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因为宣传吃素啊啊啊

情感   2024-10-14 23:03   北京  

     



大家好,这里是老长安~



我估计你们应该都知道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韩国女作家韩江。


我就记得我以前仿佛在公号做过她的小说的赠书活动,搜了一下还真的是做过,已经快三年了。


我可真厉害(骄傲脸.jpg)。


开个玩笑。我最初读这本书还是七七推荐,说起来应该是七七独具慧眼。


当然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韩江不只是因为《素食者》这本书,是对这位女作家的作品、文字、视角与思考的整体肯定。


但把《素食者》视为她的代表作是没问题的(还有一层原因是,她另一本成名作《少年来了》没有简体中文版,所以我暂时也先不讨论)。


然后就因为这个书名,有的人又闹笑话了。


你们也知道,有些人书么是不读的,热点么是一定要蹭的,尤其看见优秀女性那就是两眼放光终于找到了靶子,再加上对面“韩国女作家”这个标签,内心的优越感瞬间就占领了高地。


“因为是女人才能拿奖”、“XX正确”。


最诡异的是说她“宣传素食主义”。


我:???


哪里来的素食主义?谁宣传素食主义?


后来反应过来,啊你们不会因为书名叫“素食者”,就以为是个讲吃素的故事吧?


咱好歹搜一搜看一下简介啊啊啊。


扫一眼书名就开始骂,真就是那句话,有些人根本不在乎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也听不懂看不懂,他就是觉得你是个女的所以嘴你两句天经地义。


当然《素食者》这个小说的故事,确实是跟“吃素”有关,但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那个“吃素”。


这个小说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一个不想再接受传统性别规训的女人如何被逼疯”的经过。


或者说是“女性尤其东亚女性身上常见的境遇,如何导致了她们的神经症人格”。


小说的表面冲突,是一个曾经贤妻良母式的“好女人”,有一天突然丧失了对日常食物的欲望,不再吃肉了,蛋奶都不碰了,于是和身边的人产生了强烈的矛盾,直到她的生活完全走向崩溃。


女主不仅是不吃肉蛋奶,“素食”一样吃得很少,更重要的是她不再像以往那样认真给丈夫下厨做饭伺候他的日常起居。


说白了,她做的决定不是“不再吃肉”,而是“不再做一个好女人”。


不再做丈夫眼里那个平凡无趣只是完美适合跟他结婚、他并不喜欢但非常需要的女人,不再做他人期待中的好妻子好女儿,或者未来的好妈妈。


伴随着她“不吃肉”而来的冲突,也是当一个女人决定不再做一个“好女人”,必然会招致的、周围人的不满与恼怒。


核心并不在于女主的变化,在于周围人的反应,没有人真的想要去了解她为什么这样,只是希望她不要再折腾了赶快回归“正常”。


她的丈夫只会恼火为什么妻子不好好照顾他了,只会像以前一样对她在想什么漠不关心。


她的妈妈只会“吃一口吧这是为你好”,她的父亲只会暴怒到动手殴打,甚至强迫她吃肉。



“为了你好”、“你是我老婆”、“你是我女儿”,无非期待的是一个女人永远听话永远隐忍,永远配合他人的需求,丈夫只想要她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父亲只想要施展他的权力,至于她在想什么那都不重要。


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经常听人说的,“谁谁的老婆,好好一个女人突然就变了,天天躺在床上啥也不干”,这都是精神症状的体现,但外界只惊讶于她居然背离了一个女人应有的角色,为什么她会这样就无人操心。


我们只知道有很多“疯女人”,很多“突然就疯掉”的女人,但我们很少知道“她为什么”。


《素食者》挖下去的,就是背后的“她为什么”。


选择食物为切入点,是因为作为人的基本需求,人对食物的欲望是一个人的心理最直观的呈现。


韩裔作家格蕾丝·赵写《她是幸存者》,也是将食物作为了线索,她的母亲曾经热爱着做饭、热爱着食物,被过去的创伤一点点压垮之后,突然就失去了对做饭和吃东西的渴望。

 


作者一度也以为自己母亲就是突然不正常了,慢慢顺着回忆抽丝剥茧,探寻母亲从爱好下厨做饭、当家庭主妇,到什么都不想做、饭都不想吃的的过程里,才明白母亲的变化来源于她作为女人被贬损、被利用、被困住的前半生。


在一种女性通常都被迫要考虑身材的文化里,一种“饭是好饭但你人在厨房”的两性关系里,女性与食物之间,有着更复杂的联系,一个女人对“吃饭”、“做饭”的态度常常和她的成长经历和心理状态直接挂钩。


所以《素食者》里的“不吃肉”已经远不止是吃饭本身,它是女主察觉到自己的困境之后,所能做的消极反抗。


身边人的反应恰恰解释了她为何会做出这种反抗,她被长期圈在女人的传统身份里,从女儿到妻子,她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服务者,一个以听话懂事来满足他人欲望的工具,她知道她很痛苦,但她不知道为什么痛苦,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或者向谁表达这种痛苦。


最后她只想着要变成一棵植物,变成任何不会被“女人”这个角色困住的东西。


类似于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意识到自己被女儿、妻子、妈妈多重身份困住的金智英,也是反复体会着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痛苦。



金智英选择的逃离方式是人格上的分裂,把精神从困境中抽离,变成另一个女人,说出她最想说的话,替自己关心一下自己。


《素食者》的女主选择的则是安静地不再吃肉。


说到底,韩江也好,《82年生的金智英》也好,同样在国内非常出名的韩国女作家金爱烂、崔恩荣等等也好,她们的多数作品都是对女性困境的直观书写。


甚至于虽然她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她们的作品却有惊人的共性,而这些作品在我们国内成为畅销书、成为话题,引发一层层的共鸣,你就知道这种共性不只是一时一地,是属于几乎全体女性的。


连这些女作家和她们作品的遭遇,都有着重合,《82年生的金智英》的女主演被谩骂围攻,原著小说被诋毁,《素食者》险些被遭禁过,韩江一度也在自己的国家很不受待见。


如果是谈论创作层面或者作品整体的影响力,限于国内对她作品的引进范围,和她的资历,韩江可能是看上去弱了一些。


觉得她配得上配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她,也都是个人自由。


但指着书名说这是因为宣传了素食,或者指着她的性别说拿奖是因为她是个女的,就很荒唐。


更别说以“女人才会看”或者“又是女人那一套”为由加以嘲讽。


这无非还是在说,一个女作家拿奖、一个相对年轻一点的女作家拿奖、一个似乎只书写女人的女作家拿奖(事实上韩江也不只书写女人),那就是不对,而“女人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困境”更是不能登上所谓大雅之堂的主题。


尽管韩江是第一位拿下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女作家。


韩江有句诗,“如果被允许,我想谈谈苦痛”,但女性谈论自己的苦痛不该是什么需要被允许的事情。这个世界上一半人的困境,和任何一种困境都同等重要。

(本文封面图来自网络)


 多说一点 


有些人还是停留在一种

“女人写的东西就不高级”

或者

“写给女人看的东西就不高级”

的神奇层面里

这本身就是极大的偏见

文字不应该是这样划分的

我们也是时候

去拥抱一些新的东西了


另外

最近公号展示逻辑又有调整

想第一时间看文的童鞋

麻烦送我个小星星~


找到「烟波」这个号的页面

右上角有三个点,点一下

弹出窗口选“设为星标”,就OK啦~

顺便也请大家随手多点点

右下角的「在看」和「赞」

先谢谢大家~



 烟波。


烟波
两性、情感,说点儿自己想说的
 最新文章