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今年竹产业总产值预计达87亿元

民生   2024-11-27 21:46   贵州  

↑点个关注设为星标”不然要找不到我啦

11月21日,贵州兴常美竹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繁忙,一号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忙而有序地把刚送到的楠竹进行抽丝成条加工,产生的竹屑竹渣一点不剩地经过皮带机运往相邻的二号车间,高温压制加工制成烧烤用竹炭。厂区一道围墙外,企业的二期项目建设工地正在抓紧场平施工,挖掘机、推土机轮番上阵。明年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该公司预计年消耗楠竹25万吨,产值超4亿元。

  这家位于赤水经济开发区竹业循环经济园的福建企业,将赤水楠竹“吃干榨尽”,制成竹牙刷、竹水果签、竹餐盒等近百种竹制快消品,畅销省内外市场。
兴常美公司生产的竹制刀叉、雪糕棍等竹制快消品
  赤水市是贵州竹资源第一大县(市),也是全国首批十大“中国竹子之乡”之一,目前拥有竹林超132.8万亩,农民人均竹林面积全国第一,2022年12月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竹都”称号。
竹浆模塑水杯

  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培育涉竹加工企业(作坊)近300家,形成了全竹造纸、竹浆模塑、竹建材、竹家居(竹家具)、竹日用品、竹工艺品、竹笋食品等7大系列500多个品种的产品,2023年竹产业产值达81.3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增至87亿元。

赤水笋俏销华南市场
  清晨七点半,赤水市天台镇星光村村民赵凤霞就背上背篼,带上小锄头,走进家门口的竹林中采挖冬笋。
清洗冬笋
  正是采挖冬笋的好时节,赵凤霞和村里很多人一样忙着采挖冬笋。新鲜出土的冬笋就近卖到赤水市扬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后,经过清洗、去头、分拣、称重、打包后装上冷藏车,迅速发往距离最近的泸州机场、重庆机场,空运至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在最快的时间内送上各地食客的餐桌上。
  “从11月份开始进入冬笋采挖期,要在楠竹林中仔细观察,一般竹林中竹叶比较茂密,地表松动或有裂缝,且用脚踏感比较松软的地下,大概率有冬笋,就可用锄头开挖。”采笋多年,今年50岁的赵凤霞很有心得。

  不到中午,赵凤霞的竹兜里就装满了采挖的冬笋。她骑上电瓶车,驶向几公里外的扬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冬笋称重出售。

