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三坑口,有风吹过。
悠悠岁月中的一缕清风,吹过了八百多年的历史,吹出这秋季满眼的金黄。
这里有两棵矗立了八百余年的银杏树,它们以金黄的叶片为笔,书写着关于秋天的最深情信笺。
三坑口,并非我故乡,却有种莫名的牵引,让我心生向往。
它隐匿于新宅镇的怀抱中,距离武义县城约三十五公里,南宋嘉定年间的荒野,到如今的高氏聚居之地,岁月悠悠,三溪合流、上桓溪悠悠东去,流水的琴弦被银杏树的落叶反复地擦拂过。
心存热爱,即使在一处偏远的小山村,也可以生长得枝繁叶茂。
到了三坑口,老远就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两株历经风霜的银杏树。它们并肩伫立,宛如两位穿越时空而来的守护者,静静地凝视着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
八百年的风雨洗礼,没有让它们凋零,反而更加枝繁叶茂,生机勃发。
那遮天蔽日的金黄,从树梢蔓延至石阶。
银杏树宛如两把巨大的金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片山谷仿佛被点燃,绚烂夺目。
金黄的热烈与远山的沉稳、天空的纯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画卷。
秋风轻拂,银杏叶如蝴蝶般翩翩起舞,轻轻洒落在肩头、脚下,每一片落叶都像是秋天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细腻而精致。
秋叶是银杏盛开的花。
每一片叶子都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那是最纯粹的秋,金黄澎湃,热烈而张扬。
对于宇宙,可能只是一个呵欠的时间。
而在这个幽静的山间,它们缓慢而坚定地生长了800多年。
秋天,是三坑口最为迷人的季节。
一缕一缕的秋风拂过,整个村庄便被染上了一层层金黄。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有诗《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云:“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鸭脚便指银杏,所以银杏树古称“鸭脚树”。
银杏是“活化石”,银杏属植物起源非常古老,最早的化石可以追溯到1.7亿年前。
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株银杏树,每到秋天的时候,我们就跑去捡一些银杏叶子,夹在书中作书签,或是在叶子上面慎重地写了字,小心翼翼地塑封了,寄给远方的朋友。
这两棵银杏树,是自然的奇迹,更是情感的寄托。
很多年来,人们都认为它们是前世的恋人,化作了今生的满树金黄,相守相望,共历风雨。
后来,才知道它们是姐妹树。不过,有什么关系呢!清风在两棵树之间来回编织,地下根脉相连,空中枝叶相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两小无猜,这是朝夕相守了八百多年的两棵树。
一对对恋人手牵手漫步来到树下,捕捉每一个角度,来一张,再来一张,定格无数张甜蜜瞬间,祈求这份爱情能如银杏般长久,地老天荒;
一对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妇相互依偎,银色的发丝在秋日阳光下闪耀着岁月的光辉,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不言而喻的默契与深情,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成为了永恒;
孩童们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为这宁静的田园添上了几分活泼与童趣。
树下的乡人或坐或立,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与安宁,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
游客们也不时驻足,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份和谐美好的画面,将这份宁静与温馨永久珍藏。
——如此景象,恰似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画,
每一笔都蕴含着生活的真谛与美好,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风吹着银杏树,旋转着调整投递的方向。
秋叶也是一种教诲啊,一季一季地落下。
孔子长叹逝者如斯夫,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我捡起一张金黄的银杏叶,仿佛握住了时间的钟摆。
小时候母亲经常说,遇到古树要拜一拜。
母亲曾言,古树参天,汇聚天地之灵,人若心怀虔诚,意念与祈愿深切,于古树下倾心诉说,那树便能感知这份诚挚,作为自然与生灵间的信使,将你的愿望播撒至四方,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心中的愿景便能得以实现。
泥土的清香入鼻,我突然醒悟——适当地折腰,贴近土地,是为了不忘我们的出身与去处。
//////
每一次与三坑口银杏的相遇,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三坑口的银杏树,用它那金黄的叶片书写一封封关于秋天的信笺,有关生命的坚韧,有关珍惜和感恩,有关自然的美丽与乡村的宁静。
每一片落叶,轻轻地落在心间,它们是秋天寄来的信笺,讲述着关于时间、生命与爱的故事。
我想借一张银杏叶写封信。
(本期摄影:金楚楚 冰山)
文章来源:武义旅游
编辑:丁家华
一审:陈 栋
二审:俞 婷
三审:张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