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文苑
在看历史书的时候,感觉纪传体的史记容易理解,编年体的资治通鉴读起来就吃力很多。
在史记中,人物个性突出、色彩鲜明,英雄从出道时就异于常人,面临各种挫折都能临危不惧、化险为夷,一段人生经历,大部分时间都精彩纷呈,挫折的时候大多也是故事讲完的时候。
而编年体的资治通鉴则复杂的多,各种信息夹杂,常常是读到一半的时候,主人公就不见了。一段王朝的更迭,几十、上百的人物出现,但是能够最终成功的也就零星数人而已。特别是五代十国的历史,各类人物如走马灯似的不停变换,直看的七荤八素(安利一下,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到B站找“安州牧”,讲的比较有趣)。
后来才逐渐感觉,后人写历史的时候,其实是开启了上帝视角,小说里的主人公怎能随意挂掉呢?但是配角则无关紧要,牺牲了大把。
在每一段历史中,绝大部分人都只能是传记中的配角,虽然终会有主角出现,但是落幕之前,谁也猜不透结局。就如上学时的考试一样,即使成绩再好,也无法确保每场考试都能得到第一。
为什么局中人难以做出选择呢?
一是信息碎片。
我们以往在刷手机找信息时,往往正反两方面的信息都能找到,历史中的决策也是如此。
比如著名的盐铁论,针对是否采取盐铁专卖这个政策,正反两方都说的在理,最后皇帝实在缺钱了,于是采取了盐铁专卖政策。
笔者想说的是,历史中的决策人,往往面对多方的观点,利弊的信息,并没有分明的非此即彼。
二是基本盘不同。
一个人如何做出选择,往往取决于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是否有合适的契机和运气。
而历史书因为篇幅受限,往往将大量的背景知识一带而过,让人读起来会产生这样的误解:这么简单的道理看不出来么?这个皇帝(大臣)是傻掉了么?
如何选择,往往取决于本集团的利益。
东汉末年,群雄蜂起,诸侯割据。北方袁绍依托于自己的亲族,曹操则依托于寒族。对应的,曹操的用人政策是“唯才是举”,袁绍则更看重家世背景,这是其基本盘使然。
再比如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朝代更迭的主力,很多则是南渡而来的人,他们流离失所、聚集在淮河流域,战斗力很强,成为一支左右政权的力量。
三是选择局限。
有的人并不是看不到朝代之弊病,但是利益盘根错节(皇族往往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和阻力根源),在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的悖论下,往往只能修修补补,最后大厦倾覆。
孙中山在革命之前,给李鸿章上书陈述改革方案,不被接纳后才转向革命。
李鸿章并不傻,可是对“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而言,改革就意味着爱新觉罗家族丧失控制权,这是她无法忍受的,她将皇族利益看的高过国家利益,所以“宁予友邦、不予家奴”。
革命党人又如何呢?
汪精卫在辛亥革命前曾试图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失败被捕后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饮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绝命诗。
在审判的时候,清朝的官员就说,你们没必要这么较劲,这个世界本就是弱肉强食,你们这个革命党若是掌权,估计和我们差不多。
到了抗战时期,汪精卫成为了最大的汉奸,他投降日本,建立了伪政权,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傀儡。
满清被革命党推翻,而汪精卫的选择被满清官员说中,历史往往很讽刺,也很打脸。
四是求解答案各异。
每一个朝代都面临不同的问题,也都有各自的不同解,不能跨代抄作业。因为这个朝代的解,往往就是下个朝代的病根。比如赵匡胤创建北宋之初,面临的就是大将拥兵自重,谁掌握兵权谁就可以决定皇位上是谁,杯酒释兵权后,宋朝集中力量建设中央禁军,虽然不再有地方拥兵自重的问题,不过也造成地方兵力不足、战斗力不强,养了不少兵,但是作战往往输多赢少。
五是环境、地理因素使然。
最后还是要讲讲环境和地理,历史上,气候和交通因素非常重要,而这些因素加剧了局部的不平衡。
先说气候,在大的历史周期中,往往冷暖交替,在气候逐渐变更的时候,天灾不断,往往能加剧王朝的覆灭;反之在暖期的时候,五谷丰登,往往伴随着新王朝的崛起。
比如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冲突,往往伴随着北方草原的冰冻,牛羊无草可食,于是南下劫掠。
再说地理因素,坐飞机的时候,透过云层向下看去,往往能看到阡陌的平原,纵横的沟壑、崎岖的山路。
在古代,没有那么多的桥梁隧道,攻城作战又异常艰难,一处关隘往往就能够左右战斗的胜负,所以在乱世的早期,地方诸侯容易割据一方。
但是等到中原争霸尘埃落定,其人口和粮食之多,形成碾压优势,局部政权往往无法抗衡,所以各家都要尽早逐鹿中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胜出。
读历史的时候,往往觉得,所看越多,所知越少。这也许就是古希腊谚语:“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吧。
不过,面对这个局面,古人也有解题思路,客观看待自己的局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拿起笔,随便写写就行
记录下你人生这场特殊旅行时的心情
投稿请发 taogetalk@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