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树叶变得五彩斑斓,天高云淡,万物丰收。但秋风拂面,也带来一丝凉意,美景之中,小朋友们秋冬季节的高发病也悄然而至,不容忽视。
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逐渐转冷,空气干燥,加之儿童抵抗力相对较弱,导致此季节易感疾病的增多。常见的秋冬季高发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感)、呼吸道感染(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不同病原的儿童肺炎)、急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等。这些疾病通常传播迅速,且易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传播。
不同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各不相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流感:前者常见的病原体有鼻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毒或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感染,通常症状较轻,表现为鼻塞、流涕或发热、咳嗽等,部分孩子可能还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而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流行性感冒,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
2. 急性支气管炎:除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外,还有咳嗽、喘息或发热。咳嗽可有干咳或咳痰,咳痰初起时常为少许白色黏痰,之后可转为黏稠脓性痰。
3.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年龄组儿童肺炎常由不同的病原感染,临床表现差异也较大。年幼儿肺炎50%以上由病毒引起,大龄儿童常由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感染所致。发热和咳嗽是肺炎的主要症状,呼吸增快是重要临床表现。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以喘息为主;细菌性肺炎感染中毒症状重,多中高热,喘息少见;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相对显著,而肺部体征不明显。
4. 胃肠炎:多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儿童的秋季高发病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预防,具体包括:
1. 接种疫苗:提前接种流感疫苗等,以避免感染。
2. 合理增减衣物: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因受凉而感染疾病。
3.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儿童勤洗手、不随意触碰眼睛、鼻子和嘴巴。
4. 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水果、蔬菜等,提高儿童抵抗力。
5. 保持室内通风:即使是冬季,也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细菌、病毒滋生。
6.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前往前做好个人防护:秋冬季高发病期间,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以减少接触病毒和病菌的机会。如无法避免,应引导儿童戴好口罩等,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尽管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在孩子发病之后我们做的不应该只是心疼和焦虑,以下几点希望可以给您思路:
1. 密切观察,及时就医: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时,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发展情况,若出现持续发热或高热、精神萎靡、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情况时及时就医。
2.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发病期间多饮温水和适当补充电解质,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 注意饮食调理:为患儿提供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帮助恢复体力。
4. 充足的休息和保持愉悦的心情:确保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活动,以利于身体恢复。同时可听轻松的音乐等,有助于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健康乐观的心理。
5. 注意居家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定期对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6. 居家隔离:如确诊患有流感等传染性疾病,需在家中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学。
秋冬季节是儿童高发病的高峰期,家长应当提高警惕,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在孩子的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营养方面以及相应预防上多加注意。同时,一旦孩子生病,不要恐慌,应按照科学的护理方法照护,必要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24修订),2024,62(10):920-930.
DOI:10.3760/cma.j.cn112140-20240728-00523
[2] 崔焱,张玉侠.儿科护理学第七版[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 Up to date. 儿童普通感冒:治疗和预防. [EB/OL]2024.1.12/2024-11-5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the-common-cold-in-children-management-and-prevention?search=儿童%20预防%20上呼吸道&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4%7E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4
[4] 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专家共识编写组. 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58(04):421-453.
DOI:10.3760/cma.j.cn112150-20231220-00472
来源:北京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