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元旦假期后,增塑剂市场经历多次价格波动,主要受原料供应、成本上升及下游需求变化影响。苯酐成为推动DOP等增塑剂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而辛醇等原料的供应与价格波动亦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春节假期过后,增塑剂市场整体或将呈现弱势运行态势,尽管部分产品存在上行潜力,但上涨空间预计有限。
元旦假期结束后,增塑剂市场经历了多次价格波动。以DOP为例,其主原料辛醇因供应量增加及下游备货预期不足,市场动力减弱。相反,另一关键原料苯酐在供应短缺和成本大幅上升的背景下,价格迅速跃升至7000元/吨以上,成为推动DOP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至1月16日,江苏地区DOP市场价格达到8600元/吨,与12月底相比上涨了375元/吨。
DBP作为另一大邻苯类增塑剂,呈现稳中上行趋势。原料正丁醇市场小幅上涨,苯酐市场大幅上涨,增强了DBP的成本支撑。由于多个地区现货供应紧张,工厂报价上调。尽管部分下游企业停产放假,但部分贸易商仍有备货需求,市场以低价成交为主。然而,随着价格突破前期高位,下游对高价的接受度下降,采购积极性略有减弱,整体交易趋于平淡。
从元旦后的市场走势来看,邻苯类增塑剂的上涨主要由苯酐引领。苯酐的原料邻二甲苯和工业萘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成本支撑显著增强。此外,苯酐生产企业主要交付前期订单,现货供应紧张。在成本支撑持续增强和行业供应偏紧等因素的推动下,苯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至1月16日,华东邻法苯酐市场价格达到7250元/吨,与12月底相比上涨了700元/吨。
辛醇作为主原料,元旦后的市场表现主要受下游工厂采购节奏的影响。除刚需外,阶段补货和节前备货需求的稳中有增是主要驱动因素,市场逐渐转强。主要工厂产量保持平稳,波动较小,现货库存持续趋紧,总体供应面趋于收紧。
此外,对苯类增塑剂DOTP虽未直接受苯酐影响,但仍受主产品DOP、原料辛醇和PTA的左右。原料市场稳中有涨,DOTP成本支撑较强,市场震荡上涨。然而,下游PVC电线电缆等行业部分停产放假,备货量整体有限,新单成交一般。
春节假期过后,增塑剂市场整体表现可能偏向弱势运行,部分产品虽有上行可能,但空间有限。以DBP为例,节后原料正丁醇检修装置较多,价格有上行预期,但下游多在元宵节前后复工复产,需求端恢复缓慢。预计节后DBP市场将高位整理,上行空间有限。对于DOP和DOTP而言,节后上游辛醇市场可能稳中偏弱运行,成本支撑不足。下游PVC电线电缆等行业停车装置或在2月中下旬陆续重启,需求端恢复缓慢。部分市场参与者担忧节后产业链整体库存压力,预计2月份市场将弱势运行。
此外,仍需关注原料苯酐的变化,节后市场在供应和成本驱动下可能高位运行后窄幅整理。2月中上旬,部分苯酐工厂计划春节前后停车或降负生产,供应减少,原料市场稳健运行,成本支撑仍存。然而,2月中下旬,苯酐检修工厂陆续开车,供应缓增,原料市场可能稳中偏弱运行,成本支撑松动。尽管部分下游工厂开工情况有所恢复,但可能先消耗原料库存为主,对高位价格的接受度有限,苯酐市场价格重心可能窄幅回落。
除了关注原料端的变化外,下游需求的恢复周期和节点也至关重要。然而,PVC制品等企业大多在元宵节后重启,需求端的支撑难以乐观。因此,从消费端来看,节后增塑剂市场的支撑难以存在。综合来看,春节假期结束后,增塑剂市场整体或将呈现弱势运行态势,尽管部分产品存在上行潜力,但其上涨空间预计将较为有限。
聚焦热点事件
解析产业动态
预测行业走势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塑料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