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下午,荆州市作家协会举办澳门与荆州两地作家对话活动。在(第一场)——“观三国:历史性与文学性的融合再造”座谈会上,笔者以《荆州,关公精神的孕育与传承之地》为题发了言,并与澳门作家就《诗经》与楚文化的关系、历史人物的文学表达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以下是交流稿——
荆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曾经说过:“得荆州者得天下。”三国争战,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荆州归属展开的。当时的荆州之争,是决定国家分、合命运的关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国荆州之争,是整个三国逐鹿的焦点和三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因此,荆州既孕育了“以不息追求国家统一为主导的三国精神”,又孕育了以“忠、义、仁、勇、礼、智、信”为核心的关公精神。
荆州,是三国文化的重要策源地,是关公文化的历史源头,是闻名遐迩中国三国文化之乡。
“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洛阳关林石坊的一副对联说得好!如今,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关帝庙,都会祭祀关羽。
关公文化或者说关公崇拜是全球性的。那么,荆州的三国文化和关公文化有什么不同的特色?今天上午,我在路过荆州古城宾阳楼时,又看到了那个广告牌:“关公朝圣地,魅力古荆州。”这是几年前,媒体在征集“一句话叫响荆州”活动中得票最多的宣传用语。
我这里引用这个宣传口号,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三国文化、关公文化并非荆州所独有的,但荆州却是最有特色的,最与众不同的。
朝圣关公,就要来荆州古城。
第一,荆州是关公精神孕育地。目前,全国共有四大关庙,即解州关帝庙(关羽出生地衣冠冢)、洛阳关林(关羽首级安葬处)、当阳关陵(关羽身躯安葬陵墓)和荆州关庙(关羽镇守荆州官邸旧址)。这四大关庙中,前三处为陵墓类型的,唯有荆州关庙最为特殊,是建在关公官邸的旧址之上。
关公20岁就离开了家乡,荆州是关公的第二故乡和建功立业展现英雄本色的平台,也是关公文化和关公精神孕育、凝聚之地。
从公元210年刘备借到荆州令其据守算起,到219年冬败走麦城为止,整整有十年时间。
十年间,关羽为了东御孙吴,北抗曹操,在原有古城的基础上,扩建和修筑了荆州古城墙,其“威震华夏”的壮举,成就了人生的辉煌与事业的巅峰,完成了关公文化与精神的孕育与凝聚。
第二,荆州是关公祭祀开启地。据唐人余知古《诸宫旧事》记载,中国民间祭祀关公,最早出于荆州。到宋代,荆州民间信仰关公,达到了“家置一祠”,将崇祀膜拜关公推到了顶峰。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荆州俗称“关公磨刀雨”),荆州城里的民众,都要到关帝庙举行祭祀仪式。
荆州的守军,为了守住城池,将关羽供奉为荆州城的城隍神,每逢作战之前,都要在军营里的城隍庙里祭拜关公,祈祷关公保佑自己作战能取得胜利。
据唐朝史学家李百药的《北齐书》记载,关公为江陵(荆州)城的城隍神,“江陵多神祠,人俗恒所祈祷”。说的就是北齐大将慕容俨因在城隍神祠里祭拜了关公,而战胜了南梁敌军。
2005年,考古人员在沙市宋代城隍庙遗址,出土了一尊泥制红陶关公塑像。这尊宋代泥制红陶关公塑像,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尊关公像。荆州的关公崇拜,可见一斑。
第三,荆州是关公习俗传承地。荆州的三国习俗,是伴随着三国的产生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后来虽然三国位归晋室,但粘附于山川风物、岁时节令、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三国习俗,仍在荆州民间广为流传。
荆州作为三国争夺的焦点,特别是关羽镇守荆州十年,影响极为广泛、深刻,使得荆州民间的三国风俗丰富多彩,特色非常鲜明。
在信仰习俗方面,荆州民间主要有崇奉关公为“武财神”和“关公祭”等习俗。相传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当他打听到刘备下落后,将曹操所送金银布帛留下,还附上了一本依照“原、收、出、存”四个项目记载的账册。后世荆州商人照搬了关公发明的“商用薄记法”。关公死后,荆州民间就拥戴这位镇守荆州的将军为武财神。
同时,在岁时习俗方面,荆州春节大门上张贴的门神不是大家熟悉的尉迟恭与秦琼,而是“关公”;
在文艺习俗方面,荆州有以演“关公戏”为主的国家“非遗”项目荆河戏;
在饮食习俗方面,有“关公豆腐””“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等与关公传说有关的特色菜肴20多种。
总之,荆州是关公精神的孕育之地、关公祭祀的开启之地、关公习俗的传承之地,既是关公文化的历史源头,又是关公崇拜的文化源头。关公精神,作为一种道德和人格力量,一直启迪着荆州人民发扬爱国精神和见义勇为等思想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