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石门栈道”
文摘
2024-02-02 07:54
江苏
汉中,是古老而充满传奇的土地。放假了,可以找个景点看一看,领略下这片大地的神奇。于是,从市区打的,大约25分钟,来到了“石门栈道”。 景区的游客极为稀少,我所遇见不超过十人。在我步行至“追鹰亭”后原路的返回的途中未曾遇见一名游客。天色渐暗,我于是加快了脚步走完“栈道”全程。心想,既然来了,不到最高处,便是遗憾。虽一人,也要自我挑战一下。正如在 Mindset 中读到过的这样一段话。“People in a growth mindset don't just seek challlenge, they thrive on it. The bigger the challenge , the more they stretch." So, it's just a chance to explore myself. 在开始的50分钟内,一名讲解员陪着我,随后近两个小时,一人在景区溜达。有山,有水,倒也不独单。在出口处,有一拓字坊,与主人聊了近20分钟,文末“积学储宝”便在其室内所拍,据说是曾国藩真手迹。 晚上近7点, 下起了蒙蒙细雨。那时,我已在 等着滴滴来接回酒店。石门栈道风景区是汉中著名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三县(区)交界的褒谷口。这里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各种地方美食,被誉为“中国栈道之乡”和“西北的水利明珠”,也是传说中褒姒的故里。这里既有水利工程石门水库,又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所在地,又是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区。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沿着包斜二水开出一条褒斜栈道,秦岭,自古是南北交通的一大障碍,李白诗中所说,蜀道难,难的就是秦岭,而褒斜栈道就是穿过秦岭 同八百里秦川,巴蜀天府之国的主要通道。石门栈道依褒河而建,这里在曾是汉中最早政权褒国所在区域。西周时期,周幽王攻打褒国,得到一位美女,名叫褒姒。褒姒虽然生得天生丽质,但从来不笑。幽王为了逗她一笑,想尽千方百计,送她最珍贵的珠宝,享用最美味的食物,褒姒却总是不笑。幽王贵为一国之君,却无法赢得美人一笑,心里闷闷不乐。周朝有一种烽火台,是专门在遇到敌人来犯的时候,点燃烽火狼烟通知诸侯出兵救援。所以除非情况危急,平常都是不轻易点燃的。可是周幽王为了讨好褒姒,竟然把心思打在了这不可儿戏的烽火台上。他命人把烽火点燃,一个接一个烽火台的狼烟顿时飘起。诸侯们看到滚滚烽烟,以为周天子有难,赶紧带领军队浩浩荡荡地赶往国都。褒姒看到各地诸侯的兵马忙得团团转,又看到将士们紧张兮兮的样子,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幽王见到美人笑了,也大笑不已,竟然忘记了身旁恭毕敬地的诸侯们。过了一会儿才说:“国都没有事,大家都回去吧!”幽王为了取悦褒姒,早已忘记烽火台的重要,居然还一连几次点燃烽火,诸侯们被反复愚弄了几次后,都气愤不已。后来,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便废掉了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并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氏的父亲申侯闻此消息大怒不已,于是联合犬戎一起攻打幽王。情急之下,幽王命士兵点燃烽火台,召集诸侯前来解救。哪想诸侯们还以为这次又是幽王在戏弄他们,都不前来了。最后周幽王被犬戎士兵杀死,西周也灭亡了。此故事的真实度有待考证,但其中的道理值得吸收。为政者,当以民生为第一要务,不因欲念而疏于料理政务,更不能失信于人,最终导致失败,让天下人耻笑。为政者,需自重,需自省,更需自律。谨言慎行,言必行、行必果,方可获得更多人的信赖,才能团结一心,成就辉煌的事业。
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他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不放心。于是逼迫刘邦退出关中。早些时候,他曾与刘邦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是刘邦。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让他回到家乡,便故意把巴、蜀和汉中三个郡分给他,封他为汉王,想把他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自己则自封为西楚霸王,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为都城。刘邦的确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只得听从支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放松对刘邦的戒备。刘邦到了南郑,发现了一个有才能的人——韩信,于是便拜他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韩信的第一步是,夺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官兵去修复栈道。守着关中西部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觉得他们自己烧了之后,再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所以根本没有重视。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急报,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证实消息后,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一下子被刘邦占领了。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褒斜栈道的起点,当时的人们创造一项至今都不得不让人叹服的奇迹。世界上第一条人工穿山隧道。这就是石门。建安24年,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开战,长久僵持不下,这对曹操显然是非常不利的。正在进退两难之际,曹操见到鸡肋有感而发,向身边的夏侯惇说出了“鸡肋”两个字。杨修听到此消息后,自认为曹操的话有深意,便马上收拾行李,打算撤退。夏侯惇见状便来询问缘由,杨修道:“丞相说了鸡肋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正好是现在的状况,不久后丞相一定会撤军的,我先收拾好省得到时候忙乱。”夏侯惇见杨修说得有理有据,便下令所部同他一起收拾行李,准备等待命令立即撤退。刚好曹操出来巡视军情,此情景映入曹操眼帘,瞬间大怒。杨修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性格直率,但从不掩饰自己的聪明,甚至恃才傲物胡乱揣摩。曹操早因杨修参与立嗣之争十分不满,这次又过度揣摩曹操心思,使得曹操厌恶至极,立马以扰乱军心的罪名,下令斩杀了杨修。杨修还卖弄自己的聪明,参与立嗣之争。曹操想测试一下曹丕和曹植两人的才能,看谁更优秀一些。在某天,曹操让曹丕和曹植各自出去邺城的城门,又在私下里嘱咐看守的士兵不准给他们放行,想看他们如何解决问题。曹丕先到了城门口,受到看门士兵的阻拦后只好退回去。曹植听说这种情况便向杨修请教。杨修告诉曹植,他是奉王命出行,谁阻拦就将谁斩杀。曹植听了杨修的话之后,到了城门,果然又受到士兵阻拦,他大声呵斥“我奉命出城,谁敢拦我!”事后,曹操便认为曹植更有才能。后来有人告诉曹操是杨修教给曹植的,曹操很生气,对杨修增添了几分厌恶之情。杨修还常教给曹植如何回答问题比较好,待曹操问问题时,曹植就按照杨修教他的答对。曹操问及国家大事,曹植也能对答自然流畅。于是曹操非常困惑也引起了他的怀疑,后来曹丕买通了曹植的下人,偷偷告诉了曹操事情真相。曹操大怒,有了杀死杨修的想法,如今便借着扰乱军心的罪名杀死他。杨修死后曹操还假装想把夏侯惇也一并杀了,由于众人求情便免去了夏侯惇死罪。所以,杨修的死就是由于他太喜欢卖弄自己的聪明了,才引来曹操的反感,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过度明显的揣测曹操的意思,参与立嗣之争并诱导曹植。这已经是曹操要杀他的重要理由了,鸡肋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只为了给杀死杨修找了个借口而已,杨修的死与鸡肋事件并无直接关系。一方面,杨修是极其聪明的人物。《世说新语》中的记载显示了他的智慧,他在许多情况下都能洞察曹操的心思并迅速作出反应。这种能力包括对环境的快速感知和对他人意图的高超理解。另一方面,杨修过于聪明而显得有些愚蠢。他没有充分理解曹操的多疑性格和自负心态,导致做出了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由此可见,人要低调,适度表现即可,无需卖弄自己的才华和本领,更要知自己所能、所不能,知进退。大智若愚,未尝不是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