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寄过的慢递,是时代的眼泪了吗?

乐活   2024-08-16 16:00   湖北  



前段时间偶然刷到一篇关于旧信的帖子,突然意识到,曾经风靡大街小巷的慢递店铺似乎已经销声匿迹。


问及身边寄过慢递的朋友,大部分人投递的慢递也如同石沉大海。一封信件能否穿梭一年、两年、三年,又或是十年、二十年按时抵达,关键在于店铺的契约精神。


而在过去十四年里,武汉慢递从兴起、高潮、低谷再到平稳发展,一批旧的店铺消失,一批新的店铺出现,能穿过风风雨雨的店铺,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010年,武汉第一家慢递店铺——罗克慢递在昙华林开业,半山腰上藏在绿色门头后的小房子几乎成为所有“武汉伢”的慢递启蒙地。随后,一大批主做“慢递”业务的店铺在武汉涌现。


时过境迁,如今的昙华林里,除了慢递书局再也找不到第二家开业10年以上的店铺。负责对接邮寄顾客的主理人小诗告诉我,戴上口罩的三年时间内,依靠邮寄的慢递业务生存难以为继,坚持下来的只有她一家。





但就像司门口去年新开的文创店延伸出一家山海慢递,在这个车马很快的时代,依然有人在选择慢下来的表达。


一封历经万水千山的书信可能不只是一份答案、一份问好,更可能挽救一段关系,甚至,意味着新生命的绽放。







2009年,“慢递”在全国都还是个正新鲜的热词。


那时国内首家故意延期发送信件的公司——熊猫慢递刚刚出现,文字可以延伸的浪漫界限被重新定义,短短一年时间内,吸引了近万封邮件投递。


次年,中国邮局“亲自”下场开设“未来邮局”业务,活动时间内收到的2.5万封“未来信”如雪花般在10年后飞回到他们主人的手中。





而在武汉首个官办“慢递邮局”——长江文化邮局出现之前,罗克慢递就为昙华林带去不少流量。


“90后”小艺迄今都记得,读高中时和朋友一起去罗克慢递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是重要到可以写进QQ空间的事情。


“那个时候店铺就在瑞士教区旧址内,除了写信还能点些吃食,我寄了一封信给3年后的自己,激励自己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的时候真的收到了,三年努力如同过眼云烟,蛮感动的。”





不止罗克慢递,昙华林的梦想邮局、光谷的时间仓库、螃蟹岬的猫的天空之城……一直到2014年左右,武汉的慢递店铺可谓“遍地开花”。


慢递书局主理人李猛记得2014年在昙华林开第一家昙华林·微书局时,虽然也经营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但奶茶、小食是更重要的营生。


“可能因为店铺开在街道入口,顾客大多是游客和学生,店里的寄信服务卖得很好,我开始和邮局谈业务合作,和一些学生与厂家创新明信片形式,慢寄和文创的业务越做越大,餐饮反而没做了。”


2019年,李猛甚至在和昙华林·微书局相隔几百米的地方,再开了一家直接以“慢递”命名的慢递书局。





从民营店铺到官方邮局,一封又一封信件被寄存背后,慢递行业算得上稳步发展。







一封慢递从收件到寄出,大致可以分为收取、记录、分类、保存、寄出5大步骤,在此之上,每家都有每家的规则。


在慢递书局里,顾客花4元买下信纸与信封完成信件撰写后,需要在前台登记相关信息,添加小诗的微信,并按约定寄信时间缴纳第一年20元、其后每年递加5元的保管费与邮寄费用。


