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风波:一个14535元的职场沟通课
一条新闻引起我的注意:重庆一位女士请朋友吃日料,看到“302元/人”的标价,误以为是自助餐,结果收到14535元的账单。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总监,我深知沟通误会带来的代价,今天和大家聊聊这背后的职场智慧。
案例详情
重庆的孔女士为给儿子庆生,带了17位朋友去吃日料。
她看到店家标注“人均302元”,想当然认为是自助形式。
吃饭时,有朋友提醒点太多,她却说:“没事,这是自助餐性质的。
”结果买单时,服务员要价14535元。
面对天价账单,孔女士当场愣住。
但因为朋友都在场,她忍痛付了钱。
后来找店家理论,对方表示“人均消费”不等于“自助餐”,菜品都是明码标价的。
最终在媒体介入后,店家退还1450元了事。
职场分析
1.沟通陷阱无处不在
职场有道,这种误会太常见了。
年终述职会“可能晋升”变成“确定升职”,老板说的“适当加薪”理解成“大幅涨薪”,这些都是沟通不明确的后果。
2.面子文化的双刃剑
孔女士碍于面子付了钱,这让我想到职场中太多人因为面子问题吃了亏:
合同条款看不懂不敢问 工作任务听不明白假装懂 薪资待遇含糊不敢确认
老员工都懂,面子最多值个午饭钱,可别为了面子搭上整个饭局钱。
3.危机处理的艺术
这波操作很迷的是餐厅的危机公关。
换位思考,如果是企业遇到类似投诉:
及时介入了解情况 主动承认标示不够清晰 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优化流程避免再次发生 职场启示
职场小白别慌,我总结了几点实用建议:
先确认后行动
重要决策前做好功课 关键信息反复确认 书面记录留存证据
理性处理分歧
控制情绪冷静沟通 收集证据讲究方法 寻求专业人士建议
提升沟通技巧
重要事项复述确认 模糊表述及时澄清 善用提问避免误会
这招绝了:把“我理解的是…”改成“请问是不是…”,一个小小的表达改变,能避免很多误会。
行动建议
对企业:
明确标示商品信息 主动提醒消费风险 建立清晰的沟通机制
对个人:
不要想当然 及时确认细节 保留沟通证据 理性处理分歧 总结交流
今天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职场中的沟通就像点菜,不是你觉得对就是对,而是双方都理解一致才算对。
大家职场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沟通误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点赞关注,下期我们聊聊如何在职场中提升沟通效率。
祝大家职场顺心,事业有成,不加班,不内卷。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与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