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空去看了《哪吒2》,工作日的上座率还是很高啊。
又查了下晚上家里附近影院的上座率,也很高,甚至有满座的。。。票价还挺高,基本都在50以上,还不一定买得到
看了下数据,截至2月5日13时29分,哪吒2的票房是52亿多,目前有专业机构预测最终票房是87亿多,我个人大胆预测有可能破100亿(目前看大概率是中国影史票房的冠军)
一部电影凭啥卖近百亿,牛在哪里?
相信你看过这个电影后会觉得物超所值,这里就不剧透了,只说个人觉得很牛的几个点:
一是特效炸裂,肯定是国漫的天花板了,饺子导演和幕后人员
二是其中的隐喻,有些甚至可以说是明喻了
没有资源背景的普通年轻人和大部分中国人看这个电影会有很大感触。
如果说《哪吒1》喊出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2》则更进一步:“谁有资格定义我?” 哪吒从渴望被仙界认可的“魔丸”,到撕碎标签、拒绝被规训的蜕变,像极了当代年轻人对抗“996是福报”“30岁必须结婚”等社会规训的姿态。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锁链、炼丹炉,暗喻着无形的压迫体系,而哪吒的每一次怒吼,都在叩问:“规则是为谁服务?凭什么要服从?”
导演用玉虚宫的“白得刺眼”和炼丹炉上的美元符号,巧妙影射了现实中的强权逻辑。无量仙翁满口仁义道德,却以“正义”之名行打压之实,甚至用“绿卡”式成仙资格操控众生。这种“双标”与“收割”的套路,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某些国家的霸权行径。
而哪吒与敖丙的联手反抗,则像一场酣畅淋漓的“破局宣言”:“规则可以重写,秩序可以颠覆。”
三是其票房之高,让我想起了《黑神话:悟空》,投入三四亿的成本,最后卖了也有100多亿。
一个是游戏,一个是电影,最大的共同点都是耗时数年打造的良心之作,不是赚快钱,甚至从一开始想的不是赚钱,就是呈现一个无比精良的作品,结果都大卖。这就是硬实力!
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看到网上有人评论的一句话说我们普通人都是电影中的申公豹,然后有人回复说太高看自己的段位了,其实我们都是土拨鼠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