信件会依照寄出年限分类保管在木架上,每次投递前,小诗会与当事人取得联系,确定收件信息,再为信件贴上邮票和条码。每周二,她都会带着一摞信件出现在中华路邮局。





这样一项需要在地图上几经周转的业务,注定会因为疫情遭遇寒冬。


2019年年底,做完产检的小诗与李猛一起回到河南老家,当时的她没有料到那是最后一次在武汉做产检,也没有料到自家的店铺一关就是五个月。


等她顺利生产结束回到武汉时,为了确保邮件能够顺利抵达,夫妻二人与收信人确认可以收件的地点,并用快递代替邮寄的形式,将积攒的信件全部寄出。





一直到2022年年底,店铺经营断断续续,寄件更是见缝插针。


他们虽然是昙华林唯一一家坚持下来的慢递店铺,也因为房租上调不得不关掉昙华林·微书局,将全部业务搬至慢递书局中。


“来写信的人确实不多,我们也是在勉强支撑,但很多人收到疫情之前自己写下的信后,会向我们感慨和谈论,当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时,一笔一划写下的确定的文字可以是一种例外。” 





就像小诗在河南备产时,她不确定缺席太多次产检的孩子是否健康,不确定孩子出生以后会拥有怎样的童年,尤其当她看见李文亮医生的妻子也是一位怀孕的母亲时,她潸然泪下,决定给即将出生的宝宝写下一封信:


“你还未出生时,世界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我不知道我能否给你提供一个自由、安稳的生活环境,但我相信你既然选择这个时间到来,一定有着坚强的毅力,可以坚持下去……”


在那一刻,文字减轻了一位母亲的焦虑,或许若干年后,又会给予孩子新的力量。







2022年年底,一切迎来转机。


通过社交平台预定的代写订单增多,再加上信誉积攒带来的回头客和文创产品热度升高,慢递书局终于能够实现盈利。


新的“慢递”店铺也在出现,但能长期坚持的,还是少数。




小诗备有三个本子专门记录寄件人信息,因为长期翻看,边角已经出现磨损。从她2018年加入店铺到现在,接触过的信件数量早已超过两千封。


她看到过父母收到儿女来信后对于子女成长的感慨;遇到过情侣分手后一方执着将信件续约20年;看到过母亲为还未出生的孩子写下18年后的见字如面;遇到过用信件粘合因为异地产生的感情裂痕的情侣……


“信件可以表达面对面无法完整表述的情谊,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再回头看时,又会成为一种激励。”





我突然想到身边有个朋友林溪在2021年写下过一封慢递。很久以后她告诉我,那其实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时间。


当时的她刚刚确诊中度抑郁症,药物治疗对于注意力的影响让她无法专注于考研学习,父母对于病症的不了解让每一次对话都如同充满硝烟的战场,视为知己的朋友毫无征兆失去所有音信……


“我知道你们都很担心我,不想再用药物带给我的痛楚和心里的迷茫让你们更难受,在青岛散心看到胶东慢递时,就想用这些和一年后的自己对话。”


幸运的是,一年后的林溪顺利毕业,取得了一份让她满意的offer,病情恢复到可以停药,打开一年前写下的那封信时,她哭了很久很久。


“我那一刻真的好高兴,无论多苦我都挺过来了,我成为了更好的、更勇敢的、更无畏的自己。”




文字的记录和见证,如此有意义。





小诗会经常收到一些来查信的好友验证,一些是因为期间换过地址、联系方式,靠着些许线索总能找到,但一些是找错了店铺,之前代为保管的店家早已不在。“所以慢递能够存在的前提是契约精神。”





无论再难,小诗和李猛都没有想过停止经营。


他们的微博名一直是昙华林·微书局,方便让之前没有加微信的老顾客联系,每周除了更新寄出的信件名单,还会为无法确认地址的信件寻找主人。


即使有“超出邮寄时间一周还未取得联系的信件应当销毁”的规则,他们仍会选择继续保存。


“每一个当时愿意在此写下故事的人,一定会希望再收到这封邮件。”


参考资料:

羊城晚报《“慢递”兴起 把希望寄往未来》

北京日报《未来邮局来送信了!10年前写的信真的寄到了》







Editor 编辑 ‖不甜

Photographer 摄影 ‖赵凯文

Designer 设计 ‖后青当






「你寄过慢递吗?」










优良better
better your life,专注于更好的自我,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好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