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二字一念出来,优雅的韵味就在唇齿间萦绕。
哪怕从没到过这里,根植于记忆深处的对江南的向往,就已经不由自主地勾勒出一幅天青色等烟雨的婉约水墨画。
虽然徽州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已经在地图上消失,但它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刻进国人的基因里。
得益于后人对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们还是能回到那与世隔绝的山水间,触摸那些不被时间惊动的故事。
有句话说宏村是画,西递是书。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徽州建筑群,西递内藏乾坤,风土人情更加原生态,保留了大量古迹,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文化博物馆”。
要想读懂梦里徽州,就必须先翻开西递这本书。
西递胡氏宗谱记载,第一代胡姓传人胡昌翼本是唐昭宗李晔的幼子。
因避战乱,随近侍郎胡三逃难至徽州,为障人耳目,遂改胡姓。
后来胡昌翼登明经科进士,世人称其为“明经公”。
其后世子孙看中了西递这一枕山环水的风水宝地,整个宗族在此开枝散叶,从政从商,不计其数。
鼎盛时期,西递村有600家华丽住宅,是徽州民居建筑的精华。
千百年来,西递历经无数社会的激荡风云和风雨侵蚀,毁坏不少民居、祠堂、牌坊。
庆幸的是仍有百余座建筑和自然景观延续着古老的故事,明经湖畔的泊心云舍·明经园就是其中的代表。
烟锁雾笼的西递总是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婉约模样,给人的幻想留下大片空间,但总能漏出一段高高的马头墙给幻想指明方向。
这种中间高,两边低的建筑墙面随着屋顶坡度层层叠叠,连接起高低起伏的线条,宛如凝固的音乐。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在外观上一眼就看出来的建筑特色是徽派建筑首要的标签。
然而如此优美的创意,却是先民们吸取了很多火灾导致的惨痛教训,才因地制宜形成的智慧结晶。
聚居于山区的徽州村落,人口密度大而土地面积有限,所以民居之间的距离狭窄,一旦发生火灾就容易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防火墙就应运而生,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墙垣,且用砖石代替木材也可以隔绝火势蔓延。因墙顶形状酷似马头,所以防火墙又叫马头墙。
色彩简单,线条洗练的建筑外墙有着徽州地区特有的沉静内敛,在江南烟雨的洗刷下,保留了岁月赋予的斑驳痕迹。
江南是一场旧梦,粉墙黛瓦吸附的水汽丰盈到令人沉醉。
并不富裕的空间促使老祖宗们最大限度地开发关于建筑样式的想象力。
从中原地区迁徙至山区的先民无法完全保留传统四合院平整开阔的格局,那就向上开拓空间。
2-3层的楼居灵感来自本土的干栏式建筑,中间布置厅堂,牌匾上字迹端方,刻着大厅名字,两侧的对联通常为家训,以正家风。
二层和两侧布置卧室,这样既能分割各个家庭成员的生活空间,又因袭了四合院的布局能将一家人凝聚在这四面合围的庭院里。
因楼高而紧凑,中间合围的一方天地显得幽深,被形象地称作天井。
每当雨天,雨水顺着向中间倾斜的屋瓦聚在庭院时,就叫做“四水归堂”。
在古人看来水生财是吉祥的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也是徽商对待财富的精要。
泊心云舍·明经园占地广阔,建筑空间不似传统民居那般逼仄,但依然保留着传统的中堂,厚重肃穆;
桌椅屏风古色古香,牌匾泊心居和对联大气端正;
再往前走的大堂宽阔明亮,吧台上方的天井延续着徽州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
原来四合院独立的大门在山区里无法单独施展,所以聪明的徽州人把大门“贴”在墙上。
直接在墙上开辟出入口,再用精美的砖雕加以修饰还能显示主人家的财富和地位,这就是徽派建筑中另一个鲜明的特色——“门楼”。
一幅雕刻完善的门楼呈现的图案可达到7-8层之多,细致繁复,巧夺天工。
作为一个家族的“门面”,颇具财力的徽商自然十分重视门楼的修建,正所谓“千金门楼四两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整个泊心云舍·明经园有五座院落组成,其中三栋明清古建。
这是当地有名的茶商胡蓍圃及其子孙修建的祖宅,所以能看到从古至今各种样式精美的门楼雕饰。
华丽精美的大门展现了徽州民间匠人深厚的艺术根基,名门大族的底蕴也呼之欲出。
门楼只展现了徽州雕刻技艺的冰山一角。
建筑内部上到斗拱、窗扇,下到脚边的门板,木质的、砖砌的、石堆的各个角落无一不是栩栩如生的刻画。
题材包含动物、植物、耕种场景、民俗故事等等,徽州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个人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社会风尚的倡导都蕴含在这些雕梁画栋中。
远看色彩简单、风格古朴的徽州建筑其实藏着极细腻的肌理,可以说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典范。
泊心云舍·明经园门前的胡文光刺史牌坊就把徽州三雕的技艺发挥到极致。
这是万历皇帝为褒奖其对民间的卓越贡献而下旨修建的。
5层分明的“楼阁式牌坊”把徽州匠人的玲珑巧思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可以窥见当地文风之盛,无愧东南邹鲁的美誉。
明经园内的泊心书屋也保留着徽派建筑的精髓。
精美的木窗、典雅的天井、楼下的山水园林极清幽,几面墙上的图书可以随时翻阅。
恍惚间好像回到了以前的私塾、书院,勤勉的徽州学子还在朗朗吟诵着治国齐家的理想。
这片原本被山水阻隔的避世之地遇到了一群实干又聪明的人,才能生长出这样特殊的建筑。
它与山水浑然一体,由内而外展现的风貌令无数人倾倒,远不止承载徽州人的乡愁。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回到泊心云舍·明经园发现隐居的尽头是徽州。
本文所有照片来自摄图网/现场实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