几千年前,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也曾使用湿石灰、树状树脂、胶原蛋白或半液体香脂等胶黏剂来制作大理石、陶瓷和木材。

这位知名行业大咖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校审完后就给到李老先生作再次核查。

而李老师看完后,很是不能理解个别词语含义:20万年前的“轴”到底是什么玩意?“树状”树脂又是怎么一回事,是像树形状的树脂吗?

于是他找到了英语原文,句子是那样的:“The first documented use of natural adhesives was 200,000 years ago by Neanderthals. They used tar from birch bark to join blades of rock with a shaft. Adhesives like wet lime, resins from trees, collagen, or semiliquid balsams were also used by the Egyptians, the Greeks, and the Romans for applications in marquetry, ceramics, and wood materials thousands of years ago.

思考片刻,李老师便“毫不留情”地把各种直译不当的词语修改成符合实际语感的描述用语,最终成书后的翻译如下:

人类第一次使用天然胶黏剂发生在2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用桦树皮中的焦油将岩石片与手柄/箭杆/矛杆等连接起来。几千年前,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也曾把湿石灰、树类树脂、胶原蛋白或半液体香脂等胶黏剂用于镶嵌工艺、陶瓷的制作和木材的粘接。

面对知名行业专家校审过的内容,李老先生竟仍然一丝不苟、以高质量的标准要求自己逐字逐句多次审核。

为了保证这本胶粘剂科技巨作的质量,即使“得罪”行业大咖,他也在所不辞。

李老先生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看到《无损检测》一章译文中的“水龙头投币法”这个词时,他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翻来覆去也没弄明白它的含义,于是重新阅读英文版本,一字一句地对照,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才知道原文里的“coin-tap method”指的是”硬币敲击法“,用硬币敲击金属,通过声音来判断材料内部的损伤。

李老先生略带语气地问我:“对这类词义的推敲,算不算是‘鸡蛋里挑骨头?”

尽管李老先生说在整个编译过程中,他心情都相当愉快,但从对话中我依稀感觉到他内心是有一点点委屈的。

也许,开玩笑的那人是知名的行业博士专家大咖的缘故,无意间的一句玩笑给李老先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由于我本人偶尔也会对胶黏剂相关的英文技术文章进行编译解读,因此对李老先生的遭遇很是感同身受。撰写这类文章,要不然不写,一旦决定了,就要写好。毕竟,向读者大众呈现一个好作品,既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没想到,我简单的几句心里话,竟让李老先生笑逐颜开,有种如觅知音的感觉。

3 耄耋之年,出书缘由竟为了“锻炼大脑”

听完巨作编译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李老先生的人生经历后,我实在忍不住问起了内心深处的疑惑:“为什么在大家以为要安享晚年的年纪,您却还想着出版书籍?而且这本书的编译难度,即使是资深专家也不一定能搞定。到底是什么给了您这么大的动力,用将近四年时间,在八十高龄下,坚持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

李老先生的回答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估计所有人都想象不出来,他要坚持编译这本书的原因之一,竟然是为了练练脑子,防止大脑衰退。

不端不装!应该说的就是李老先生这样的人了。

不少人著书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私心,或为了留名千古,或为了版权挣钱,或为了各种头衔申请,或为了在众人面前炫耀等等,而李老先生的动机却是如此的纯粹。

即使在媒体面前,也不做宏观叙事、不拔高动机、不升华意义,只是简简单单说出内心真实的声音,特有烟火气息。

我直言不讳地问道:“难道您就没想过要著书留名吗?”

李老先生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时没想过。那时刚好遇到这个机会,我只想着抓住它,完成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在自己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能为胶黏剂行业的发展做一点事情,还是值得的。”

说到这,有必要回顾一下李老先生的人生经历。

李老师是60年代的大学生,1962年起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如今的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前身为南京工学院的化工系)。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化工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如今的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先后负责国内外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的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到了80年代中,开始专攻胶黏剂方向;在1991年时,李老师作为主编,利用业余时间带领编译团队出版了《胶粘剂技术与应用手册(第1版)》。

自1994年后,他转到中国化工报社,出任英文周报部正处级主任,创办并负责出版China Chemical Week(《中国化工周报》),并一直工作到退休。

可见,李老先生自身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扎实的英语能力和丰富的胶黏剂技术书籍的编译项目经验。

