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焊”成的吗?
你知道一只耳朵也能敏锐地听出火炮发射时的异常声响吗?
你知道给钢铁产品“问诊”的“钢铁医生”是怎样工作的吗?
卧虎藏龙的北重牛人个个身怀绝技,
以过人的本领打造“国之重器”。
闫炯:手当测温枪,焊接精度达到1毫米
弯腰、开焊!大国重器的“修复专家”闫炯守住的是焊接行业最高水准。
闫炯30年如一日精研焊接技术,攻克多项焊接难题。在修复我国自行研制的军舰装载舰炮时,面对裂纹扩大、主要配件不能拆卸、作业环境狭小等难题,他每焊10—20毫米就要用手去触摸焊缝附近的母材温度,防止焊接部位变形。就这样边焊、边测温,整整焊了24个小时修复了损坏部件,保障了护航舰队顺利出征。
30多年来,闫炯攻克了精加工后产品的再焊接变形控制、防止高强钢焊接弧坑裂纹预处理等百余项焊接领域技术难题,他的创新成果“中厚板大壁厚差焊接双面成形操作法”有效控制焊接热输入量,减小焊接变形,防止焊接根部出现未焊透、局部未熔合等缺陷产生。采用此操作方法与焊接工装协同配合技术,探伤检验一次合格率达到90%以上,焊接变形控制在1-2毫米,焊后无需进行校正。
闫炯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兵器工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培养和带动下,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重集团的焊接技术也成为全国兵工系统的一张名片。
李金全:“听音识炮”的独耳神炮手
32发炮弹连射之后,震耳欲聋的炮声萦绕在试验靶场,试射工们靠在掩体墙后面蜷缩着身体捂紧耳朵,但只带一只耳塞的李金全却在不到1平米的控制室内镇定自若地继续工作。
1996年,退伍之后的李金全来到了北重集团试验基地,为了提高试射技能,李金全向科研人员请教、向师傅请教。那时,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他天天捧着书本钻研,晚上有了新的收获,白天就用到试射工作中,这让他一步步成为“神炮手”。为了更直接听炮弹声,他常常摘下耳塞,习惯性地转向炮体的右耳慢慢失去听力。
“独耳”神炮手过硬的本领和坚强的意志让他在关键时刻屡立战功。某军区一次演习试验中,一发价值20多万的导弹试射失败。部队不敢再打,连夜打电话叫来李金全“会诊”。在科研、工艺等人员都面面相觑的时候,李金全观察了半天,拿出了他的“法宝”——一个随身携带的破破烂烂的记录本,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试验数据,他当下画出炮和弹的关系图,经过调试后一炮打响!
二十多年来,李金全出色完成了二代步兵战车定型试验、某主产品外场试验、阅兵产品保障等工作,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
而今,独耳神炮手的传奇仍在续写。
葛东伟:见微知著的“钢铁医生”
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去观察各种金属样块,是“钢铁医生”葛东伟的工作日常,各单位出现问题的产品都要拿到葛东伟这里“挂号”。
作为计量理化研究所理化检测与失效分析中心金相检测分室主任,葛东伟每天都要“问诊”各式各样的金属样块,他只需“望闻问切”中的一“望”,便能精准判断出问题所在。
这一“望”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具备冶炼、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焊接等各类专业知识的储备,还要对金属的力学、化学性能有所了解,借助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等仪器,分析材料中的杂质、晶粒度、渗层深度、材料硬度等。
从业15年,葛东伟练就了异于常人的耐心和异常敏锐的观察力。
给火炮出“急诊”对葛东伟来说是常有的事。装备一旦出现“疑难杂症”,葛东伟立即带领检测团队前往试验现场进行检查,制定方案,收集残片带回进行失效检测,全程跟踪判定失效原因。
多年来,葛东伟带领金相班组先后完成了军民品失效分析工作数百件,为生产单位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和结论。
监制/贺占军
终审/李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