  “七斤六两,算你八十元。”合作社负责人张利华掏出手机将收货款扫给赵凤霞,便将这些收购的冬笋交给工人统一去皮脱盖、分拣包装。 
经过加工即将包装的冬笋
  “最近每天能收鲜冬笋超5000斤,以不低于10元每斤的单价付给竹农,经过处理后卖到广东能卖到40多元一斤。”张利华告诉记者,华南地区的商超十分信任赤水冬笋品质,是合作社的“老主顾”,每年要向合作社采购超20万斤鲜笋。
林间竹盘活全产业链
  和赵凤霞一样,在两个山头外的天台镇新店村山坡的竹林中,12名竹农正忙活着砍竹运竹。村民陈益全是这支竹原料采伐队的组织者,52岁的他事无巨细,不仅要找竹林承包人谈好按每吨一百元的价格采伐竹子,租来运竹车辆,还要为雇来的竹农们备好午饭。
竹农在林间采竹
  “公路旁的竹子都被采得差不多了,要想深入竹林采伐,还得靠‘土办法’。”为了尽可能提高采伐运输效率,包括老陈在内的赤水竹农们想出了运竹滑丝、履带式爬山虎、单轨运输车等不少好办法。
  在老陈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从新店村通村公路旁步入密密的竹林深处,踩着泥泞小道小心翼翼地步行十多分钟后才到达采伐竹子的现场。
  “这套运竹子的电机设备由摩托车发动机改装得来,架上长度不一的钢索,能将距公路500米内竹林里的竹材运出来。”说话间,一根根捆扎好的慈竹沿着钢索自下而上运至半山腰,工人快速卸下后又将吊索滑回坡下的砍竹点。
  “每次砍竹子会有2人专门操作滑丝负责装卸,其他的人就砍竹子,干得多的一天可以采竹1000斤左右,拿到200元务工费。”老陈说,在赤水像他们这样的采竹队伍有很多,采伐旺季有几千人务工。
  一天的忙碌采伐后,老陈和工人把一捆捆竹子拖到公路边装车后,运到距离较近的凤凰村竹原料切片厂进行加工切片,大货车再把加工后的竹条运往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料场。当天,切片厂的鲜杂竹收购价是520元每吨,加工切片运到泰盛公司,除去水份后,收购价格是1200元每吨。 
凤凰村竹原料切片厂当日收购牌
  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工艺先进、单系列产量最大的竹浆生产企业。
  一头紧靠赤水优质丰富的竹资源,每年消耗本地杂竹近60万吨,另一头为下游企业提供优质竹浆,泰盛公司年产竹浆已达36万吨产能,是赤水从原竹到竹浆再到竹浆衍生品全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从整根鲜竹——竹切片——竹浆(竹浆板)——原纸——生活用纸,或从竹浆(竹浆板)——竹浆模塑产品,赤水量大质优的竹资源,为产业链条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好“以竹代塑”先手棋
  “我们竹浆模塑的竹浆原料全部来自泰盛公司。”
  贵州竹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赤水第一家将竹浆制成竹浆模塑产品的企业,公司销售总监江祖泉介绍,企业在投产前做过竹浆模塑的填埋降解试验,竹浆产品在土里45天至3个月就能完全降解,其中80%能转化为有机肥,对土壤零污染,绿色环保可降解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竹浆模塑代替传统白酒内托
  这家今年5月正式投产的竹浆模塑包装企业,主要生产酒盒、酒托、月饼盒、鞋撑、餐盘餐盒、电子产品包装盒等一系列竹浆模塑产品。最近又刚刚签下一笔“环保”订单:制作白酒包装盒内托,用竹浆模塑代替传统塑料或泡沫内托。
  距贵州竹塑公司5分钟车程的贵州兴常美竹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根根楠竹正在生产车间内抽丝成条,源源不断为制作竹制品提供原料。 
兴常美公司生产车间
  “赤水竹主要分为楠竹和杂竹两大类,杂竹制成竹浆原料提供下游相关企业制成优质环保的纸制品,楠竹则可以生产竹筷、烧烤签、水果签、牙签、牙刷、竹刀叉勺等竹制快消品。”
  兴常美公司董事长林礼清介绍,将竹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竹渣等竹废料再利用,经粉碎后加工成机制竹炭,还将竹炭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回收利用,供竹质产品烘干工序使用。“每一株楠竹都可以吃干榨尽,物尽其用!”
由竹屑制成的烧烤用竹炭
  作为赤水市去年从福建引进的重点企业,兴常美公司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投资一亿元,目前已全面投产,一年至少消耗楠竹10万吨,预计年产竹炭8000余吨、竹制品超1亿件,年产值8000万元以上。
  二期项目主要生产高端竹板材、竹装饰材料、竹厨卫浴、竹浆模塑等产品,两期项目建成后,企业可年消耗楠竹25万吨,年产值超4亿元。
  除了生产竹浆模塑与竹制快消品,推广“以竹代塑”,还要提升重点场景替代比例。赤水市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先试先行,鼓励将竹制办公用品、竹制餐饮器具等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推动白酒等领域用竹制或竹浆模塑包装材料逐步替代塑料包材。
  “目前我们已编制了《赤水市竹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这是全国县级层面首个‘以竹代塑’产业发展规划,促成省市出台‘以竹代塑’相关政策措施在赤水落地。”
  赤水市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翁永学介绍,赤水正抢抓“以竹代塑”发展机遇,以“12355”(即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两个目标,紧盯三个方向,全面推进五项行动,精准实施五个工程)工作思路,做足竹文章、做强竹经济。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已实现竹产业产值65.2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87亿元。(来源:贵州日报)

红色河畔
这是个人号,个人记录和讲述一条红色河畔赤水市和赤水河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