退休后,李老本计划要在2012年再次带领编译团队出版一本胶黏剂相关的技术书籍。所有工作都准备好了,最终却因资金不足而遗憾错过。

然而,他始终念念不忘出版的事,一直憧憬着未来哪天能再次找到与胶黏剂相关的高质量英文专业书籍和编译出版机会。

恰好在2019年初,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北京办事处的代表向他推荐了这本在2018年刚出版的英文书Handbook of Adhesion Technology (second Edition)。

这次,李老先生吸取上次教训,先去寻找投资人,问了各类胶粘学会与胶黏剂协会等事业单位,以及一些知名企业,可惜都杳无音讯。

在一次会议上,东莞热熔胶博物馆王馆长偶然得知此信息,便联系上李老先生,双方交流过后,一拍即合。王馆长爽快拿出60多万,买断了中文版权,并支持整个编译项目的运营。

万事俱备,不欠东风,突如其来的机会,又怎能让它轻易跑掉?

加之李老先生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经八十高龄,依旧健步如飞;按照他的话说,一天工作8小时,也不是问题,因而在编译的四年里他总是精神饱满地工作每一天。

顺利出版后,手捧着巨作的那天,李老先生高兴地拍了张照,那时的他红光满面,完全看不出已经八十高龄

不得不说,廉颇虽老,还能饭耶,且要金戈铁马、封狼居胥。

生活中,不少人以为,人到了八十岁,距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想想后事就得了,还眷恋尘世有何用?

殊不知人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生命走到终点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的为自己活过。

如果真心想做一件事,何须考虑年龄,何必强赋人生意义?不受世俗约束,静下心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枉人世间来一趟,人生也算值了!

后 记

文章写着写着,又到了夜深人静时分,笔者突然想起一句老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每次说起这俗语,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新一代的事物或人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旧的一代,然而我却想起了牛顿说过的话:“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是的,新一代需要勇于创新、超越前人,但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正是因为站在了旧人的肩膀上,新人才会看得更远。

因此,作为胶黏剂行业后辈的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谦虚地拜读前辈专家们的呕心沥血之作,在感受他们严谨治学的同时,多多汲取他人的知识精华,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科学理论水平。

这本巨作总共分了十大部分,前两部分是非常硬核的粘接理论描述,包括粘接机理(吸附机理、机械机理、静电机理、扩散机理、弱界面层机理),黏合力(物理作用与化学键合),界面润湿,表面处理(如等离子处理plasma、火焰处理、电化学处理、化学处理primer)等等基础科学理论。

虽然这些章节的很多物理数学公式不一定能看明白来龙去脉,但仍可通过文字描述,获取不少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指导,会让人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

书中第四-六部分涉及胶黏剂的应用测试。不同于其他书籍仅仅描述如何使用测试设备测试得出各种数据,这本书的特色就是从科学理论角度详尽介绍了胶黏剂的物理性能(密度、粘度、机械性能),各类常见的测试方法(拉伸/剪切/剥离实验、冲击实验、热膨胀系数测试、老化测试、蠕变测试),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各种因素等。

比如胶黏剂的蠕变性能,相信不少产品开发人员都缺乏如何提高此项性能的配方开发理论指导,只能通过“题海”战术,疯狂试错,以获知哪种原材料或许对此性能有所影响。

当阅读完此书关于蠕变中几个关键因素关系(应力、应变、时间、温度、其它条件)的理论阐述后,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没想到自己曾经的技术想法与此书的理论不谋而合了,只恨当年没能拜读此书。

更让我意外的是,该书竟然还有“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的知识介绍。这种利用计算机仿真模型来对实际应用场景中“基材/胶黏剂/基材”进行建模、以求解一系列真机使用中边界问题的方法,不少人都以为毫无实际用途,却是在顶级大厂中被广泛应用。

第九-十部分则主要讲解各种应用场景中的胶黏剂,如飞机结构、航天工业、轨道交通、船舶、土木建筑、电子、制鞋、石油工业、生物医学、牙科、外科等。由于内容极多,这里就不再一一罗列了。

由于此书的版权方希望以书会友,因此没有传统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只能通过添加微信购买。如需学习系统性的粘接理论知识,可后台留言,笔者帮忙一一对接版权方,此后一起交流探讨书中更多的理论知识。


推 荐 文 章


《胶界》,关注胶黏剂领域全球技术进展,助力粘合剂工作者快速获取有用的技术资讯!
胶界 | 讲述有深度广度温度的胶黏剂故事

胶界
关注胶黏剂领域全球技术进展,助力粘合剂工作者快速获取有用的技术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