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泰研析 | 波兰投资经营法律实务

时事   2024-12-27 16:15   北京  

引  言


波兰作为中东欧最大的经济体,在欧盟中排名第六,近年来经济表现稳健,尤其在制造业、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等领域。自2004年加入欧盟后,波兰凭借稳定的政治环境、相对较低的劳动成本和战略性地理位置,成为吸引外资的热点。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2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波动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下降了2%,但波兰作为中东欧的重要经济体,在2023年吸引了超过22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

2004年出台的《经济活动自由法》是波兰商业领域的基本法。2015年7月,波兰政府通过《特定投资控制法》规定了外资审查制度。中国和波兰于2016年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波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不仅强调中波将秉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公平对待两国企业,为两国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充分利用委员会等合作机制提供企业与政府之间交流的平台,还强调两国将通过简化贸易程序、利用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为双边贸易提供便利,促进贸易便利化等。

外商在波兰投资、经营企业时,应特别注意当地的法律、文化和商业惯例以及本地化管理。有需求的企业应与波兰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商会和行业协会保持积极的沟通,了解当地的法律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在波兰开展业务时,聘请熟悉波兰法律、文化和市场环境的本地法律顾问或合规专家至关重要。这些专家能够帮助外商解读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识别和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确保合法合规地投资经营。


PART 1

波兰投资机遇

2023年以来,波兰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主要在以下领域:

(一)技术和创新驱动的相关产业:波兰成为全球技术公司扩展业务的重要阵地,Google在波兰建立了其在中东欧地区的首个云计算区域中心,微软也宣布了大规模的云计算投资计划。

(二)制造业和供应链:受全球供应链重塑影响,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公司将波兰视为替代亚洲生产基地的首选地,尤其是在汽车、电器等全球价值链密集型行业。

(三)除了来自德国、美国等传统投资国,波兰近年来也吸引了更多来自亚洲国家(如日本丰田、松下以及发那科和韩国的LG、三星电子以及现代汽车等)的投资。这些投资反映了波兰作为东欧投资中心的吸引力,同时展示了其作为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户作用。

中国企业已经将在波兰建设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工厂纳入未来发展规划。浙江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波兰卡托维兹经济特区投资了约2亿兹罗提(注:约合3.6亿元人民币),用于生产电动和混动汽车的部件,预计将在2025年创造350个工作岗位。这反映了中国企业对波兰制造业及电动汽车供应链的看好。

除了供应链相关产业外,中国企业也在探索波兰的其他机会,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

(四)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外商逐渐增加对波兰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低碳技术的投资,尤其是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

(五)数字经济:外商在波兰“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创业生态系统的国际化,德国的Zalando、瑞典的Klarna等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公司在波兰扩大了业务规模。此外,美国的Stripe和英国的Revolut等金融科技公司也在波兰设立了区域性办公室,服务于更广泛的欧洲市场。华沙和克拉科夫这两座波兰最主要的城市吸引了来自美国和欧洲的风投公司,将波兰作为培育新兴科技企业的重要基地。


PART 2

波兰投资经营法律要点

波兰的法律体系以大陆法系为基础。作为欧盟成员国,波兰在具体行业中的规定亦同时遵循欧盟的要求,外商在波兰经营、投资应当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法规要点

波兰政府在2022年底引入了欧盟《工作与生活平衡指令》。2023年,波兰对《劳动法》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修订,例如,终止定期合同时,雇主必须提供合理的理由并与工会协商试用期合同的签订期限也根据预期的雇佣时间进行了调整波兰最低工资已经两次上调,分别为20231月至6月:税前月薪不低于3490兹罗提;7月至年底:税前月薪不低于3600兹罗提(注:1兹罗提≈1.76元)。

同时,远程办公规则也被纳入波兰《劳动法》,其中明确要求企业应当提供永久或临时远程办公的可能性。

对于因病或因事故引起的、需要员工亲自处理的所有紧急家庭事务,员工将能够申请每年最多两天或16小时假期时间以处理该等紧急情况;对于员工的家庭成员或同住的人因严重医疗原因需要特殊护理或支持,员工将能够享有每年最多额外5天的护理假等。

这些改革总体上旨在提高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福利,以及保障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企业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合理地制定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也利于员工提升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二)税收政策要点

20236 月,波兰共和国总统签署了一项新法案,该法案将小规模纳税人限额提高到200万欧元,并取消增值税纳税人必须持有欧盟内部购买货物的发票才能申请从销项增值税中扣除进项增值税的要求。此外,新法案对非现金支付方式更快获得增值税退税的理由采取了更宽松的认定方法。

波兰还将于2026年4月1日开始对所有实体强制实行国家电子发票系统(KSeF)。该系统旨在打击增值税欺诈,要求所有B2B交易采用电子发票,而B2C消费者发票将不受KSeF覆盖。

CIT(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将被要求有义务根据现行的JPK-KR(会计账簿)规定制作电子版会计账簿并保存同时发送给税务机关。该义务将于2025年针对大型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收入超过5000万欧元)和税务资本集团首次适用并逐步推行到其他实体。

此外,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税收政策协调要求可能带来额外的监管合规成本。因此,外商需要持续关注波兰税收政策的变化,确保合规并优化税务策略。

(三)公共采购和竞争政策要点

波兰于2021年实施了新的《公共采购法》,在遵循欧盟的相关指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国家层面的调整。该法案削弱发标方的地位,使其成为承包商的合作伙伴,双方的地位更加平等。此外,新的《公共采购法》规定了投标保证金不再是强制性的,履约保证金最高为合同总价的5%等具体要求。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公共采购流程中的透明度和效率

2023年7月12日开始实施的欧盟《外国补贴条例》(FSR)也对波兰的公共采购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涉及外国政府补贴的情况下。

