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第三批乡村博物馆评选榜单结果。林栖三十六院蓝印花布活态博物馆经自主申报、设区市推荐、现场验收、专家评审等程序,成功上榜。
什么是乡村博物馆?
有别于大众对博物馆“高大上”的印象,它是从广袤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博物馆,小而专,民间工艺、器物、故事等皆可成展。
蓝印花布活态博物馆的前身,是三单乡圣门潭村“单氏祠堂”,它像一块独特的“地方印”,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民有着天然的贴近性。
很久以前,村民们在这里聊家常、唱喜事,用家家户户都有的蓝印花布“荷花被”送出一份份祝福,看着一对对新人喜结连理,一代代传承的希望在这里蔓延开来。
“在房子推倒前,我曾让父母妥善保管一些器物,因为我怕,有一天,记忆会随着房子,消失不见。”当36院创始人林栖再次回乡踏入祠堂,迎接她的只有松动木板吱呀的空洞回响。
于是,她带着团队挨家挨户收藏代代相传的被子,和保存在乡人记忆中的关于蓝印花布的故事之后,开始将心中所想落地。
2022年上半年,蓝印花布活态博物馆的首个场馆,蓝印花布工坊,启动改造修缮。
工坊在保留了祠堂传承百年的榫卯结构以及片砖片瓦的基础上,修旧如旧。而由于老房子的榫卯结构工艺特殊,无法依靠现代机器完成,加之懂得这些传统工艺的匠人,80%以上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施工难度倍增。
2022年8月,工坊经整改、装修、展陈,短短的一个月,便露出博物馆的雏形。传承百年的三单荷花被历史,百床村民的蓝印花被,10大流程工序的老工具,创新研发的文创产品,寓教于乐的非遗研学,以及小批量生产加工区域,均在这个空间,找回遗失已久的,属于三单的“中国蓝”。
村民们关于蓝印花布的故事被请进博物馆,他们的老被子在这里被好好珍藏,他们儿时的记忆在这里存放,他们关于家与人的爱在这里传承,成为游人了解三单,了解东阳蓝印花布的窗口,让非遗蓝印花布被更多人看见。
为了更完整呈现蓝印花布活化生态圈,更好地实现产业闭环,博物馆经历了多次扩建与修缮。
2023-2024年,为加快建设非遗工坊集群村落,打造博物馆艺术村,蓝印花布活态博物馆在蓝印花布工坊的基础上,扩建了蓝染博物馆、蓝染活化生活馆,形成“一坊两馆”。
2024年4月,东阳市第九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及“中国诗人走进‘林栖36院’暨自然写作研究中心挂牌“活动在圣门潭博物馆艺术村开展,扩建修缮后的蓝印花布活态博物馆第一次正式对外,引起了当地媒体和外来游客的热烈反响,也受到有关部门领导关注,东阳木雕博物馆馆长现场参观后建议申报。
▲ 诗人们参观博物馆
5月初,林栖三十六院正式向上级申报,6-9月再次对场馆进行完善升级,并于10月21日,获得政府确认授牌。
这一喜讯标志着我国首个以蓝印花布为主题的活态乡村博物馆正式落户三单,为传承和弘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蓝印花布活态博物馆是必要的,可行的,可期的。
博物馆涵盖“一坊两馆”,即蓝印花布工坊、蓝染博物馆、蓝染活化生活馆,收藏展陈的是属于东阳的蓝印花布文化。常设展厅有灰缬厅、天然染色厅、靛染厅、蜡缬厅、绞缬厅、夹缬厅及纹样研发厅等七个特色展厅,通过多媒体互动、实物演示等多种形式展现蓝印花布历史源流、东阳蓝印花布发展历程及现代蓝印花布文化。
▲蓝印花布工坊
“文化土壤的断与续是前进的。蓝印花布的复苏要建立在自己的文化上,我们是有底子的。可以向外求,借鉴、考察,但最后要回来,立定脚跟,要能拉回到自己的文化。”
非遗传承人林栖身先士卒践行这一点,以非遗蓝印花布为文化契机,回乡建设蓝印花布活态博物馆,把之前对蓝印花布的收藏、研究及创新的蓝印花布活化生态产业链,以系统化、整体性、商业转化的逻辑性方式进行展示、推广与传播。
焕活非遗,让这个滋养她成长的小山村,重新活起来。
蓝印花布活态博物馆注重传承与创新,落户三单乡不仅宣告了蓝印花布非遗手工艺的回归,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方面,通过传承与创新,让非遗蓝印花布的生态活化起来。奶奶辈的蓝印花布也可以成为时尚走上国际秀场,成为年轻女孩们的时髦单品,实现“非遗+时尚”的跨界相逢。
▲携手蓝印花布走上中国国际时装周
另一方面,让失传的非遗手工艺在三单乡重新焕发活力,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到复兴项目中,实现就业和创业。
▲博物馆带动当地村民加入蓝印花布的生产制作和设计加工
林栖三十六院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吃、住、观、玩、游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
“通过非遗活化博物馆、以及文化和艺术的形式赋能,可以游客在这里停留更久,体验更多,感受更深。”博物馆馆长刘会明,见证了这座博物馆从旧到新的蜕变。
同时,蓝印花布活态博物馆作为金华市市级非遗工坊、东阳市蓝印花布非遗传承基地、东阳市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亦研发了各种特色研学活动,联动院校、协会、企业、组织机构等携手传承非遗之美,中国之美。
目前,小小的三单乡已经成功孵化衍生林栖三十六院、圣门潭博物馆艺术村、蓝印花布活态博物馆、东阳东大地艺术谷等项目,以文化、艺术带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模式。
项目的推进,带来了人流与经济效益,当地各类店铺与日俱增,休闲生态逐渐多元丰富,带动乡村火起来。
在这个古朴而又有着“中国蓝”血脉基因的乡村,我们希望,资源的整合与盘活、设计的赋能与再生、产业与用户的链接、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文旅的融合与共创,都将成为“价值闭环”,既实现非遗活化,又赋予传统村落建筑当代功能,焕活山乡经济。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8:30-17:00,周一休馆
联系人:馆长刘会明
联系电话:13503069808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团队参观请提前预约)
文章来源:林栖三十六院 东阳文旅
编辑:丁家华
一审:陈 栋
二审:俞 婷
三审:张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