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艺术装置正在重塑我们的创意体验方式。重点不再只是观察艺术,而是成为艺术的一部分,并完全沉浸其中(比如你可能听闻过的沉浸式梵高展)。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6大吸引人的互动艺术案例。从对观众的碰触做出响应的交互式数字艺术装置,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以及3D装置艺术或投影映射,这些具有交互性和实验性的艺术作品提供了一种与当代艺术的独特互动,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作品:花与人──黑暗(Flowers and People—Dark)
这个交互式艺术作品并不是对预录图像的回放,而是实时生成的图像。各个参观者与这个装置艺术持续性的互动成就了这个不断变化的、生成式的艺术作品。花儿们经历着萌芽、生长、绽放到最终花瓣凋零消逝的循环。生与灭的过程,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参观者的靠近决定了花瓣是否同时凋零枯萎,还是再次重生绽放。这个简单的概念通过各种美学选择与扎实的先进技术完美呈现出来。https://gaiamount.com/works/player/110064作品:Six-Forty by Four-Eighty
艺术家杰米·兹格尔巴姆(Jamie Zigelbaum)和马赛罗·科埃略(Marcelo Coelho)创作的Six-Forty by Four-Eighty是一套交互式灯光装置,它是由220个磁吸实体像素构成的网格。这些巨大的“像素”会响应手指的碰触而改变色彩并产生各种动画效果(变快、变慢、锐化、丝滑等等),并且还可以通过遥控模式进行改变。每一个单独的像素块都会在被碰到的瞬间改变颜色,并将色彩状态传给相邻像素,将人的身体作为信息通道。当这些像素形成小组,它们就组成了图案和动画。两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更注重计算机原理中物理性的方面并让数字世界感觉像是一个有形的物体。这为设计、媒体艺术和交互艺术的新的创意灵感打开了大门。https://gaiamount.com/works/player/110066
创作者:随机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
“雨屋”是一个能让参观者在一间模拟倾盆大雨的屋子内走动而又不会被淋湿的沉浸式艺术体验。这是沉浸式行业的一个经典案例,从它最初亮相至今已激发了无数衍生作品。这个交互式艺术装置运用运动传感器来探测每个参观者的存在与移动,以此创造出一块区域让雨在参观者上方停止,提供了人可以控制雨水并且走在雨中又不会被淋湿的不可思议体验。这种交互式艺术的形式探索了技术、自然与人类感知的交融,邀请参观者以一种独特而超现实的方式加入到艺术与环境中。在进入这个装置的瞬间,参观者即刻能体验到:自己既身处雨中,又不受其影响。尽管能听到密集的雨滴声,也能闻到雨水的味道,但却不会碰触到,由此确保参观者在这个空间中行走时,四周是连绵不断的雨,而自己却一身干爽。在雨屋中,参观者与艺术品之间,以及人与机器之间,展开了一种直观的联系。https://gaiamount.com/works/player/110065
作品:“聚合站”(Convergence Station)
Meow Wolf设计团队的交互式装置在圣达非和拉斯维加斯大获成功后,这支团队于2021年在丹佛开设了他们的“聚合站”装置。这是Meow Wolf最新的一个装置,它坐落于3个高架桥之间,层高30英尺(约9米)。“聚合站”的形象是一个由量子交通部运营的跨维度交通枢纽。它将地球与“世界聚合”领域连接起来,而各个世界聚合起来的现象是由一场宇宙聚合事件导致的,四颗行星的碎片就此融合在了一起。这个装置内包含了大量展品,艺术家们还设计了雕塑置于展品中,其中一个是大型的实体复刻版教堂——此前为了火人节的Multiverse虚拟活动中备受认可的The Infinite Playa虚拟沙漠宇宙还制作了这个雕塑的数字版本。参观者可以在聚合站的Galleri美术馆旋转观赏本地艺术家们的展品:来自丹佛的Lumonics成为第一个在此展示作品的团体,另外还包括先锋光艺术夫妻档梅尔·坦纳(Mel Tanner)和多萝西·坦纳(Dorothy Tanner)的作品。聚合站致敬了丹佛的“19人帮”,他们后来成立了对普及便于残障人士使用的公共交通发挥重要作用的ADAPT组织。https://gaiamount.com/works/player/110054
作品:“圣堂的背叛” (The Treachery of Sanctuary)
“圣堂的背叛”是通过三块巨大的交互式屏幕探索飞翔、转化和人类互动主题的交互式装置案例。观众站在屏幕前,他们的身影轮廓会化为抽象的鸟形,在屏幕间展翅飞翔。这个装置艺术作品使用了Kinect传感器和摄影机对参与者的运动进行跟踪,所创造出来的沉浸式体验可以将观众的手势和动作转化为鸟儿飞翔的视觉呈现。这样的艺术装置极具互动性,因为它们会吸引观众,并邀请他们探索自己的动作和手势,形成一种艺术表达,模糊了实体与数字世界的界限。https://gaiamount.com/works/player/110063
珍·勒温创作的“池塘”是由一踩上去就会发光的一圈圈垫子组成的交互式艺术装置。参与者可以在垫子之间行走、奔跑或舞蹈,从而制造出会在整个装置间扩散的声光涟漪。“池塘”中的每个垫子都自带无线控制器。这106个垫子形成了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并没有一台中央电脑或路由器来对垫子间的连接下指令,每个垫子都是独立运行的。在用户输入与一组基本规则的指导下,垫子还会同时与周遭环境交互。这形成了类似一个发光“乒乓球”的巨型游戏,用户在其中跑跳,增加、反射和混合光线来制造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这个作品旨在鼓励参观者加入其中,并跟装置互动,邀请男女老少尽情玩乐,并创造独属于他们的声光图案。通过这个交互式体验,“池塘”能培养出一种集体感和共创感,因为是参与者们通过自己的运动,共同打造了这个不断变化的艺术作品,并为艺术家的艺术构想做贡献。过去13年来,“池塘”被搬到了60多个展览上,在20多个国家展出,具体城市包括北京、香港、里斯本、洛杉矶、墨西哥城、纽约、布拉格和悉尼。更多视频内容:
https://gaiamount.com/works/player/110067
给大家分享一个你可以在家就自行创作和互动的交互式艺术“小彩蛋”——Silk。Silk的网站(http://weavesilk.com/)和APP由尤里·维什涅夫斯基(Yuri Vishnevsky)创造,配乐与音效由马特·贾维斯(Mat Jarvis)创作。用户可以在网站上绘制属于自己的炫目交互式生成艺术。该平台可以对笔刷色彩、旋转对称、镜像画面和螺旋画面进行简单直接的操作控制,生成引人入胜的抽象艺术创作——不管你几岁,人人都能享受。无论你是在寻求快速的创意休憩,还是旨在探索无尽的艺术可能性,这个免费的网站都适用于各个水平的艺术家。Silk还有自己的iOS手机APP,收费不到5美元(约35元)即可下载使用。交互式艺术是创意表达的新国度,它超越了新媒体艺术家与观众的传统界限。这是一种你很可能在现代艺术比赛中以及不远的将来看到的艺术形式。交互式与3D艺术装置的创意流程与众不同,因为它们会邀请他人主动参与到艺术作品中,形成独特而属于个人的一层联系。从交互式艺术秀,到网站,到交互式灯光展,到虚拟现实体验、表演艺术、投影映射,甚至到交互式舞蹈艺术,这种不断变化的媒介挑战着常规艺术认知。随着我们继续探索视觉艺术与技术的交融,创新的、突破固有界限的交互式艺术形式保有无限潜能,行业未来一片光明,令人期待。
出处:elburz | The Interactive & Immersive 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