(四)环境法规要点

2023年,波兰针对单次使用塑料(SUP)实施了新的规定,即单次使用塑料指令Single-Use Plastics Directive),该规定禁止市场上销售某些一次性塑料产品,明确了企业提供一次性包装产品需要收取费用且企业提供一次性包装产品需要进行额外的注册并提交相关报告。该规定旨在减少塑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2023年6月,波兰修改了《可再生能源法》,简化了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审批流程,推动更多的投资。波兰气候部长保利娜·亨尼格-克洛斯卡于2024年9月宣布,作为国家能源与气候计划的一部分,波兰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56%的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了今年2月公布的50%的目标,显示了波兰减少煤炭依赖和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决心,为实现这一目标,波兰政府计划投入7920亿兹罗提(约13939亿元)。


PART 3

波兰投资经营法律建议

外商在波兰投资经营的过程中应当如何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尽可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政策获悉

外企前往波兰经营前以及经营过程中,可考虑从波兰投资与贸易局(PAIH)了解波兰商业和投资政策,波兰投资与贸易局是波兰政府促进外国投资的主要机构,提供外商投资指南、投资机会、税收优惠、法律支持等信息。中国商务部也会通过网站发布海外市场研究报告、投资机会信息以及波兰的双边经贸合作动态。

此外,很多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都在波兰设有分支机构或拥有可靠的合作伙伴,它们能够提供详细的市场准入分析、投资政策解读和法律合规支持。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促成与波兰行业协会的双边活动和信息交流,增进两国企业的合作机会。

外商在波兰开展业务时,需根据当地市场情况调整策略,通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获取当地消费者需求、竞争格局、政策环境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制定更为精准的市场计划。

(二)合规管理

波兰的法律框架深受欧盟法律体系的影响,因此外商不仅需要遵守波兰国内法律,还要遵守欧盟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竞争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保护法等。特别是在跨境交易、产品安全、隐私保护(如《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领域。此外,波兰的税收制度较为复杂,外商需确保遵守税法规定,尤其是增值税(VAT)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专业税务顾问在该方面能够为外商保驾护航。

企业应根据波兰法律要求,建立和完善内部的合规管理制度,包括反腐败、反洗钱、劳工管理、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与流程。这些制度有助于企业防止违规行为,并提供一套清晰的内部操作规范。波兰在反腐败方面亦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企业需要建立内部反贿赂制度,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在数据保护与隐私合规方面,根据欧盟的GDPR,企业必须确保其处理的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的个人数据得到充分保护,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处理的合法性。

在劳动合同中,对工作时间、薪酬、福利、工会权益等方面应当有详细规定。外商在波兰雇佣员工时,需确保劳动合同符合波兰的法律要求,合理制定员工工作时间、工资和福利待遇。同时,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预防工作场所事故。

波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严苛,尤其涉及到污染排放、废物管理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外商在波兰设厂或从事相关业务时,需要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符合当地的环保标准,并在经营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

外商还应确保其产品、商标、专利等在波兰和欧盟的知识产权注册和保护,以免遭受侵权纠纷。企业在进入波兰市场前,应及时在当地和欧盟进行商标、专利的注册,以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保护。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潜在侵权行为的监控,及时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波兰法律对反不正当竞争有严格规定,尤其在市场竞争、广告宣传、价格操纵等方面。企业需要确保其市场行为符合波兰的公平竞争规则,避免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在波兰开展业务的外商应确保自身的竞争策略符合波兰和欧盟的反垄断法律,尤其在并购、价格设定等方面,避免触碰法律红线。广告宣传应真实准确,遵循波兰有关广告和消费者保护的法律规定。

(三)灵活应对税务变化

波兰的税务制度复杂,且受欧盟政策变化的影响,企业需要灵活应对税务法规的更新和调整,以避免法律风险和财务损失。

增值税(VAT)

波兰的标准增值税率为23%,但部分商品和服务可能适用较低税率(如8%、5%或0%)。对于进出口业务,建议企业聘请专业的机构处理进口增值税、欧盟内部的跨境交易如何计算和申报增值税等具体问题。

(1)企业所得税(CIT)

波兰的企业所得税率为19%,对于年营业额低于200万欧元的企业,有9%的优惠税率。

(2)个人所得税(PIT)

企业在波兰雇佣员工,需遵守个人所得税的预扣和申报义务。个人所得税采取累进税率制度,税率根据个人年收入不同,在12%和32%之间。

如果企业规模较大,建议设立专门的内部税务团队,负责处理波兰的税务问题。如果企业规模较小,也可以将税务申报、合规审核等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税务服务公司,确保应对税务变化的灵活性。

PART 4

   结   语   

波兰政治稳定,是“一带一路”最早的响应者,也是中欧班列的欧洲中转中心,与中国关系友好。随着欧盟的政策调整和波兰本地改革的推进,波兰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海外营商和投资市场。正因为波兰市场对于外商进军欧洲具备吸引力,中国企业更加应当通过灵活的应对策略和有效的合规管理,确保在波兰的投资经营项目能够适应当地的法律环境,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作者简介


袁嘉  高级顾问

业务领域:国际投融资与并购、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私募基金

罗鸿俊 律师


业务领域:国际投融资与并购、争议解决、公司商事


杨琦  律师

业务领域:国际投融资与并购、知识产权与竞争法、公司商事



近期文章推荐

ARTICAL

泰和泰研析 | 新司法解释背景下,哪些行为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2024-12-25

泰和泰研析 | 公平竞争审查背景下地方招商模式的转变

2024-12-24

泰和泰研析 | 银发经济下养老产业法律服务发展的多维审视—机构养老

2024-12-23

泰和泰研析 | 我国自动驾驶的主要法律问题探析

2024-12-20



泰和泰律师
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咨询和法律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