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罗志宏(右一)慰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一项重大改革。忻州市聚焦时代所需、发展所向、工人所盼,以全市产改一盘棋思想,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产改工作做实做细、走深走实。”11月25日,围绕贯彻落实省总“十大工程”部署,深入推进产改赋能工程,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罗志宏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罗志宏说,忻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改工作,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考核督查事项。5月8日,忻州市委书记朱晓东深入市总工会调研产改工作,对市总工会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提要求、压担子。6月28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产改工作。10月21日,市政府与市总工会召开2024年度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进各项政策落实。
罗志宏表示,全市相关单位对照改革任务清单,发挥职能专长,统筹谋划、合力推进。市委组织部制订全市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发展力度;市发改委联动市人社局,将产改指标纳入规划、精准细化;市国资委、发改委、民营经济局认真落实《关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带动作用的意见》和关于推进非公企业产改的具体要求。
忻州市总工会建立会议研究、分类指导、专题培训、评价考核、总结交流等工作机制,从6月到10月召开6次产改推进会,抓时间节点、促工作进度、保产改成色。8月27日,市总工会会同市委督查办下发督查通知,对推进产改工作开展实地督查,并下发对各县(市、区)2024年产改工作考核的通知。9月,市总工会举办产改工作专题培训班,就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实际推进中遇到的堵点难题解疑释惑、攻坚克难。
罗志宏说,具体工作中,忻州市总主抓特色化、项目化、数据化。特色化引领,紧扣党政中心大局和职工需求,推动工作出彩、出新。一是市总工会提请市人大出台了《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忻州篇章的决定》。二是关心关爱劳务派遣工。忻州市总通过深入调研,详细掌握了全市1.6万余名劳务派遣工的年龄、学历、工作现状、入会情况等信息,在中秋节为他们发出慰问信的同时,联动各县(市、区)总工会为所有劳务派遣工每人送上两盒月饼;联合市人社局发出《关于规范劳务派遣协议推进劳务派遣人员建会入会的建议书》,将“派遣劳动者加入劳务派遣方工会”写入劳务派遣补充协议;从建立工会组织、明确入会路径、工会经费来源、工会会员管理4个方面入手,明确劳务派遣机构建立工会、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的具体举措,推动全市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组织。三是为全市快递员、网约送餐员免费体检。市、县两级工会聚焦快递员、网约送餐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饮食不规律等行业特征,投入56.9万元为全市2600名快递员、网约送餐员进行体检,并提供体检结果跟踪服务。
项目化推进,通过建立年初布置、年中督查、年底考核工作机制,将产改所涉工作分解到全市各部门。忻州市总在制订“五抓十建二十送”任务分解图、“十建完成情况表”、“二十送完成情况表”等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完善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开展以送党的创新理论、送“三个精神”、送先进文化、送党建工作新模式为内容的“四送”活动。市人社局深化“一县一品牌”工程,培育壮大“忻州月嫂”“忻府护工”“繁峙绣娘”等15个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在此基础上,忻州市总通过与政府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承接,推动市工人文化宫在7月5日正式开工,预计明年5月土建结束。该工程填补了忻州市级一直无职工文化活动阵地的空白。
数据化落实,通过制作“数字看产改”图表,将工作成效用数字体现出来。其中,产业工人在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比例逐年提升,分别增长20%、10.38%、6%;在市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中,产业工人代表比例较上一次代表大会增长13.1%,较第二次代表大会新增两名产业工人兼(挂)职副主席;在今年推荐的全国工人先锋号、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模范集体中,一线产业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占80%。忻州市总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今年已组织15972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包括7149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4837名企业职工;依托工匠学院开展电工、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安全技能等各类培训,共有27400余人次参加,其中取得技能等级鉴定并获得证书的有180余人。自工匠学院成立以来,该市已有56200余名职工参加了各类技能培训。
罗志宏最后表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出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持以产业工人为中心,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凝聚合力,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忻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