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孩子,一二三年级名列前茅,但到了四五年级成绩就开始不理想了?
这一时期是孩子叛逆的突发期,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以及学习习惯的定型期。
这个时期如果没有把握住,成绩很可能会一蹶不振,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关键词一:叛逆
孩子叛逆的突发期
方知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
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
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孩子会出现“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而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上升。
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
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
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
不让我读喜欢的那些课外书。
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
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方法二:允许孩子适度表达情绪
为孩子准备一个沙袋,允许孩子对着沙袋发泄情绪;
允许孩子养小动物;
当孩子不愿意向父母倾诉时,可以鼓励孩子对着小动物倾诉;
鼓励孩子跑步、做运动发泄情绪……
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好办法,
但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悲伤和软弱。
方法三: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要想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最先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关系,说出来,看父母有没有办法。
关键词二:厌学
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告诉孩子为什么学习
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孩子开始有独立思维
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从不会过多去想“为什么”,他们认为家长和老师的话就是真理。
但是,到了四年级后,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由于自我意识刚刚出现,这时候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时,父母的唠叨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2.学习难度加大
到了四、五年级,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会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
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父母越是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
方法二:不过份关注孩子的成绩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
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来奖励她,这样只会让你的孩子有个错觉:学习是为家长学的。
方法三:父母不要太过严厉
四、五年级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有了自我意识,当父母再像在低年级时那样,严厉地要求他们去学习、再规定他们每次考试必须达到的名次时,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关于对10岁之前孩子的教育,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总结的很好:
多问快乐,少问学习;
多问“这次考试中,你细心了吗”,少问“这次考试你考了多少名啊”;
多问“你喜欢学……”,
少说“今天我教你学……”
关键词三:成绩定型
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
孩子在四、五年级取得一个好成绩,他们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自信心,才能爱上学习,进而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一直都保持优异。
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五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了。
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而是说,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兴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如何帮助孩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方法一:经常给孩子“积极暗示”
消极的暗示:
“哪里呀,我家孩子不行”;
“我家孩子的功课不是很好”;
“我家这孩子,成绩还可以,就是记忆力不好”……
即使是家长对别人谦虚客套的说法,孩子听到耳朵里,也会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在这种暗示下,孩子也就真的变笨、变差了。
积极的暗示:
“你很聪明”;
“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
“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
方法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变“要他学”为“他要学”!父母的言传身教、创造一些学习的神秘感,都是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方法三:谨慎对待“陪读”
很多家长每天晚上都辅导孩子做作业、为孩子检查作业,这是毁灭孩子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杀手”。
关键词四: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
定型期
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做了一项调查:
分别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测试,这次测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习惯测试。
测试的结果令人惊奇,因为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趋势,但他们的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
在四、五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
在四、五年级之后,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恶习,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给孩子创造好习惯形成的好环境
二、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好习惯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做家长的不能企图孩子“一口吃个胖子”。利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法原则,让孩子慢慢来。
坏习惯也是一点点改正过来的,这样做不仅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也能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
三、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家长的权威和毅力
父母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必须有一定的权威,在征得孩子统一的基础上,给孩子制定出一些“纪律”和“规则”。
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但是要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比21天要更多。面对孩子的耍赖、软磨硬泡等,父母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毅力,不要向孩子妥协。
总 结
现 象
1、叛逆
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
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
2、厌学
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3、学习习惯
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
在四、五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
在四、五年级之后,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恶习,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特别提醒
1、四五年级学习难度加大是小学阶段学习能力定型转折期。
2、分数只是阶段学习的表现,分析分数后面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3、四五年级是学习习惯关键定型期,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是此阶段重中之重。
专家支招
1: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要想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最先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关系,说出来,看父母有没有办法。
2:协助孩子树立人生目标
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多讨论,树立人生目标,不局限于职业,可以是生活标准,学习标准和兴趣目标。树立了目标,还需将人生目标逐步分解为现实目标,并帮助孩子实现目标。
3:引导提高学习兴趣
找到优秀老师,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因为名校的老师不仅专业知识经验丰富,还能把枯燥的知识通过趣味教学导入,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4:培养责任心
随着学习难度加大,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辛苦的过程,需巩固复习才能将知识转换为能力,告诉孩子任何优秀的人才都是通过艰苦的学习才能得到成功。
免责声明:
来源:网络相关数据
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刊赞同文章中的观点,行为,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以及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